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的主题辨析(修正版)缩编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拯救

——《遥远的救世主》主题辨

内容提要:通过对小说的解读,作者发现了蕴藏其中的“拯救”主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解析,一什么是拯救;二是多人物多层次多维度的拯救需求和方式;三是大拯救:“神话”的阐释——文化的自我更新;四是拯救的层次论,学理性与现实性思考。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novel. Found to save the theme with the myth, this article will be three aspects to this analysis, one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 rescue; II is a multi-character multi-dimensional multi-level needs and ways to save; The third is the "myth" of the interpretation - Culture self-renewal;Four is the theory of save, rational thinking and reality.

关键词:拯救神话信仰文化自我更新层次论

Key words: rescue; myth; belief; culture of self-renewal

引语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具有与常人迥异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

“鬼才”丁元英,在德国融资,通过对中国法律真空地带的把握和对中国文化密码的破解,操纵近两亿资金,不到一年就从中国股市卷走两亿多,但丁元英的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并且终止了这项活动,结果收到了董事会的制裁。被制裁的他回到中国,在一个距北京不远的小城——古城隐居下来。

由于和住房委托人——女警官芮小丹在音响方面及审讯高智商犯人的密切联系,芮小丹最爱上了丁元英,经过一番波折,丁元英也接受了芮小丹。在两人坠入爱河不久,与制作芮小丹的音箱时有联系的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等人希望通过芮小丹和丁元英接触,让丁元英给他们和王庙村指条道儿,让他们步入上层社会,让王庙村脱贫。于此同时,芮小丹也跟丁元英要了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是一个“神话”,一个能使王庙村改变贫困状况的“神话”,这对于文化属性决定王庙村贫困的原因和一个“神话”就能改变贫困的文化属性是一种什么关系。由此,丁元英设计了一场“杀富济贫”的高招,事成之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传统和现代遭遇,文化和真理遭遇,人们不能不去思考其中的秘密。但此时,芮小丹却在追缉逃犯时不幸身亡了。丁元英在处理好格律诗公司的事务后,身心俱疲,他觉得自己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价值谜题,也许是要思考,也许是多清净,他离开了古城。

这部小说深入地思考了拯救与神话的问题,从四个层面观照可得而出,一探索拯救的本质;二是多人物多层次多维度的拯救需求

和方式;三是“神话”的阐释——文化的自我更新。

一、什么是拯救

所谓拯救就是基于对自身物质状况、精神状况的不满而生发的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精神的一种活动。拯救的起点是自救的意识,在拯救的过程中他救扮演着促进和阻碍的条件作用;拯救的结果是得救,得救的最高境界是觉悟。觉悟到本来如此,自由意志如此、自然环境如此、历史进程如此。

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来看,拯救是一个必不可少而且贯穿于人类始终的活动。人类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有限去面对一个无限,有限的时空面对无限的时空,有限的感知面对无限的浩瀚,有限的知识体系去面对无限的知识体系。庄子《逍遥游》中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知大年”,所以小不知大,而大能知小。人类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小走入大的人类,一步步接近真相真理的人类。人的想自我拯救是一种“理性的宿命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失败是因为“有限知识和无限知识的矛盾”(邓晓芒《中西人生观念之比较》湖南社会科学2001.3)。这也就是说所有的拯救都是不断迈向无限的过程,不断去除妄想接近真相真理的过程。

(然而人又是宇宙中最高贵的灵长,他在迈向无限的时候,有一种动人的风致。不是雄赳赳气昂昂,因为未来不能尽知;也不是忧伤而颓丧,因为人总是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他更像一

种了解自己迈向无限的未知、忧伤、兴奋,然后又知道这一切都可能也都不一定,成功与否是不知道的。于是,就自然地走去,向无限走去。)

人类的拯救也是一个勇敢地面对自身最基本的精神需求的活动。每一个人都有人的属性,人的属性除却动物性的食色之欲外还有自己有别于动物的精神需求。虽然这些精神需求从层次上来说有高低之分。但是最起码的精神需求是一样的,只不过满足的需求的方式多样而已。有人说精神需求是一种社会心理需求,严格地说,这并不准确。精神需求的确有社会的成分,有一种历时性成分在其中,而且,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比如对艺术的需求,有人对音乐感兴趣,有人对绘画感兴趣,也有人对雕塑感兴趣。但是,这些都埋没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是具有普遍性的。从人类开始到现在一直存在,无论哪个人都具备。

小说中写了人的诸多需求,从王庙村村民的希望赚一点钱,发烧友(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对发达的渴望,到丁元英了却心苦的愿望,芮小丹发现自己之后,特别想去做文化产业的需求,王明阳洗涤灵魂的需求。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是处于现实的每一个人的自然要求。王庙村是一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作为本村村民他们自然地对物质财富有着更特殊的需求。他们辛辛苦苦的种地,还有人去城里打工。但是这些都很难改变现状,种地只能管一个自己饱,赚不了钱;打工刨去住宿费、饭费、路费一年下来

也剩不下几个,况且还有要不回工钱的可能。而叶晓明他们是一群对上层社会非常向往的人群,他们有一些聪明,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没有资金和路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他们千方百计地想和丁元英拉上关系,借机会刁难丁元英,请芮小丹吃饭、送花生、枣子。这些都是他们的行径。正如叶晓明在丁元英提出投资方控股时所说:“我没意见,起码有资金,有事业了。”他们这样一种需求。除去财富之外,还想要社会地位,想玩高雅的。芮小丹作为一个在德国读了九年书的人有机会去获得德国永久居留权,但是他却回到祖国做了警察。这在常人眼里是病态,然而芮小丹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在德国她所没有的东西就是主流社会的参与感,他们会给你很好的待遇,高收入、高福利、自由出入欧美国家,甚至还有华侨商店的待遇。但是芮小丹所拥有只能是德国给她的,还有德国不愿给也不能给的。那就是进入主流社会。警察是主流社会的标志,在德国芮小丹做不到,在中国酒可以做到。这就是国籍和血统给她的权利。因为这种强烈的精神需求,芮小丹才回过做了警察。丁元英的了却心苦有三次,一次是私募基金,一次是“杀富济贫”,还有一次是面对芮小丹的死亡。私募基金的事情,丁元英是用德国的钱来中国股市套利,不到一年就赚了两亿多人民币。他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了,无奈之下,自己停止了私募基金的活动。杀富济贫的事情是为了王庙村的扶贫工作,这里有很大的个人名誉牺牲,当他做了这件事之后,社会舆论将会把这样一个人活埋了。丁元英知道这些,然而他又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