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计算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番茄中,圆形(O )对长形(o )是显性,单一花序(S )对复状

花序(s )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

得到下面4种植株:

1圆形、单一花序(OS )232长形、单一花序(oS )83

3圆形、复状花序(Os )854长形、复状花序(os )19问O —s 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解: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 )和长形、复状花序(os )

为重组型,故O —s 间的交换值为:

%20198583231923=++++=r

2、根据上一题求得的O —S 间的交换值,你预期

杂交结果,下一代4种表型的比例如何?

解:

OS 0.1 Os 0.4 oS 0.4 os 0.1

OS 0.1 OOSS 0.01 OOSs 0.04 OoSS 0.04 OoSs 0.01

Os 0.4 OOSs 0.04 OOss 0.16 OoSs 0.16 Ooss 0.04

oS 0.4 OoSS 0.04 OoSs 0.16 ooSS 0.16 ooSs 0.04 os 0.1 OoSs 0.01 Ooss 0.04 ooSs 0.04 ooss 0.01

O_S_ :O_ss :ooS_ :ooss = 51% :24% :24% :1%,

即4种表型的比例为:圆形、单一花序(51%),圆形、复状花序(24%),

长形、单一花序(24%),长形、复状花序(1%)。

4、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现有一交配如下:

问:(1)独立分配时,P=?(2)完全连锁时,P=?(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解:题目有误,改为:(1)独立分配时,P = 1/2;(2)完全连锁时,P = 0;

(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 r/2,其中r 为重组值。

6、因为px是致死的,所以这基因只能通过公鸡传递。上题的雄性小

鸡既不显示px,也不显示al,因为它们从正常母鸡得到Px、

Al基因。问多少雄性小鸡带有px?多少雄性小鸡带有al?

解:根据上题的图示可知,有45%的雄性小鸡带有px,45%

的雄性小鸡带有al,5%的雄性小鸡同时带有px和al。

12、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数发生在第一次

减数分裂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既然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时减数,为什么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时可以在第二

次分裂时分离呢?解:同源染色体的异质等位基因有可能通过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互换位置,是姊妹染色单体异质化。只有到细胞第二次分裂,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时,这对异质基因才能分离。

3、在家鸡中,白色由于隐性基因c与o的两者或任何一个处于纯合态有色要有两个显性基因C与O的同时存在,今有下列的交配:♀CCoo白色× ♂ccOO白色

子一代有色

子一代用双隐性个体ccoo测交。做了很多这样的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有色68只,白色204只。问o—c之间有连锁吗?如有连锁,交换值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上述交配:

此为自由组合时双杂合个体之测交分离比。可见,c—o间无连锁。若有连锁,换值应为50%,即被测交之F1形成Co :cO :CO :co=1 :1 :1 :1的配子;如果这样,那么c与o

在连锁图上相距很远,一般依该二基因是不能直接测出重组图距来的

11、突变基因a 是杂合的链孢霉所形成的子囊,现把子囊中的孢子排

列顺序和各种子囊数目写在第208页下面(见下表),请计算突变基因a 与着丝粒间的图距。

解:分析表列子囊得知:后面4类型子囊是由于突变基因与其等位的

野生型基因(+)发生交换,而使它们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分离(M 2)。然而它们属于同一类型,各自子囊孢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是由于着丝粒的不同取向形成的。

因此,突变基因a 与着丝粒间的交换值是:

%41232484412322121=⎪⎭

⎫ ⎝⎛++++++++=⎪⎭⎫ ⎝⎛全部子囊数交换子囊数 也就是说,突变基因a 与着丝粒间的图距是4个遗传单位。

5、在家鸡中,px 和al 是引起阵发性痉挛和白化的伴性隐性基因。今有一双因子杂种公鸡al

Px Al px 与正常母鸡交配,孵出74只小鸡,其中16只是白化。假定小鸡有一半是雌的,没有一只早期死亡,而px 与al 之间的交换值是10%,那么在小鸡4周龄时,

显出阵发性痉挛时,(1)在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

症状,(2)在非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 解:上述交配子代小鸡预期频率图示如下:

♀W Al Px ⨯ al Px Al px ♂

在雄性小鸡中,由于从正常母鸡得到Px 、A 基因,既不显px ,也不显al ;只有雌性小鸡中有可能显px 或al 性状。很据上述频率可得:在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

)21(6.1%5.25.225.216只-=⎪⎭

⎫ ⎝⎛+ 在非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

)1817(4.17%755.22)1674(只-=⎪⎭

⎫ ⎝⎛- 9.有一个环境条件能使T 偶数噬菌体(T-even phages )吸附到寄主细

胞上,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色氨酸的存在。这种噬菌体称为色氨酸需要型(C )。然而某些噬菌体突变成色氨酸非依赖型(C +)。有趣的是,当用C 和C +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近一半的色氨酸

非依赖型子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表现为基因型C。你如何解释

这个发现?

解:首先,这不可能是回复突变,因为这里的频率是1/2。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进行的是C和C+对寄主的混合感染。当两种类型噬菌体同时感染同一寄主细胞时,两者在同一寄主细胞中增殖,同时,各自按照本身的遗传组成指导合成其外壳蛋白质,以便组装成成熟的噬菌体颗粒。也就是说,在寄主细胞中,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噬菌体染色体和可以包装其染色体的两类型噬菌体的所需蛋白质。

当然,蛋白质包装染色体是随机的,C+染色体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包装C+型染色体,也可以包装C型染色体。从随机事件发生频率上可以理解,C+蛋白质1/2包装了C+染色体,另1/2包装了C型染色体。反之亦然。

而感染决定于噬菌体外壳蛋白特异结构。于是当后者感染寄主细胞时,表现为C+,但其内含染色体为C型。因此,在宿主中增殖、组装以至成为有感染能力的子代噬菌体时,再度感染新的寄主,当然完全是C型噬菌体。

这是一种表型混合的现象。

7、在果蝇中,有一品系对三个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b和c是纯合的,

但不一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品系对显性野生型等位基因A、

B、C是纯合体,把这两品系交配,用F1雌蝇与隐性纯合雄蝇亲

本回交,观察到下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