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建筑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影响
摘要:如何在新技术新潮流下维持并发展自己本地域的特有文化,就逐渐变成当前室内设计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找寻一条新的道路,在设计中充分的借鉴传统地域性的文化并用全新的建筑语言将它表现在室内设计中,在保留本土文化的同时开创出室内设计的一个较好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徽州建筑的美学意义;本土印象;文化元素应用;室内空间
引言
伴随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各地域文化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现代的室内设计也因为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越来越趋向于大同化。
大量的西方建筑理论、设计思想与风格被运用到室内设计。
这样使得设计创作中的地域性的文化逐渐的被削弱。
如何在新技术新潮流下维持并发展自己本地域的特有文化就逐渐变成当前室内设计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找寻一条新的道路,在设计中充分的借鉴传统地域性的文化并用全新的建筑语言将它表现在室内设计中,在保留本土文化的同时开创出室内设计的一个较好的创新途径。
1 徽州建筑的地域性文化
1.1 地域性文化的解释
当地的生态条件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从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观念,人类的主观心理与愿望等等可以称之为地域性文化。
地域性的形成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元素:1)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气候;2)历史残留建筑与文化传承的族谱及生活方式;3)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当地普遍的建筑用材。
徽州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的形成因素是由于徽州盛产良材巨木,同时在外谋生的徽州儒商常年在外打拼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资源都是徽州建筑大量兴建的物质基础。
受到徽州当地大兴土木的影响,当地引进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同时期受大宋迁都、东南地域的文化相对发达。
依托着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与审美品味,才逐步形成徽州的建筑地域性文化。
1.2 徽州建筑的美学意义
徽州建筑的审美核心“礼乐”主要体现于徽州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人伦秩序、讲究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等方面。
徽州古民居具有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别具一格的山墙造型,紧凑通明的天井庭院还有巧妙精致的梁架结构、雕刻装饰等无不体现这一点。
可以说,徽州建筑深深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美学观念。
徽州民居的造型可以说是点线面的巧妙组合,而黛瓦、粉壁、马头墙这三者,是
徽州古民居外部造型的三大特征,决定了徽州民居有着强烈而独特的审美视觉。
建筑表皮的点:徽州大型民居建筑上,采用了大量的顶脊吻,沿袭了宋代官式的营造方法。
大屋顶背吻有正吻、垂脊吻等,除了装饰和防护的需要外其中还蕴含着徽州居民的各种传说与风俗。
建筑表皮的线:“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徽州古民居给人的感觉为多随地形自然起伏,远望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黑白相间光影交错的景象如琴键一般,在琴键的上方那一簇簇鱼鳞一般的灰瓦与洁白的粉墙,像是跳动的音符。
在当地被称作“五岳朝天”的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安徽古民居的独特韵律感。
在洁白的天空的映衬下轮廓分明、空间层次丰富。
建筑表皮的面:徽州古民居的外墙为白色,因为外墙老化留下灰色的痕迹。
青色的小瓦也随时间变黑。
色彩的层次感使墙头变得丰富起来。
徽州建筑主要是黑白灰三种颜色层次的变化,他们组成了统一的建筑色调显得清新素雅。
除了颜色上体现了徽州民居朴素淡雅的风格,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也深刻的体现了徽州民居这种朴素无杂质的文化。
徽州的民居是以材质自然为美,而这也恰恰营造出了徽州民居给人的平易近人、亲切的感觉。
作为墙基来使用的青石麻石,门楼花窗上的砖雕,隔扇、梁架的木雕等,都保持着他们的天然色泽与质地、不加修饰,而清水墙也没添加任何的涂料,处处展现出了质朴的美感。
徽州建筑的深层次的意义:徽州建筑朴素淡雅的美学思想也印证着老庄的追求平淡自然、顺应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美学观。
1.3 徽州建筑文化中,人与空间的联系
徽州民居的布局普遍为内凹型、回型、日型等,以中轴线对称分布。
民居的布局有着封闭性与开放特点,有着乡土气息与文人风雅的调和做法。
外部装饰素净质朴内部木作精致细微。
徽州民居天井居中,由正屋辅屋围合而成。
天井的前檐,是木装修的集中部位,对门窗隔扇等的处理雕琢繁简相宜,与周围素雅的板型、粉墙、砖石地面、天井绿化等组成了幽静温婉的居住空间。
而天井“四水归堂”的说法又体现了徽州人亲近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厅堂对着天井为半敞开式的房间,即明室,与暗室――聚财的厢房产生了明与暗的对比,厅堂庄重严谨,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有堂皆设井,无窗不雕花”是安徽民居的又一大特点,井即天井,雕花就是徽州民居的砖木石三雕的雕刻艺术。
徽州的砖雕主要用于门套、门楣、屋檐等处,是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雕则是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等的装饰,木雕主要用于室内,建筑物和室内用具的装饰,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如屏风、花窗、栏杆、桌椅等,雕刻的题材多为风俗民情、人物故事、山水树木、吉祥图案,生动的将当地传统文化生活反应于设计之上。
2 徽州建筑的表层运用
黄山屯溪老街第一楼地处于屯溪老街入口处,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
此街被誉为“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餐厅的外立面的材料主要以黑木、白墙与青石等传统建筑材料为主,将安徽古民居的古朴沉稳内敛的性格展示出来。
一层为了采光的充足与陈设展示的需要,改用现代的大块透明玻璃,但为了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与传统徽州建筑风格相映,玻璃上方辅以徽派传统木雕头花作装饰;门面设计在右,以大块青石为主要材料,无修饰只在上方挂一块黑匾――老街第一楼,显示了徽州建筑朴素淡雅的一面。
在设计的点上,二楼的立面沿用了徽派传统民居的风格,大面积地运用了徽派木雕中的漏窗雕花。
墙裙为暗红色木雕,顶部以马头墙做分割面,端部采用石雕的方式进行装饰,外立面的布局并没有采用传统设计手法中的轴对称手法。
此例主要多采用徽州传统建筑装饰构件的沿用与重组的手法,再加上一些现代材料的布局构思,凸显出了本土文化的底蕴。
徽州建筑的深层运用。
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设计的整体立意是围绕“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宏扬”展开,象征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创造出似内似外的室内环境。
大厅的四周屋檐的S形轩梁反光灯是用抽象化的方式来体现徽州的民居文化的气质,使之成为新的艺术符号,干净简练素雅自然体现了安徽地方特色,主宾度墙面纯羊毛手工壁毯“黄山云海”气势磅礴,营造了庄重典雅的环境。
装修风格既符合了徽州民居文化的淡雅自然的特点又与人民大会堂的庄重相符。
在维持徽州文化的内涵的同时又有创新,不是对徽州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复制或简单的加工,而是建立在真正理解徽州文化的基础上,对徽州的人文历史、生活环境、生活文化进行有意识地先提炼后加工再抽象简化等,一步步地将传统建筑造型方面的线条、色彩,文化底蕴上的哲学思想加以归纳整理,使原本繁琐的古代构件简化符合当今时代并且包含历史内涵,设计出新的装饰形式。
参考文献:
[1] 汪艳荣.新技术背景下的地域性室内设计探讨[J].价值工程,2011(14).
[2] 陈蓓.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11).
[3] 赵焰,张扬.发现徽州建筑[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 马怡西.四水归明堂[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07).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