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职教城智慧广场规划建筑方案公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基本情况:

智慧广场座落于株洲职教大学城北部,云龙大道中部,北面为规划的行政中心,南面为云龙新城公共服务中心。智慧广场位于职教城共享中心带上,规模与职能属于城市级共享中心,占地面积约49公顷。本次规划内容为智慧广场共享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智慧广场共享区城市设计和图书馆、科技馆及智慧大厦三大建筑概念设计。

2、规划原则:

1)强化自然人文特征,构建株洲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

2)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理顺道路性质与景观特征。

3)构建公共空间体系,关注活动的多样性。

4)组织建筑群体形态,打造具有整体感的城市形象。

5)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提出实施建议。

智慧广场总平面图

3、规划理念:

1)创新之心

才智要素高度汇聚交融、空间布局复合多元。富有特色的创新研发与技术孵化组团,利于激发使用人群的整体创新能力,转变工作与生活方式、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区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2)活力之心

服务设施齐全方便,交通联系顺畅舒适。项目通过文化、商业、办公、居住等不同类型的功能设施搭配,激发智慧广场共享区源源不断的消费流量,塑造全天候的活力新区。

3)智慧之心

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创造数字化工作与生活环境,建设优质高效的创业发展与人文生活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实现人们工作生活的解放。

4)低碳之心

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发展道路,鼓励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4、规划定位:

“创新株洲,智慧共享”。智慧广场应建设成为基于高新技术条件下兼具职教城的科技文化中心与公共服务中心的智慧型综合功能区;株洲职业教育的升级策动区;云龙新区的核心形象标志区;“两型”建设示范区;行政商业中心的功能协同区。

5、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本次城市设计通过对地区发展条件与资源特色的解析以及道路系统的整理,形成“一带三区”的结构框架;

“一带”:——“智慧谷”公共活动带

该公共活动带作为基地内部东西向的空间联系轴,位公共文化管理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与智慧研发办公区三区之间,串联智慧广场,使其成为区内最重要的开敞空间,并通过尺度富于变化的线性街道空间的引入,公共活动带智慧大道两侧空间设置各种小体量的商业与文化建筑,为共享区内工作与生活的人们提供交流的空间载体。

“三区”(功能区)——公共文化区、研发办公区、综合服务区

公共文化区:位于共享区中部,“智慧谷”两侧,包含图书馆、科技馆与智慧大厦三大文化公共建筑,作为未来职教大学城内最主要的文化活动区与城区形象展示区,营造最具人文气息和精神活力的场所。

研发办公区:位于云龙大道西侧,基地南北两端,靠近周边职业院校。功能区由若干组院落式的建筑组合单元构成,包含有校企合作基地、培训管理中心与创业孵化平台等功能,每个单元内部共享一小型绿地,创造具有均好性的公共空间与景观环境,增进办公研发人员的相互交流。

综合服务区:位于公共文化区与研发办公区之间,围绕两区域周边呈三角形布置,形成三个主要的服务吸引源,从而拉动区内人流在三个服务区之间穿梭,保持共享区活力不断。综合服务区由若干个小规模围合式独立建筑群组成,包括交流活动中心、酒店及商业服务设施、专家人才公寓等。

1 道路系统规划

本规划区内道路系统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级别:

主干道:南北走向,联系株洲与长沙的过境交通云龙大道。

次干道:与云龙大道平行的规划七路与规划十四路,与云龙大道垂直相交的规划四路、规划五路(智慧大道)与规划六路,构成基地的外围交通服务框架,解决基地与职教城区各功能区主要交通联系,兼有集散交通和服务性功能。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满足规划范围内各开发地块的车行需求,直接支持地块开发,以服务功能为主。

2 静态交通组织

本次规划停车设施类型包括地面停车、地下停车两种。根据不同地块的条件选择适宜的形式,既满足停车需求,同时减少对绿地景观的干扰。其中,基地中部的智慧广场下方设置地下停车,满足周边商业与办公服务设施的需求。

其余各功能区利用地面建筑退缩空间在地块周边设置少量公共停车位,另结合建筑建设地下停车场满足自身需要,且各综合服务区与研发办公区地块的地下停车场考虑适当局部连通。

3 公共交通规划

本次城市设计强调“公交先行”的概念,力求建立完善的公交系统,以支持各地块的开发。

拟规划的城际轨道将沿规划七路靠近本项目北侧设站点。在云龙大道的两侧,靠近云龙大道与智慧大道交叉口处设置了公交站点,可实现职教大学城区域内公交与城市公交的对接与转换。

本次规划在智慧广场与综合服务区附近设置一公交站点,并沿智慧谷设计一双向7米宽供电瓶车通行的公交专用道,实现职教城东西方向联系的连续。

4 慢行系统规划

本次城市设计将通过“智慧谷”与周边地块步行廊道和非机动车通廊的构建,将人工景观与智慧广场共享区内公共空间融为一体,强化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新一代高科技职教城区意向。重点构筑“智慧谷”慢行廊道。通过自行车与公交的合理换乘,提供舒适、宁静、公平的慢行设施和环境,形成以人为本、体现株洲特色的慢行系统。

5 景观结构(景观结构图)

“一带一环”

“一带”——以“智慧谷”作为智慧广场共享区内最重要的景观带,联系了基地内东西向的功能区,并弱化云龙大道对基地东西向隔断的影响。

“一环”——外围研发与服务地块内部形成连续的景观步行环系统,通过垂直于智慧谷的若干线性公共空间及景观视廊将智慧谷的中心景观渗透进周边各功能区内部的公共空间,形成若干景观节点,打造条块结合的多层次景观网络体系。

6 绿地系统(绿地系统图)

城市公共绿地主要集中于基地中部的智慧谷公共活动带与智慧广场,是支持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

防护绿地集中在云龙大道沿线,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规划区将人工景观水系的引入,构筑职教城共享区的核心景观,通过与绿地系统相配合,形成变化丰富、尺度宜人的生态环境,体现自然与人文相融的风貌特色。

方案一:智慧山

总体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