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
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提高学生的的学习效率。
一、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预习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历史学科在这一点上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由于历史在家长、学生中的地位较低,加上近几年初中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较大,我们指望每一节课前学生都能像语数英等学科那样认真地预习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预习,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提前做好一定的设计,以真正的提高历史预习的有效性。
1.期初预习,全册通览
初中历史学习难度不大,但受课节少的影响,要想要学好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树立学好历史科的信念,我建议学生在学期初新教材刚发下来时,就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整本书进行通读。
当然,这个阶段的通读仅仅要求泛读即可,以便建立当册历史知识的整体印象,初步了解新的一个学期要掌握的历史课的内容、布局和分量。
这种方式的预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许多学生很自觉地就提前浏览了教材中一些感兴趣的内容。
2.单元预习,阶段预热
初中历史课本,每册五六七单元不等,但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或记叙着一个时代,单元内各个课时联系很紧密。
所以,要求学生在新单元即将开始的时候,以单元为单位,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预习,目的是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的内在联系、编排规律、主要历史要点等。
3.课前预习,提前准备
受时间限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一般布置很少的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提前浏览教材,知道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教材中的楷体字部分内容以及自由阅读卡等这些需要学生自学而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二是布置学生提前搜集一些课外的资料以备课堂所需,如学习八下第2课《最
可爱的人》时,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在学习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前搜集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资料。
这些课前的预习对学生来说,占用的时间不多,但对提高课堂的效率却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一个人要学会学习,首要的就是要学会阅读。
近几年我们历史考试中大量材料的出现也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
因此,阅读教学法值得我们初中历史老师去探索、思考和实践。
在历史学习中,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1.“语意式”阅读方法。
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阅读历史课文,这类方法适合于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强的章节或段落。
用这种方法自学时,学生要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标记。
如在讲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中提到衣食住行的变迁,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2.“问题式”阅读方法。
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回答问题。
问题难度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如在学习八下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的第一板块“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中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⑵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转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机?⑶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教材,学生就能抓住阅读的重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地图式”阅读方法。
历史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也是学法指导的重要方面。
如在学习《战略大决战》时,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路线,利用地图理解不同的战略战术。
另外,课本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图片,这些图片当中本身也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解读这些图片。
如学习西安事变时,引导学生解读课本上“《西北文化日报》报道西安事变的消息”这幅图片就使学生对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阶层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指导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之间的内迁移。
如在学习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时,我引导学生回顾“文成公主入吐蕃”、“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关系”等这些有关西藏的问题;在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是,我引导学生与遵义会议和中共八大相比较,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引导学生比较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
这样一些历史知识的内迁移,使学生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了融会贯穿,深刻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把历史知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2.是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与现实热点之间进行外迁移。
各学科之间有些知识是相通的,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产生一定的帮助。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的“民族格局”及“民族区域自治”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地理上学生已经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给学生理解和记忆提供了帮助。
在学习“孔子的思想”时,我引导学生回顾语文课学习的“论语十则”,分析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这比让学生生硬地掌握效果好了许多。
在学习“牛顿的成就”这一部分知识时,我引导学生回顾物理课学习“力学三定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牛顿及其成就理解并熟练地掌握。
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的迁移更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地联系社会热点,做到用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热点,历史为现实服务。
如在学习“西域都护的设置”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发生在新疆的部分民族分裂分子制造的恐怖活动,让学生在明确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的信念。
在学习“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下西洋”这些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一带一路”,用历史的知识来解释什么是“一带一路”,为什么我国要重开“一带一路”,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以及“丝路精神”。
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的迁移既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热点,自觉地养成关注社会现实和用历史知识解释社会问题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记历史笔记的习惯
有人说记笔记是“必要的痛苦”。
记笔记很烦,很“痛苦”,但又很有必要。
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习的注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对
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有助于积累资料和扩充知识。
在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时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让学生准备一本利于保存的笔记本,同时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2.设计合理格式。
笔记可分为历史知识主区域、知识补充、错题和典型试题等几个部分。
主区域一般就是一节课的知识提纲或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等;在主区域的左右可以指导学生设计知识补充区域,相当于我们教师的副板书,包括一些需要重点强调或容易出错的内容。
在每一节课笔记之后,我们要指导学生将平时练习或检测中的一些错题和典型试题累积下来,以便将来复习的时候可以重点查看,避免重复出错。
3.及时查漏补缺。
课堂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些该记的内容没有记下来,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留待课后解决。
课后,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同时将自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右侧空白处。
这样,会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
4.经常检查交流。
这一环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有时教师亲自翻阅学生交上来的笔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和完善今后的教学;有时可以可以让学生相互翻阅,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慢慢地,学生科学记历史笔记的习惯就会形成。
五、巧学促使学习事半功倍
在历史课堂上,交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如:
1.表格归类法:
近代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将时间、对应的战争、内容、影响相对比记忆加强学生认知。
相同情况的如学习“三大战役”、“三大改造”和“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等知识时,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表格归类法,在初一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好表格,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填好表格掌握知识,到了初二初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设计表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思维整合法:
在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我为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个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两种态度(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友好),三国总理(中国总理周恩来、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四字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学习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时,我为学生总结为:四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路(青藏、新藏和川藏公路)。
这样的思维整合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重点,简约了知识,提高概括能力,也便于全体学生的掌握。
3.要素归纳法
在中学历史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即组成这些事件的要素,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历史事件的要素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加深理解,掌握规律。
如战争,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交战双方、过程、结果、胜负的原因和战争的影响等要素去理解,对于会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会议的时间、背景、内容和影响等要素。
评价一个人物、事件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评价等等。
六、指导学生学会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不是零散的,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教师指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就是要把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类,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形成历史知识网络。
一节课有课节知识体系,一个单元有单元知识体系,在学习完一节课和一个单元后,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在进行期末复习或者中考复习时,我们又要指导学生从专题的角度建立知识体系。
如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国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国际关系的演变等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储存记忆,像网络一样随时调用,而且还可以把历史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历史思维辨别能力。
七、指导学生平时多读书,多关心热点话题
历史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要想学好历史,单单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
够的,还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充知识面。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课外书籍,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刚才我们提到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之间进行外迁移。
要真正地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培养养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
近几年我们的历史考试也非常注重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考查,如台湾问题、历史周年纪念、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一带一路、我国民族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
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这样才能适用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
总之,学无定法,但学须有法。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