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思考——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6 2012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2
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思考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
颜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 中文系,湖南 长沙 410076)
摘 要:实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程,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优化配置与构建是题中应有之义。这里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剖析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案,把课程体系整合成“文化素质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技能课程”、“文化素质拓展课程”三个模块,认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应该走科学与人文融通之路,同时应注意课程开设的序列,促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形成联动机制,切实加强文化素质课程的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真正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6-0062-04
大学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职业教育,或云“授业解惑”,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术”与“艺”,时髦的说法是“工具理性”,即“做事”;另外就是素质教育,即育人,或云“传 道”,时髦的说法是“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即“做人”。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时讲话时指出大学学生应当有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主张“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特别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和道德素养,“不可不以公民道德为中坚”。[1]P134-135上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率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进行大学素质教育的改革,指出理工院校教育存在严重弊端,“我国理工科大学教育中存在‘五重五轻’的现象”[2],因而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推出《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系列研究丛书,大学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开始为大众所体认。尽管如是,轻视基础科学,轻视人文精神、素质建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重教学生做事,轻教学生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教育素质面临着外部环境制约与自身内涵式发展不足的严重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实施人文素质
收稿日期:2012-04-16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颜建华(1967-),男,湖南新邵人,文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内涵建设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为了培养人格健全、文化自信、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长沙理工大学日益重视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建设,2011年以文法学院为主体设立“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心”,具体规范管理全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孕育和积淀人文精神,“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的人文精神的学校”[3]。教研教改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现有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度反思;另外,通过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弥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内涵之短缺,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供参考。
一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为了完成本课题,本人和课题组人员深入学校各个层面调研,和学生进行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具体实施步骤:一是对近四年(2008年——2011年)学校图书馆学生人文社科类书籍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对学生人文社科类阅读书目和阅读情况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采取抽样调查与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与新闻系文丽娟等同学在本人指导下完成学生课外科技立项项目《湖南省理
工科学生人文社科类阅读书目调查与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4],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一手材料;三是通过对同类型兄弟院校的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四是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也说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还存在问题,诸如学生写作能力欠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等,也暴露了我们在教学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而在文化素质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课程的开设并没有真正围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展开,没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同时,课程开设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忽视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水平远没有像专业课引起重视,许多学生就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来听课。课程开设五花八门,信息量和科学性有待评估。此外,有些相近课程重复开设,一些课程名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论证。
(二)课程设置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板块、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结构失衡特点明显。从2004年新的长沙理工大学组建以来,虽然学校就一直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的时候有一百多门,小的时候也有六十多门,但开设课程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有些课程只是《长沙理工大学本科生学习指南》上的课程目录,是“死课程”,实际上并未开设,有些课程比如“德语”、“法语”等专业选修课混进人文素质类课程目录,课程结构松散,概念含混,课程体系缺乏整体设计与有效衔接。课程内容以概论课为主,有宽度,没有深度,注重趣味性的多,注重思想性与方法论的少。
(三)开设科目门类与课时偏少
在学生总学分中所占比重偏弱,达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人文素质类课程(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到总学分的10%,而美国、日本等国则达到20%以上。而本校与国内同类学校相比也还存在差距。
(四)课程体系缺乏自组织性和现实性,形式化特征明显
课程设置要保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能够根据现实和学生情况及时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和课程内容更新。而实际上有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形成反差,其课程体系也缺少后续性和跟踪反馈。
(五)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还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区划界限不明晰
它与艺术素质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课外活动以及学生实践课程体系等之间纽带松弛,与艺术素质课程体系如何区分还存在问题。另外,在具体教学中出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的偏颇和误区。
上述问题,有些是各个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我校个别性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设计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基于上述情况和教学发展要求,文化素质课程需要按照“科学、实效、切近、互补”等原则进行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完整,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系统,具有自组织和造血功能的有机组成。具体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系统性原则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应该是知识结构形成序列和板块,比如从学科门类可以分为文学、哲学、史学等课程体系;从选课方式和类型可以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从教学方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主干课程与子课程等等。那么在课程设置上要通盘考虑,在开设时段、选课系统、课程比重、课程结构以及学分构成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教学上要统筹安排,课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便于学生选择和学习。
(二)切近性原则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现有师资队伍状况;二是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注意学生情感诉求和兴趣爱好,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换,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审美鉴识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三)显性与隐性互补原则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事先编制而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亦即“正规课程”;隐性课程则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亦即“非正规课程”,具体包括社会实践、人文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等。显性课程带有“强制”和“硬灌”特征,隐性课程则处于“粗放”和“散漫”的状态,需要将两者有机的协调统一,通过“互补”方式产生更大的效果。
(四)适度和渐进性原则
“适度”指课程类别和数量要统筹规划,在课程知识结构和课程数量上要适度,能够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由于环境影响、学生个体差异、教育状况等等因素影响,课程开设和编排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比如有一般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以便满足不能文化层次学生的选课需求。
三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设计
教育部教高司在[1998]2号文《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