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树人教育七年级数学三视图问题

本溪树人教育七年级数学三视图问题
本溪树人教育七年级数学三视图问题

1 2 3 4 5 6

三 视 图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9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答案附后

人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答案附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 一、分数的应用题 1、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 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干 米?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乐这缸水有多少桶?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 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 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 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二、比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 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 : 2 :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 :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 : 3,男生有多少人? 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 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 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3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产值是多少万元?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一次函数的应用》 王常中学杜桂荣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形成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初步形、成模型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开发教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的可操作性强的生活问题,使学生自主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从而形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在教授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时的一点体会: 一,在课前:1、先让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各小组想法统计一下自己小组中一名同学的家里固定电话的上一个月的通话时间并做记录。2、去离学校不远的电信局查询电话的收费方式有几种,并做记录。 二,在上课时:1、回忆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相关知识。 2、各小组排一名学生通报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3、根据自己的调查,思考使用电话和交电话费是由哪些量决定的。 4、对电话费用和通话时间建立一个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用数学关系式表示。 5、根据自己建立的关系结合本组调查的那名同学家里使用的费方式计算这名同学上个月家里的电话费用,并把结果和这名同学家里交的电话费做对比。 6、用另外的付费方式计算那名同学家的电话费,并和之前的计算结果做对比。 7、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认为是哪些量在决定着电话费用,付费方式对电话费用有影响吗? 8、你认为你小组

里那名学生家的付费方式选择的得当吗?你是怎么挑选付费方式的。结合函数图象作答。9、如果给你家安装一个电话,你能给自己选择出合适的付费方方式吗?设计出你的选择方案。 总结反思: 在教学中时常能遇到一些创设有关知识情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可以结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只要充分挖掘教材有关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而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先弄清实际问题的含义,从复杂的生活背景中找出影响问题的关键的元素(量),以及根据事件构建这些元素(量)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清晰的数学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发掘生活中的事件引入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对事件的调查和运用知识对事件包含的生活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从不同角度、层次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形成。学生在对事件的调查中可以掌握获取有用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一: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功课,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沉重的“偏离现象”呢?很多教师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几何第二册四边形章,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很难掌握、区分,于是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复习题目,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

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再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教师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类”、“法则类”、“运算类”,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讲座的方式,找出了每个“关口”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中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

扬州树人学校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题(1-18)

? ? ? ? ? > ? ? 扬州树人学校 2021-202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七年级数学 A 卷(1~18 班)2018.3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2x -y = 1 1.下列方程组① ?y = 3z +1 ?x = 2 ② ?3y -x = 1 ?xy = 1 ③ ?x + 2 y= 3 ?1 + 1 = 1 ④?x y ? ?x+y=1 ?x = 1 ⑤ ?y = 1 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 A.2 个B.3 个C.4 个D.5 个 2.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 3 2 A.4a>3a B.3-x<4-x C.-a>-2a D. a a ?x + 5 > 2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 -x ≥ 1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4.如果不等式(b +1)x1,那么b 必须满足() A. b <-1; B. b ≤-1; C. b >-1; D. b≥-1 5.如果| x - 2 |=x - 2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x>a 6.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x>1 的解集为x>1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1 B. a<1 C. a≥1 D. a≤1 7.对于不等式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不等式组无解B.此不等式组有7 个整数解 5 C.此不等式组的负整数解是﹣3,﹣2,﹣1 D.此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2 8.已知关于x,y 的方程组,其中﹣3≤a≤1,给出下列结论: <x≤2

? a ? a ①当 a=1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x+y=4﹣a 的解; ②若 x≤1,则 1≤y≤4; ③当 a=﹣2 时,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 是方程组的解,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9.“7 与m 的 3 倍的和不是正数”用不等式表示,就是 10.若(a -2) x a -1 +3y =1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 a = 11.若关于 x 的方程 3x +k =4 的解是正数,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3a + b - 4)2 + | a - 2b +1|= 0,则3a - 2b = ?2x + y = -4 + a 13.已知:关于 x 、y 的方程组 ?x + 2 y = 1 - a ,则 x +y 的值为 14.不等式2x - 3 < 5x + 7 的非正整数解为 15.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4,a ,7,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x - b 1 y = c 1 ?x = 2 16 . 已 知 关 于 x 、 y 的 方 程 组 ? ? 2 x + b 2 y = c 2 的 解 为 ? y = -1 , 求 关 于 x 、 y 的 方 程 组 ?a (x + 3) - b 1 ( y - 2) = c 1 ? ? 2 (x + 3) + b 2 ( y - 2) = c 2 的解是 17.下列四个判断:① a > b ,则 ac 2 > bc 2 ;②若 a > b ,则 b <1;③ 若 a c > b c ,则a > b ; ④若 a a >0,则 b - a < b 。其中正确的序号有 18.对于实数 x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 x”到“结果是否 大于 41?”为一次操作。如果进行三次操作后停止,那么 x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 96 分) 19.(本题 8 分)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三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三年级数学教育叙事(一)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三年级数学教育叙事。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年级数学教育叙事(二) 今年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非常的简单,领悟能力好的学生上课一听就会了。但是,三年级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这一学期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我想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地做作业并且认真地检查,他们的数学成绩一定会很棒的。 看到他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我想他只要坚持下去,他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三年级数学教育叙事(三) 记得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这个知识时,学生十分感兴趣,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调查完本组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后,并要求孩子们完成统计图。这时教室里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出主意完成统计图,只见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开了。有的说:“用一个格子代表一个单位”。班长赵国阮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办法不行,145厘米那得画多少个格子呢!格子也太长了!”“一个格子代表两个单位”。“那也得画得很长呀”。教室里一下安静了下来。“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对他们说。孩子们开始思索……突然,小机灵朱鑫宇得意地说:“那还不容易,一个格子能代表10个单位或者带表20个单位就可以了。“那你们就试着画一画。”大家开始画了起来。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这样画很难直观直接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这时我相机地说:“如果每格表示较小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较大单位,又很难看出数据之间的差异,而我们统计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又比较小,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小博士周泽站起来了,他慢条斯理的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6篇 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对于初中数学会有怎样的教育叙事呢?本文是初中数学的教育叙事,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一: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功课,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沉重的“偏离现象”呢?很多教师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几何第二册四边形章,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很难掌握、区分,于是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复习题目,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

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数学教学叙事范例

数学教学叙事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本文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 叙事范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 同而存在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年的教学使我真正懂得“课标是源、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能力。但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一方 面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发展是硬道理”,人的发展首当其冲是各种发展的核心,教学必需坚持“以人为本”。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打破“只注重书本知识,只注重问题结果”,以“结果对错”做为学生 解答数学问题的唯一评价标准,以“得分高低”做为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评价尺度等从眼前 出发,急功近利,有损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落后评价观,而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对 于学生的明天,对于他们能否自主地学习、发展有什么影响。 “终身教育”是时代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做为教育者的教师要从“服务”的角度 审视每一天的工作,不仅是一本书、一个单元、几道题等该掌握的知识,而是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的同时,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自觉的学习”将来能够伴随他们的终身。所 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好今天的服务,从这样的角度加强自我反 思和评价。 “差异性”是人在素养方面的客观存在,它反映了人在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这就决 定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数学教学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区别的分层教学; 在评价上,教师更要实施分层评价,使评价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我们必须摒弃那种追求高平均分、高优秀率的一刀切的 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符合自身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我们尤 其要关爱“学困生”,理解他们的苦恼,帮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也能够在自身的进步中发展,不至于被排挤在数学、乃至整个学习之外。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视图”考点汇总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三视图”考点汇总 由于近年来中考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因而几何体的三视图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这类题不仅考查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更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现对考点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由几何体,识别其视图 例1(泰州市)下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析解: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由几何体来识别其视图.从上面看,共有2行,第一行只能看到3个小正方体,第二行2个小正方体,所以俯视图是D ,故应选 D . 点评:我们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描绘三次所看到的图,即为三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边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俯视图. 二、由视图,确定几何体 例2(眉山市)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该物体是( ) A .圆柱 B .圆锥 C .棱锥 D .棱柱 析解:由正(主)视图可知,此几何体是锥体,可排除A 、D ;再结合俯视图和左视图可知,此几何体是圆锥,故应选B . 点评: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要借助三个视图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同时合理的猜想、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估测也非常重要. 三、由视图,确定小立方块个数 例3(成都市)右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 B C D A

俯视图 主(正)视图左视图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析解:观察主视图,从左到右每列中小立方块的个数依次为1、2、2;将数字填入俯视图中从左到右的每列小正方形中(每个小正方形中左边的数字);观察左视图,从左到右每行小立方块的个数依次为1、2 、1,将数字填入俯视图中从上到下的每行小正方形中(每个小正方形中右边的数字);取图中每个小正方形中一对数字中较小的一个数(两数相等则任取一个),于是可求得搭成的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1+1+1+2+2+1=8,故应选D . 点评: 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出俯视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相应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再求出组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四、由俯视图及小立方块个数,识别其它视图 例4(常州市)下列左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A B C D 析解:根据俯视图上小立方块的数字,先确定主视图有3列,然后再根据每一列中最大的数字确定这一列的层数,第一列有4层,第二列有3层,第三列有2层.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C ,故应选C . 点评: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由俯视图确定几行几列,再根据各个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确定每行每列的最高层数,从而识别出其它视图. _2 _2 _4 _1 _1 _3

六年级数学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精品

一盒彩笔的故事 那是发生在今年六月份的一件事,我像往常一样去教室上课,刚踏进教室门口,室内一片狼藉,有说话的,有趴在课桌上的,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还在后面大吵大闹。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故意在教室转了一圈。可他们依然如此,对我这个老师视而不见。 见此情形,我顿时怒火中烧,这是六年级的学生吗?怎么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犯错误?快毕业了也不能这样呀!如此公然作对我是无论如何也容忍不了的!我拿起板擦狠命的敲了下讲桌,顿时鸦雀无声,但是他们那不屑的表情让我看了实在是生气,于是我对他们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毕业了,现在的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只有认真学习你才能考上好的中学。”没等我的话说完,不爱学习的代新廷发话了,他说:“老师,我妈妈说了,我就去十一中最次的班了。”听到他说这些,我更生气了,我是想教育一下他们,让他这么一说,还有几个学生给他帮腔,我压住怒火,又说:“xxx,你本来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把 精力放在学习上,让你妈妈也高兴高兴。”他又说:“老师,我从一年级就这样,改不了了。”见他这样,我说几句他跟几句,我压不住火了,走上前去,拿起他的彩笔,砸在了他的桌上,由于我的力气大了点,把他的彩笔盒砸裂了,其他同学见我真的发火了,不敢出声了。我回到讲台前,继续我的教学工作。在以后的三天里,代新廷一句话都不和我说,以前见到我还问声老师好,现在就当没看见。那几天我自己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做的有些过分,真是太不至于了,于是我又买了盒新的彩笔,主动找了个时间和他谈,我问他:“你是不是还在生老师的气,如果那天你不接老师话茬的话,老师也不会那么生气,老师也认识到自己那天做的不对,所以我又给你买了盒新的彩笔。”他沉默了一会说:“老师我没生你的气,那天我也不对……”听到他说这些,我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不能因为

六年级数学教学叙事文章

六年级数学教学叙事文章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六年级数学教学叙事文章篇一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近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圆柱体物品,加深对圆柱体的认识,同时尽量搜集能拆分的圆柱体物品,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充分进行直观感受。 其次,我在实施教学时,怎样计算出这些圆柱体外表面的面积?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先计算圆的面积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做下铺垫。然后让同学们把圆柱体按底面和侧面自由的分解,看一看分解后的平面图各是什么形的平面图。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动手互相帮助很快就拆分成了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我又适时点拨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组成圆柱体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这样学生很自然的就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或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把它们加起来,就组成了圆柱体的表面积了。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圆柱体来源于生活,对生活中圆柱体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知识记忆更牢固和扎实了。 最后,在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中,提炼圆柱体的计算的基本公式:

s圆柱体的表面积=2∏r2+ch.再让学生根据公式指导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并逐渐减少底面变成圆柱体的笔筒或鱼缸,计算鱼缸的表面积;当把两个底面都去掉后,学生就脱口而出说:“这是通风管、炉桶子等等。”那么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计算它的面积了;当把圆柱体沿着直径切开,学生也能迅速地计算出半个圆柱体的表面积了.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去指导实践。因此,我们教学时,要把知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感性兴趣,又能使我们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又利用了知识指导了实践。这就是我教学中的感受。 六年级数学教学叙事文章篇二在着一些问题,例如: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的能力差。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表现为:在上学期毕业考试中要求列竖式计算的题有的学生最后算完忘记填写横式;用递等式计算的题过程 完整;计算结果没有按要求化成最简分数;漏数等。

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宁化石壁中心学校张强 从教二十年,十八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深深的感觉到: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甚至顾此失彼。而且,当学生犯下错误时,我们当老师的即气不得,又恼不得,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嘛!因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选择,避免和学生发生正面冲突是班主任工作的明智之举。 【案例1冷静处理】 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特调皮的同学王建奇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又是去做什么坏事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下课了,我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这下他可急了,那声音大得像要发怒。“您冤枉人,我根本没做坏事,下课,同学们围着张老师问问题,然后张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到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张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同学,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

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要凭 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还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你简直是无药可救了,干脆回家自学去吧!”“你这种人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考及格,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只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这样,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案例2关注特殊生】 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特殊”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的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很讨人喜欢;而特殊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他们固然让老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的优点带动他改掉自己的缺点。 我班有一个孩子叫张小强,他父亲患家族遗传精神病,母亲早早地离开了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百般宠爱。天性调皮好动,自制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十篇.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决心信念。自决心信念是学生学习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常常鼓励,赞美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记得在期中考试后的讲评课后,我布置学生把数学期中考卷更正好,并请家长查阅签署意见。第二天,课代表收好试卷交给我,我着重查看了几个成绩退步的学生试卷。忽然,我的眼睛停在了一张笔迹秀气的试卷上,试卷的分数已显著改动,接着往下看,几处扣分的地方已经显著改动,鲜红的叉叉已经淡淡地退去。我仔细一看名字,是她:那个平时乖巧可爱的小女孩。 我的心猛的一震,怎么可能是她,一向乖巧可爱的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胡乱预测,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我害怕伤到她,以询问的口吻问:“试卷的分数是不是你改的?还是同学改的?”只见她低着头不敢看我,默不做声。我又说:“你说实话,老师不会责怪你的。”她犹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的声音说:“是我自己改的。”我没有批评她,反而安慰她:“你别怕,老师知道你这么做是由于成绩退步了,怕回家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是吗?”她的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您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你想要好成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耐劳学习,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这次的事老师就原谅你,也替你守住秘密,不会让班上的任何同学知道的。但是你父母那里你自己知道应该怎

么做吗?”我仍是柔和地说,“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错误,在王老师心里,你仍是那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她点了点头。 第二天,课堂上她格外认真的听课了。后来遇到了这位学生家长,我和她父母谈到了此事,证明她是真正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且一直在努力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后来的日子里,她的表现一直很好,对我也格外喜欢,对数学的学习也更喜欢了,有什么心里话都找我说,就这样,课堂外的我成了她的好朋友。 经过这次事件,我好像有所感悟: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 二、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许多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信任老师,亲近老师。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因此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决心信念。自决心信念是学生学习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常常鼓励,赞美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长处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

七年级数学上册截面与三视图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截面与三视图(讲义) ?课前预习 1.制作一个长方体的土豆块,试着切一刀,观察切出的面是什么形状. 再换一种切法,看能否切出不同形状的面.下面是几种不同的切法,请你观察切出的面形状分别是什么,并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2.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会看到不同形状的图 形,如图, 桌面上放着一个圆柱体和一个三棱锥,请说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上面”、“正面”、“左面”中哪个方向看到的?

?知识点睛 1.正方体截面有. 2.观察一个几何体的形状通常从三个方向看,从正面看(主视图),从 左面看(左视图),从上面看(俯视图). 从正面看可以看到物体的和; 从左面看可以看到物体的和; 从上面看可以看到物体的和. ?精讲精练 1.圆柱体截面的形状可能是(至少写出两个). 2.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 圆的几何体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如图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则截得的形状应为() A.B.C.D. 4.圆锥的截面不可能为()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圆 D.椭圆 5.如图所示,用一个平面沿与棱平行的方向去截一个棱柱,则截面的形 状是. 6.正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是()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 7.写出两个三视图形状都一样的几何体:. 8.一个直立在水平面上的圆柱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分别是() A.长方形、圆、长方形B.长方形、长方形、圆 C.圆、长方形、长方形D.正方形、长方形、圆

9 . 如图,该物体的俯视图是( ) A . B . C . D . 1 0. 下图是由 7 个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 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1 . 下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的几何体,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立方块,请 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1 2. 下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的几何体,请 画出它的三视图. 1 3. 如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杨洋 1 在六年级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鼓励的目光、激励的手段,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这样的例题,“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290公顷,其中水陆面积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水陆面积和陆地面积各是多少”我提出的要求是,先用线段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线段找出等量关系,最后再列方程,检验。学生们独立思考后,大多数的学生借助线段图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但是在最后检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只检验了一步,即只检验了“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290公顷”。于是我提示学生仔细再看看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并告诉学生我们所求出来的结果必须符合我们题中所有的已知条件. 学生通过再次阅读题目,知道了还有一个已知条件没有检验, 即“水陆面积是陆地面积的3倍”,于是学生用最后水陆面积除以陆地面积,得到了3倍。最后,学生明白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检验时,必须把全部的已知条件都得检验。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发现规律解决一些实践问题。先让学生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看看减少了几个面的面积,再用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看看减少了几个面的面积。用四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减少了几个面的面积,当正方体增加到5,6个时,学生猜想,表面积如何变化学生互相交流得到,减少了几个面的面积与正方体的个数有关,并且,通过2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减少了2×(2-1)个面的面积。3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减少了2×(3-1)个面的面积4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2×(4-1)个面的面积。最后得出n 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减少了2×(n-1)个面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拼长方体,猜想最后得出所要的规律,并且还得出一个最重要的结论,相同的多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时,不变的是体积,变了的是表面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总结出最重要的规律。

(完整)高中数学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2017年度上学期秦立静 说来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几年有余了,谈及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方法,自己感想颇多,现在的我比较注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的彼此交融,彼此协调,从而使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的目标。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我的教学的效果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并且我的课堂也朝气洋溢,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记得在一次上课时,那时是在讲圆锥曲线求其标准方程问题,是要求学生把握通过消元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课堂上我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通过例题规律归纳总结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些题普遍做的不好,即使班上的好学生也冥思苦想,当时我感到很纳闷。在课后,我做了仔细的思考和调查,发现学生遇到此类不懂的题目时就一筹莫展,真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就连优等生也感到有些茫然。但是学生到感到很有兴趣,都能很认真的在思考。她们都以为此题看似简单解起来为什么却如此之难。看到学生学习情感和立场,我由衷的感到开心。我给学生提示:数学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数学规律题,一类是发现数学规律题。应用数学规律题,指的是需要学生应用之前学习过的数学规律解释回答的题目。发明数学规律题,指的是与学生之前学习的数学规律没有什么关系,需要学生先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才能够解释回答的题目。学生所做数学操练,绝大多数属于头类。找数学规律的题目,题目有关一个或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于是,捉住了变量,就等于捉住了解决不懂的题目的关键。 通过我的提示,更加激发了她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汇集我们相关的习题和课外题,因为有些同学们想“难为一下老师”,也想准确展示一下自己。于是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她们以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不懂的题目,并为此做了充实的准备。 新的一节课开始了,孩子们都很期待这节课,都挖空心思,彼此争论着,终于解释回答出来,她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我作出苦思冥想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由这种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如何着手解题,思考依据。当我将同学们提出的不懂的题目一一解释回答出来时,并肯定了她们的提问时,她们的开心劲似乎无法用语言加以形容。接下来,我顺手推舟,让同学察看一系列方程,让他们去试着寻找规律,虽然在解决时不时的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问题终究让学生解决了。此时,我从心里佩服她们,给了她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然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自己试着从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中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公理”,学生们很乐意,也开始动手总结了。整个学习过程便得是那样的轻松,活泼。经过大概十分钟的归纳,学生有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带经过一番热战,有些对于结论持有怀疑立场的学生也撤销了疑虑。 椭圆的标准方程可以根据其定义及焦点进行求解,真正找规律,固然是找数学规律。而数学规律,多数是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里常常包含着数学运算。因此,找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找能够反映已知量的数学运算式子。于是,从运算着手,尝试着做一些比较,也是解决回答找规律题的好途径。经过此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头位的,在此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发学生的探求知识欲望与摸索欲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成长,为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根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