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用补肾调周法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研究用补肾调周法调理多囊卵巢综合
征效果如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妇科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发生于20。
40岁的育龄期妇女,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水平为基本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无排卵。
不孕,多毛,肥胖等症状,或伴有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
中医学虽无该病的专门记载,但根据症状可将其归属于“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等疾病范畴。
肾虚为主要病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殖。
肾在月经的产生中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
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滋生,共同成为月经的物质基础。
《傅青主女科》日:“经水出诸肾。
”《医学正传》言:“经水全赖肾水施化。
”月经出现周期性的藏泻,是肾阴、。
肾阳转化,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
经后期,精血耗损,血海相对空虚,冲任暂时不足,肾阴增长,阴中有阳;经间期,天癸真阴渐盛,重阴转阳,阴盛阳动;经前期,天癸充而冲任盛,肾阳逐渐旺盛,阳长阴消。
只有肾气盛,才能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若肾精不足,元阴亏虚,冲任气血乏源,无以下注胞宫,则表现为月经后期或闭经。
因此,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补肾。
补肾调周法为主要治法,补肾调周法是依据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采用以补肾为主,结合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肾的阴阳转化、消长节律和气血盈亏变化规律,给予周期性用药,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动态平衡的一种疗法。
该疗法又以中医学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学说
等理论以及现代医学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作为遣方用药的依据。
经后期主张滋补。
肾阴(血)以养冲此期因经血的排泄,血海处于相对空虚的状态;同时也是阴长阳消,阴血逐渐恢复滋长的阶段。
阴血包括了血、气、阴、精、癸水等有形及无形的物质,皆为月经周期演变的物质基础。
经后期在月经周期当中是颇为重要的时期,阴长阳消是本期的生理特点,而其中阴长的运动尤为重要,机体唯有在充分拥有这些物质支持的基础上,方能阴长至重,以候氤氲之期。
李师认为此期的治疗重点在于滋阴补肾、养血行气、奠定物质基础,应以滋补肾阴养冲任为主,选用阿胶黄精丸养血行气,滋养肝肾。
月经期服用阿胶黄精丸活血化瘀以调月经妇女经血的来潮,乃是。
肾气充盛、血海充盈、子宫发生排泄功能的表现。
此期主要特点是经血外排,同时也是机体重阳必阴的转化阶段。
月经期的调理特点就是促使经血顺利外排,以活血化瘀调经为主。
病案举例,患者,女,25岁.2008-04.22初诊。
主诉:月经推后2年,伴量少6个月。
15岁月经初潮,平素周期28—30 d,经期5—6 d,量可。
2年前无明显诱因月经开始逐渐推后,周期40—50 d一行,近半年来又伴月经量少。
末次月经时问为2008-02-25,量少,色暗,点滴即净。
就诊时月经仍未至,形体逐渐丰满,阴道分泌物少,伴头晕耳鸣,精神抑郁,腰膝酸软,乏力怕冷,舌质淡胖,苔厚腻,脉沉细。
B超检查提示:双卵巢可见10个以上大小不等的卵泡,最大直径6 mm。
基础体温单相。
内分泌性激素化验提示:睾酮高于正常,LH/FSH>3。
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月经后
期伴萤少。
采用补肾调周法治疗,处以阿胶黄精丸调理,一日三次,每次30到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一个月后月经仍未至,但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怕冷症状有所减轻,舌质淡胖,苔厚腻有所转薄。
又守方继服一个月,服药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怕冷症状大有好转,阴道分泌物也有所增多,质黏,基础体温开始回升,舌质转红,苔薄,脉细弦。
小结,PCOS发病机理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之间失去平衡所致,而。
肾是主要环节。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精血同源。
若肾精不足,不能化生精血为天癸,则冲不盛,任不通,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下注胞宫而形成闭经。
《内经》云:“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月经又随。
肾阴肾阳、气血冲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故补肾凋周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
运用阿胶黄精丸补肾调周法是前贤夏桂成教授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启迪下,以中医学“阴阳转化”、“肾主生殖”、“子午流注”、“运气学说”的理论为指导,遵循现代医学卵巢周期性变化对子宫功能影响的认识,结合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首先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此后李师将本法应用于临床。
并结合中医妇科学月经产生的机理对此法的理论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在PCOS的治疗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使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