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名词解释(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3)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在当时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全面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历史条件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对

保障双方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重大意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苏日、中日关系发生变化,条约相关内容逐渐失去其存在意义。特别是从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做出决定,条约于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失效。

万隆会议

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由缅甸、印度等五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的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立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苏伊士运河事件

二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出苏

伊士运河区,结束对埃及的军事占领。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们奋勇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舆论的坚决有力的支持,终于在1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埃及人民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斗争的光辉胜利。英、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分虚弱,力不从心,发动了侵埃战争,使他们自己陷于内外交困的窘境。而美国则在运河事件中借机浑水摸鱼,多方活动,排挤英、法,企图霸占中东。

非洲统一组织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该组织的宗旨在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77国集团

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75国集团"。后来在xxxx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77国集团成立后,主要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经济利益,在一些涉及重大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协调立场,发挥积极作用。它强烈要求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定,

强调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加强协作与配合,对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多边贸易体制等提出具体主张。其宗旨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采取一致立场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剥削和掠夺。77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艾森豪威尔主义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策略。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

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对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随后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艾森豪威尔主义体现出的对外扩张战略以及霸权思想,指导着美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舒曼计划

1949年12月,欧洲委员会致力于建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高级结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工业复兴与发展。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它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舒曼的建议,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舒曼计划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对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

一系列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美苏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苏联宣布取消对艾森豪威尔访苏的邀请,美苏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争夺。但值得注意的是,戴维营会谈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奥地利国家条约

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亦称《维也纳国家条约》。1955年5月15日由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同年11月28日,南斯拉夫加入此条约。二战中奥地利曾被作为德国的组成部分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作为战败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本条约确认奥地利重新独立并对有关战后问题做了规定根据条约,1955年10月25日,四国占领军全部撤离。次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奥永久中立的根本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灵活反应战略

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此前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以来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它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和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柏林墙

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