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城堡》有感

学院及班级:

学号:

姓名:

我第一次知道卡夫卡这个名字是在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时候。王小波的这本杂文集中有一篇提及到了卡夫卡。我觉着王小波和卡夫卡不乏类似之处,就比如这两个人都比

较会利用反讽和黑色幽默的方式来揭露社会现实。《城堡》这部长

篇作品恰恰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

(一)首先,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卡

夫卡这个人。

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其中就包括《城堡》这部长篇小说。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他所生活的年代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卡夫卡的生活环境以及内向的性格,使他把写作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卡夫卡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都深深地

吸引着我们,只要你能读进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脉络,定会获益匪浅。因此,下点功夫读一读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理解、认识、联想,但希望读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绘的迷惘中。

(二)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城堡》最富有卡夫卡特色,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接下来,我来谈一下自身对于阅读《城堡》这本书的感悟与体会。

起初刚翻看这本书,的确有种畏难情绪,总觉着既然是名著肯定读起来会费力,但真正开始阅读我发现我原先的想法毫无根据。书中语言并不晦涩文风晓畅,从而萌生一种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同时不可否认情节安排有些怪异,没有明确的是与非,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无法评定谁好谁坏。前面形成的价值判断随着情节的推进可能会发生着不断地变化,想象空间很大。我想这也正是卡夫卡的写作风格的特殊之处吧。

书中出现了许多极其离奇而荒诞的事情,寓意深邃、内容怪诞离奇,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谬、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有人称它是一部“迷宫似的令人晕头转向的小说。”

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进入城堡而突然努力的故事。一个冬夜,K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城堡所属的一个村庄,投宿在一个乡村客店里。按照规定没有城堡的许可谁都不能在村子里过夜。K自称是土地测量员给城堡工作,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又遭到严厉的盘查。客栈用电话向城堡查询这件事情以后得到肯定的答复,K才被允许留下来过夜。其实,城堡根本没有聘请K来工作,却承认了他并给他派了两个助手,只是始终不允许他进入城堡。尽管城堡就在近在咫尺的小山上,却是永远可遇不可求的,他永远也走不到那里。土地测量员K一心想进入城堡开展他的工作,但发现城堡似乎遥不可及。城堡里的官员工作起来效率极低当然这源于一个僵化而又庞大的工作体系与办事机构。在这里,上传下达急剧复杂性,外乡人要想进入城堡哪怕是见任何一个官员都比登天还难。城堡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已经被神圣化。这是文章的一个线索,紧紧围绕这条线索同时展开的还有另外一条线索:主人公K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人,比如汉斯.布龙斯维克、弗丽达、巴纳巴斯去接近克拉姆,得到城堡对他土地测量员身份的承认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虚假与真实掺拌的复杂关系。为了能进去,他有意勾引了城堡办公厅主任的情人弗丽达,之后发生的一切,弗丽达的猜忌,给K送信的巴纳巴斯家的不幸,与克拉姆秘书在贵宾室几经波折的会面,弗丽达处于猜忌和妒忌的私奔同居,一系列这些事情我都觉得很莫名,简直没有前因后果,小说写到这个时候就停止了。

阅读卡夫卡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来没有哪个作家像卡夫卡那样让我深觉其故事情节极其荒谬却又不得不为其书的真实感而赞叹,

《城堡》这部长篇小说读完之后亦是如此。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极其离奇而荒诞的事情。城堡并没有聘请土地测量员却肯定了K;K根本没有进行工作却得到奖赏;K大约出门一两个小时就会天黑;给城堡打电话全部电话铃一起响,每次通话都是以嗡嗡声或玩笑声结尾;K去见克拉姆的秘书埃朗格却走错了房间在比格尔的床上睡了一觉;K的两个助手总是形影不离,寸步不离开K,甚至在K同弗丽达缠绵温存时也逃脱不了他们……K与那个讳莫如深的城堡,与弗丽达,与两个助手,甚至与巴纳巴斯之间都有着联系于城堡的暧昧关系。当然,我们很难断定弗里达与K的爱情是否是发自真心的还是出于某种实现自我利益,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总是很难看到所谓爱情的美丽,K一方面通过弗里达达到自己进入城堡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争夺弗拉姆所谓的情人,获得游离于城堡之外的现实认同,然而当这样的目的变得渺茫……布洛德回忆说卡夫卡这本书的结尾应该是:K会因心力衰竭而死去,正在此时他才被允许留在村庄里居住。

卡夫卡作品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以貌似很荒诞,实则真实可信。他叙述的事情叫读者不可思议,而作品中的人物和叙事者却一点也不反常。他用象征、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通过这种方式揭示了当代各种反常现象。

同其他“奇怪”小说一样《城堡》可以使人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城堡是什么的象征?或许是当代政府的集权制统治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象征,或许是某种精神上的解放的象征,又或许是卡夫卡

他父亲的象征。K寻求进入城堡之路,想得到得到灵魂的拯救。卡夫卡通过描写这个或者可以说是想得到父亲的肯定和理解,想得到他从没体验过的温暖的怀抱。K的努力是徒劳的,最后等到他要离开人世了才得到“恩典”是在讽刺官僚制度,强调神的恩典是不可能由人强行得到,感叹自己永远得不到父亲的“拯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里。

K的努力是为了寻求某种真理人们所追求的真理,无论是什么,都是在追求那些存在的东西,但这个荒诞无情的世界给我们设置了种种或大或小的障碍,无论你怎么追求,怎么努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感觉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徒劳的结果,很失落,很失败,事与愿违,可望而不可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人生体验,仅仅从某一个角度看他的作品和我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都还远远不够。

《城堡》凝聚了他长久的人生思考,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亲情,对爱情,对生计等所有的一切的理解,虽然似懂非懂地读完了这本书,但它还是触动了已积淀很久,快被遗忘的心灵感受。

我觉得,读卡夫卡就是因为他的那种隐晦的比喻,一旦领会了他的象征,感触颇多。

原本想靠弗丽达与克拉姆的关系与城堡取得联系的他,一旦发现弗丽达不能为他铺建桥梁,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时,作者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感叹“她的不可思议的诱惑力是因为她亲近了克拉姆才有的,而吸引k的又是这种诱惑力,可现在她在他的怀抱里枯萎了。”在她身上没有了昔日的骄傲,没有了昔日在她身上给予的希望,昔日问题的解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她沦为一个普通的伴侣,无奈的平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