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调二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调二簧

地域文化——汉调二黄

(一)源流与名称

汉调二黄(亦作簧),陕西大型戏曲剧种。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戏曲剧种。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为安康的传统地方剧种。

汉调二黄是以汉印为

风格的。流行关中和陕南汉

水流域,旁及甘南、川北、

豫西、鄂西北和山西晋城一

带。

历史沿革

汉调二黄系秦中古调戏曲声腔,故称西秦腔、西曲、二黄等,起源于古都长安。明末传入汉水一带。据府县志记载:清初(1662--1735)安康、石泉、紫阳、旬阳等县多兴建庙宇戏楼,有“演戏”“作乐报赛”活动。乾隆至道光(1736--1850)百余年间,外省移民大量涌入陕南,兴安府、县“农商聚兴、祭祀日盛、春祭秋报、戏会梨园、娱神娱人“。庙会演出越来越多,一年四季不断。已有戏楼和草

台不敷应用,百余座庙宇戏楼、会馆戏楼接踵新建。规模精伟,显示了当地经济水平及外省商帮的雄厚财力。融祭祀、观剧、集市贸易于一体,万人趋之若鹫,蔚然成风。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每个时期都人才辈出、成绩斐然。

对安康汉调二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有以下几方面力量:

清嘉庆中叶(1805年),紫阳县蒿坪河川道平坦、土地富饶,茶、桑、榨油业大兴,农贸两旺。由紫阳县汝河迁居蒿坪的杨氏大家,为蒿坪首富。杨家六世景泰、履泰兄弟二人酷爱戏曲二黄,就近招生,外请名师授徒,在院内修建戏楼,臵办戏衣。后支持义子杨金年开办“鸿”、“来”二科班。此后150年间不间断开“永”、“清”、“长”、“福”、“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字派科班,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前。

继蒿坪河办班的60年之后,约清咸丰十年(1860)左右,湖北名伶范仁宝领“祥瑞班”西进安康,初于城内三义庙(今汉滨高中)设围售艺。该班行当齐全,阵容强实。开办“瑞”、“彩”、“方”、“盛”等科班多年间,后多活动于陕南汉水流域各地。对安康(中路)流派的汉调二黄的形成、普及、传播起过决定性作用。此时,陕南汉水流域的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地发芽。

明清时期外省人多习称其为“秦腔”,陕西及毗邻流行区域一般都直呼为二黄。清末京剧京二黄回流入陕,陕西二黄又有陕二黄、西安二黄、秦二黄和本地二黄等称谓。陕南汉水流域一带,一般又多称汉调二黄、山二黄、土二黄等,而“汉调二黄”一称,基本成为正规名称流传下来。

称为“二黄”的原因,相传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兴办梨园,演歌舞戏曲,坐部弟子中有黄幡绰者善演唱“黄管体调”,此调流传民间,遂有二黄之称。故陕西人书写“二黄”剧种名称,多不用带竹头之“簧”。

到了1920年,安康城成立的两个班社对延承汉调二黄起到很大作用。一是安康艺人凌成佑成立的“二黄同心社”,在安康鲁班庙设园营业。二是城区李宏有、黄党兴艺人领班成立的“西关二黄自乐社”,在汉江茶楼(现新华书店)演出。两班社艺人云集,演出繁多。

建国后政府对汉调二黄的支持再一次改变了它的命运。1950年12月,县人民政府派文化馆干部杨明灿、张乾寿协助整顿文艺团体,为了加强力量将“二黄同心社”与“西关二黄自乐社”合并,成立了安康人民剧院。1952年省政府拨款扶持安康汉调二黄事业,人民剧院属专署领导。派杨明灿、王道中、黄贤明、余书棋、虞竹坪等新文艺工作者进入该院开展“改人、改制、改戏”的民主改革运动。开展扫盲运动,组织人员把口传几百年的戏本、唱腔用文字曲谱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组织艺人学习文化知识,旧时代的艺人们在知识的培养下变成了新型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排演了很多适应新社会的新剧目,并在省上累次获奖,受到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1956年3月17日安康人民剧院经省文化厅批准为国营剧团,“人民剧院”报请更名为“安康汉剧团”。

1956年8月,安康曾将汉调二黄改称汉剧,与湖北汉剧名同实异。

与此同时,全省部分地、县政府分别在商洛、汉中、西安、成阳等地召集失散艺人设立了一批专业汉剧团。安康各县也组织艺人成立了汉剧团,并且招收

青年艺徒跟班学艺。省戏校1959年专门设立了汉剧班,这批学员1964年毕业之后,分配到安康汉剧团工作,自此安康汉剧界行当齐全、人才济济、演员阵容庞大。演出很多经典剧目。到了“文化大革命”全省很多演出团体受到冲击,几乎损失殆尽。打倒“四人帮”后,又在安康、汉中、商洛三地陆续恢复了一批专业剧团,一度使汉调二黄重现复兴景象。

安康全市解放后至上世纪90年代,演出剧目约730余部、其中传统剧目473部、现代剧168部、歌剧话剧89部。获中、省、市各种奖项165人次。从业人员千人以上。由于安康政府对汉调二黄的一贯支持,加之以王道中为代表的管理者们在艺术上的努力,因此取得的成绩超过了全省其它汉调二黄剧团,使安康汉剧团独树一臶,享誉全省。

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市场经济。在现代传媒冲击下汉调二黄又跌入低谷,多数剧团纷纷解散,目前,安康汉剧团是全省唯一仅存的汉调二黄专业剧团。

2011年市委提出“振兴汉剧”的口号,这个古老的艺术又将再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陕西四大地域流派

汉调二黄在陕西分为关中、商洛、汉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汉中、安康风格相近,又通称汉江派。

关中派

明末至民国初年为其发展流传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后,西安一地就有二黄戏班达36个之多。至民国初年仍有相当实力。在西安、泾阳、三原、长

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凤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两岸“人多以眉户是曲子,非大戏,不甚重视,徽调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时多好听看汉调二黄”。其中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喜好尤甚,不仅有专业班、业余班和自乐社,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挂衣登台。清光绪年泾阳富户安吴寡妇,一生专门收养二黄艺人,组织修改流散剧本,并将其后园划地一块作埋葬艺人之用。辛亥革命爆发后,时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陕西督军,建国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的张凤翙将军,与革命军师长张云山在西安创办二黄鸣盛学社,拥师生300余人,艺人张鸣顺、叶鸣英、山鸣岐、李鸣鹤、刘鸣祥等,享名关中与陕南各地,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带授艺。1930年前后,艺人王安奎创办西安庆义社科班,培养一批“子”字派艺人,著名者有刘子俊、邵子福、冯子才、董子杰、李子喜等。

建国初期,在西安小皮院、洒金桥、马坊门、东关以及泾阳、三原一带,有多个称作二黄研究会的业余组织,张风翙将军经常参加演唱活动。1950年,由关中派、商洛两派艺人联合成立西安大众剧社,活动约三年解体。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开设汉调二黄班,招员75人,宗关中派学艺。该班六年毕业后全体转往安康汉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仅蓝田县坝源业余汉调二黄剧团李永清先生等代表关中派参加后,自此关中二黄已近绝响。

关中派被各路艺人尊为正宗,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较汉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朴。

商洛派

汉调二黄流传商县、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商南等县,又称作“洛镇派”。清乾隆二十年即有班社活动。咸丰、同治年间科班戏班较多。名盖陕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