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YT-4.19-2011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级
Q/CA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AYT—4.19—2011
代替:Q/CAYT—4.19—2007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2011 - 02 - 28 发布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2011 - 03 - 25 实施 发布
Q/CAYT—4.19—2011
镀层出现基体腐蚀的时间(h)
≥5 ≥8 ≥12 ≥5 ≥8 ≥12 ≥5 ≥8 ≥12 ≥5 ≥8 ≥12
>72 >96 >144 >120 >168 >192 >168 >288 >360 >120 >168 >192
6 包装、运输、贮存 应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执行。
4
3
Q/CAYT—4.19—2011
类型代号 B3 C3 D3 E3
表7 基本耐蚀要求(白锈)
镀层出现锌腐蚀的时间(h)
滚镀:>24 挂镀:>48 滚镀:>48 挂镀:>72 滚镀:>96 挂镀:>120 滚镀:>48 挂镀:>72
类型代号 B3 C3 D3 E3
表8 基本耐蚀要求(红锈)
锌层最小厚度(µm)
E
黑色转化膜
黑色光亮镀层
由于成膜工艺不同防护性能有所差异。
5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转化膜成膜后24 h内搬运时必须小心,任何性能试验均应在24 h以后进行。表2列出了汽车用电镀 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白色腐蚀产物(锌腐蚀)出现之前出现的黑 点不认为是镀层腐蚀。对于那些由于制造原因而损伤的零件局部位置,如弯曲半径处要采用比设计标 准低一试验周期的耐腐蚀性能要求。螺纹连接件的螺纹、铸造件及热轧材质零件可采用比设计标准低 一试验周期的耐腐蚀标准。如无特殊要求,汽车标准件电镀锌层应满足中等耐蚀要求。
高等耐蚀、中等耐蚀和基本耐蚀等级要求见表3~表8。
表2 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序号 1 2
项目 外观
耐盐雾性
技术指标 镀层不得有起泡,Hale Waihona Puke Baidu缝,伤处以及有碍于防腐和/或外观形象的其 他缺陷。
试 验方法 目视法
根据不同零部件耐腐蚀性能要求,满足表3~表8中相应的规定。 GB/T 10125中NSS试验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24h热存放后进行。
类型代号
表5 中等耐蚀要求(白锈)
镀层出现锌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滚镀:>24 B2
挂镀:>48
滚镀:>48 挂镀:>72
C2、D2、E2
滚镀:>72 挂镀:>120
滚镀:>96 挂镀:>192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1h热存放后进行。
转化膜分类及其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转化膜类型及适用范围
类型代号
类型
典型外观
适用范围
具有有限防护性能,如在搬运、使用过程中
B
白色转化膜 白色,可微带蓝色调光亮镀层 抗污染及轻微腐蚀条件下抗高湿度。后处理
使用封闭膜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C
彩色转化膜
彩虹色光亮镀层
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D
绿色转化膜 草绿色或橄榄绿色光亮镀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滚镀 制件在回转容器中进行的电镀。 3.2 挂镀 利用挂具吊挂制件进行的电镀。 3.3 转化膜 金属经化学或电化学处理所形成的含有该金属化合物的表面膜层例如锌或镉上的铬酸盐膜或 钢上的氧化膜。
4 转化膜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1
Q/CAYT—4.19—2011
类型 锌层最小厚度(µm)
代号
表6 中等耐蚀要求(红锈)
镀层出现基体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5
>72
>96
B2
≥8
>96
>144
≥12
>144
>168
C2、 D2、E2
≥5 ≥8 ≥12
>168 >216 >240
>240 >288 >312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1h热存放后进行。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24h热存放后进行。
2
Q/CAYT—4.19—2011
类型代号
表4 高等耐蚀要求(红锈)
锌层最小厚度(µm)
镀层出现基体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8 B1
≥15
>96 >168
>144 >240
C1、D1、E1
≥8 ≥15
>168 >240
>240 >360
I
Q/CAYT—4.19—2011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的转化膜分类及适用范围;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包装、 运输、贮存等。有特殊要求的表面按图纸或有关标准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使用条件下防止电镀锌层腐蚀的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本部分不适用于仅仅提供特殊颜色或为改善油漆附着强度的表面精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91 锌、镉、铝-锌合金和锌-铝合金的铬酸盐转化膜 试验方法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IEC 62321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浓度的测定程序
3
附着强度 转化膜不脱落露出锌层。
GB/T 9791
4 六价铬含量
未检出
IEC 62321
类型代号
表3 高等耐蚀要求(白锈)
镀层出现锌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滚镀:>6 B1
挂镀:>12
滚镀:>48 挂镀:>72
C1、D1、E1
滚镀:>72 挂镀:>96
滚镀:>96 挂镀:>168
前言
Q/CAYT-4《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分为: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第 3 部分:电镀锌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第 4 部分:钢铁上的磷化膜; ——第 5 部分:锌镍合金电镀层; ——第 6 部分: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第 7 部分:自催化镍磷合金镀层 铁基体; ——第 8 部分:铅锡二元合金电镀层; ——第 9 部分:铝及铝合金的氧化膜; ——第 10 部分:工程用铬电镀层; ——第 11 部分:钢铁上的氧化膜; ——第 12 部分:锡电镀层; ——第 13 部分:铜电镀层; ——第 14 部分:镍和铜+镍电镀层; ——第 15 部分:热浸镀铝层; ——第 16 部分:锌铝涂层; ——第 17 部分:铝电镀层; ——第 18 部分:锌铁合金电镀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第 20 部分:锌钴镍合金电镀层。 本部分是Q/CAYT-4《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第19部分。 本部分代替 Q/CAYT-4.19-2007。本部分与 Q/CAYT-4.19-200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 GB/T 1.1-2009 的规定进行编辑修订; ——修改了转化膜类型(见表 1); ——修改了三价铬含量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见表 2); ——修改了附着强度的技术指标(见表 2); ——取消了原镀层耐腐蚀性要求; ——增加了高等耐蚀、中等耐蚀和基本耐蚀等级要求(见表 3~表 8)。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晓宏、魏晓川、孙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ACJR-5.2-90、Q/CAYT-4.19-2007。
Q/CA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AYT—4.19—2011
代替:Q/CAYT—4.19—2007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2011 - 02 - 28 发布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2011 - 03 - 25 实施 发布
Q/CAYT—4.19—2011
镀层出现基体腐蚀的时间(h)
≥5 ≥8 ≥12 ≥5 ≥8 ≥12 ≥5 ≥8 ≥12 ≥5 ≥8 ≥12
>72 >96 >144 >120 >168 >192 >168 >288 >360 >120 >168 >192
6 包装、运输、贮存 应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执行。
4
3
Q/CAYT—4.19—2011
类型代号 B3 C3 D3 E3
表7 基本耐蚀要求(白锈)
镀层出现锌腐蚀的时间(h)
滚镀:>24 挂镀:>48 滚镀:>48 挂镀:>72 滚镀:>96 挂镀:>120 滚镀:>48 挂镀:>72
类型代号 B3 C3 D3 E3
表8 基本耐蚀要求(红锈)
锌层最小厚度(µm)
E
黑色转化膜
黑色光亮镀层
由于成膜工艺不同防护性能有所差异。
5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转化膜成膜后24 h内搬运时必须小心,任何性能试验均应在24 h以后进行。表2列出了汽车用电镀 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白色腐蚀产物(锌腐蚀)出现之前出现的黑 点不认为是镀层腐蚀。对于那些由于制造原因而损伤的零件局部位置,如弯曲半径处要采用比设计标 准低一试验周期的耐腐蚀性能要求。螺纹连接件的螺纹、铸造件及热轧材质零件可采用比设计标准低 一试验周期的耐腐蚀标准。如无特殊要求,汽车标准件电镀锌层应满足中等耐蚀要求。
高等耐蚀、中等耐蚀和基本耐蚀等级要求见表3~表8。
表2 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序号 1 2
项目 外观
耐盐雾性
技术指标 镀层不得有起泡,Hale Waihona Puke Baidu缝,伤处以及有碍于防腐和/或外观形象的其 他缺陷。
试 验方法 目视法
根据不同零部件耐腐蚀性能要求,满足表3~表8中相应的规定。 GB/T 10125中NSS试验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24h热存放后进行。
类型代号
表5 中等耐蚀要求(白锈)
镀层出现锌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滚镀:>24 B2
挂镀:>48
滚镀:>48 挂镀:>72
C2、D2、E2
滚镀:>72 挂镀:>120
滚镀:>96 挂镀:>192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1h热存放后进行。
转化膜分类及其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转化膜类型及适用范围
类型代号
类型
典型外观
适用范围
具有有限防护性能,如在搬运、使用过程中
B
白色转化膜 白色,可微带蓝色调光亮镀层 抗污染及轻微腐蚀条件下抗高湿度。后处理
使用封闭膜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C
彩色转化膜
彩虹色光亮镀层
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D
绿色转化膜 草绿色或橄榄绿色光亮镀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滚镀 制件在回转容器中进行的电镀。 3.2 挂镀 利用挂具吊挂制件进行的电镀。 3.3 转化膜 金属经化学或电化学处理所形成的含有该金属化合物的表面膜层例如锌或镉上的铬酸盐膜或 钢上的氧化膜。
4 转化膜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1
Q/CAYT—4.19—2011
类型 锌层最小厚度(µm)
代号
表6 中等耐蚀要求(红锈)
镀层出现基体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5
>72
>96
B2
≥8
>96
>144
≥12
>144
>168
C2、 D2、E2
≥5 ≥8 ≥12
>168 >216 >240
>240 >288 >312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1h热存放后进行。
注:中性盐雾试验在120℃×24h热存放后进行。
2
Q/CAYT—4.19—2011
类型代号
表4 高等耐蚀要求(红锈)
锌层最小厚度(µm)
镀层出现基体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8 B1
≥15
>96 >168
>144 >240
C1、D1、E1
≥8 ≥15
>168 >240
>240 >360
I
Q/CAYT—4.19—2011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的转化膜分类及适用范围;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包装、 运输、贮存等。有特殊要求的表面按图纸或有关标准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使用条件下防止电镀锌层腐蚀的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本部分不适用于仅仅提供特殊颜色或为改善油漆附着强度的表面精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91 锌、镉、铝-锌合金和锌-铝合金的铬酸盐转化膜 试验方法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IEC 62321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浓度的测定程序
3
附着强度 转化膜不脱落露出锌层。
GB/T 9791
4 六价铬含量
未检出
IEC 62321
类型代号
表3 高等耐蚀要求(白锈)
镀层出现锌腐蚀的时间(h)
镀锌层+转化膜
镀锌层+转化膜+封闭膜
滚镀:>6 B1
挂镀:>12
滚镀:>48 挂镀:>72
C1、D1、E1
滚镀:>72 挂镀:>96
滚镀:>96 挂镀:>168
前言
Q/CAYT-4《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分为: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第 3 部分:电镀锌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第 4 部分:钢铁上的磷化膜; ——第 5 部分:锌镍合金电镀层; ——第 6 部分: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第 7 部分:自催化镍磷合金镀层 铁基体; ——第 8 部分:铅锡二元合金电镀层; ——第 9 部分:铝及铝合金的氧化膜; ——第 10 部分:工程用铬电镀层; ——第 11 部分:钢铁上的氧化膜; ——第 12 部分:锡电镀层; ——第 13 部分:铜电镀层; ——第 14 部分:镍和铜+镍电镀层; ——第 15 部分:热浸镀铝层; ——第 16 部分:锌铝涂层; ——第 17 部分:铝电镀层; ——第 18 部分:锌铁合金电镀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酸盐转化膜; ——第 20 部分:锌钴镍合金电镀层。 本部分是Q/CAYT-4《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第19部分。 本部分代替 Q/CAYT-4.19-2007。本部分与 Q/CAYT-4.19-200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 GB/T 1.1-2009 的规定进行编辑修订; ——修改了转化膜类型(见表 1); ——修改了三价铬含量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见表 2); ——修改了附着强度的技术指标(见表 2); ——取消了原镀层耐腐蚀性要求; ——增加了高等耐蚀、中等耐蚀和基本耐蚀等级要求(见表 3~表 8)。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晓宏、魏晓川、孙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ACJR-5.2-90、Q/CAYT-4.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