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
《达洛维夫人》是我从电影《时时刻刻》中了解到的一本书籍,这本书在影片中作为枢纽连接了三位主角,我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对其进行了简略阅读。
书中描写的是六月,气氛却如寒冬腊月,笼罩着淡淡的忧伤。
伍尔夫的开头非常平淡: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是的,达洛维夫人为了晚上的宴会去买花,与其说去买花,不如说她是去买那些回不去的曾经,花很漂亮,曾经很美,只是早已烟消云散。
达洛维夫人拒绝了两小无猜的初恋彼得,疏远了年少时的挚友莎利,选择了能够许以她金钱和地位的理查德,曾经热爱生活的年轻女子逐渐被婚姻窒息,成为一具高贵的行尸走肉,一个灵魂已死的麻木的隐身人。
我忍不住想,如果当初达洛维夫人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理查德然后嫁给他,可能也不失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美结局;又如果她认识彼得后没有再遇到理查德,也许她就打定主意跟着彼得一世为心灵伴侣。
可是没有如果,她在最好的时光的遇到了两个对的人,于是,终有一个要成为错的人,不幸的是那个人是彼得,是她视为精神伴侣的彼得。
不能说她选择理查德是个错误,只是或多或少有点遗憾,所以在之后的人生中达洛维夫人一直活在挣扎中。
有多久没有人亲切地叫她一声“克拉丽莎”?有多久她只是活在达洛维夫人这个光环下?恐怕连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要有多勇敢,才敢念念不忘。
多年后再遇故知,她仍毫无顾忌地称他为“我亲爱的彼得”。
奈何情过境迁,她已为人妇,也只能感慨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可怜她在爱情的矛盾中妥协,达洛维夫人一生都处于两种对立的情绪中:她爱彼得,因为他博学崇高,能给他自由与激情,他是一个很好的恋人;但她更需要理查德,因为他能给她安全感,他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她舍不得爱情,更舍不得自由,在理想与现实中,她终究妥协于现实嫁给了理查德,成了议员夫人,冠以夫姓给了她身份和地位,使她得以终日穿梭于上流社交场合来满足一个女人的虚荣。
她与彼得的爱终究没抵过世俗,正如所有输给了现实的爱情,那句“我爱你”,最后终究变成了“对不起”。
当然,也不能说她对理查德没有爱,只不过这份爱经过了现实的掂量,但事实证明它却也更能持久。
可叹,她再也回不到曾经。
生活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如今的达洛维夫人已全然没有了当初对生命的美好向往与激情。
大本钟敲响前,她总是提心吊胆,因为她沉浸于对过去的缅怀中,一旦钟响,便会把她拉回现实,所以她愈发的害怕钟声的到来,这是一种经历过岁月的人特有的沧桑。
然而越是逃避,越是悲哀。
莎利,她最好的朋友,曾经八面玲珑,特立独行,现在却俨然一个家庭主妇,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美妙,但却比以前开心。
而达洛维夫人却正相反,岁月的洗礼使她越发的看淡一切,即使生命再无意义,她也不得不看似光鲜地生活下去。
无奈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幸而,无奈不是人生的结局。
宴会最后达洛维夫人听说了一个青年的自杀,她赞赏道:“如果现在就死去,正是最幸福的时候。
”庆幸的是,小说结局伍尔夫没有安排她死掉,反而,正是这个青年的死讯使她变得不再恐惧,变得敢于正视自己,这一刻,她重生了。
错过的年华,开出斑斓的花,轮回了荒芜的春夏。
庆幸,达洛维夫人这朵花没有错过最后的花期。
美句摘抄:
她像一片薄雾,散布在最熟悉的人们中间,他们把她高高举起,宛如树木托起云雾一般。
玫瑰花儿,多么清新,恰似刚在洗衣房里熨洗干净、整齐地放在柳条盘中的花边亚麻织物。
此时,整个身心有一种恬静之感,使她觉得安详、满足。
正如夏日的波浪汇合,失却平衡,四处流散;汇合,流散;整个世界似乎愈来愈深沉地说:“如此而已,”直到那躺在海边沙滩阳光下的人在内心也说:如此而已。
再也不要怕,心灵在说。
他沉湎在悲哀的情思里,那痛苦犹如从平台上望去的月亮冉冉上升,沐浴在暮色中,显出一种苍白的美。
她瞅着彼得·沃尔什,她的眼光掠过整个那段时间和那种情感,疑惑地落到他身上,又泪盈盈地逗留在他身上;而后向上飘去,仿佛小鸟在枝头触一下便往高处飞去。
这一股积聚的力量此刻横冲直撞,叫他感到惊喜交集,仿佛被一些他看不见的人们抬上了肩,在半空中疾驰,在这股力量的激励下,他把手举到额前。
唯有僵硬的习俗的枯骨支撑着人体的骨架,里面却空空如也,彼得·沃尔什喃喃自语;他感到身体被掏空,内部什么也没有。
对过去的某种忧伤,对现在的某种关注,使她把个性隐藏。
他的脑海里闪过颤动的树枝、孩子们的话声、零乱的脚步声,以及过往的行人、车辆或高或低的轰鸣,仿佛有一把大刷子,把这一切都平稳地扫入他的脑海。
他越来越沉下,沉下,终于深深地陷入羽毛般柔软的梦乡中。
那便是她的可恶之处——这种冷漠、这种无动于衷,深深埋藏在她的心底;
在她对待达洛卫的态度中有一种——他不知该怎么表达——有一种轻松自如的神情,一种带有母性的温柔的情愫。
尽管她的才智超出达洛卫两倍,她却不得不用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这是婚姻的悲剧之一。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由于嫉妒,这种心理比人类任何一种情感都持久。
凡是人都有一种尊严,都有独处的生活,即便夫妻之间也不容干扰;必须尊重这种权利,克拉丽莎思忖着,一面望着他开门;自己不愿丧失独处的权利,也不能强求丈夫放弃它,否则就会失去自主和自尊——这毕竟是无价之宝哩。
他兀自冥想:这就是我们的灵魂,自我意识,仿佛海底之鱼,在莫可名状的生物中间游弋,在树干一般硕大的海藻之间蠕动,在阳光闪烁的空间飘忽,尔后向下、向下,沉入阴暗的深处,冷漠,深邃,不可思议;蓦然,她窜出海面,在海风吹皱的波浪之上嬉戏;也就是说,灵魂迫切需要洗刷一下,擦一番,刮一阵,使精神振奋——通过聊天。
如今过了五十岁,却开始闪现出一种柔和的光泽,由于长年累月地克己、无为而卓然净化了;可是,这纯净之光总是变得黯淡,因为她过于斯文,令人不快,并且极其胆怯,终日惴惴不安;
奇怪,不可思议,她从未像当年那样幸福。
那时,任何事都不嫌太慢,因为一切都不是永恒的。
她兀自寻思:往日,在布尔顿,当她摆正椅子,在书架上理书的时候,感到无比的乐趣,洋溢着青春的欢悦,沉醉于生命的流程中,从旭日东升到暮霭弥漫,都异常欣喜地感到生命的搏动。
想当年,在布尔顿的日子里,好多次,别人都在谈话之时,她却独自去仰望苍穹;或在进餐时,从人们并肩而坐露出的空隙间,瞥见一线蓝天;以后在伦敦,深夜无眠之际,她便去眺望天宇。
她对他怀着真心的情谊,因为他与自己的青春是连结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