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编写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体性解读
一、编写背景情况介绍
1、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
2、一个课程标准,多个版本教材
《课程标准》目前依然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2011版课标要用到2020年,教材编写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精神;体现学生为本,问题趋向,终身学习的思想;并要把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性质与特征贯穿始终。
3、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首要任务,并且“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从本质上来说,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关注“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的教育问题。
★全面发展的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德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包括:
1、健康成长与关爱他人
2、遵守规则与学法用法
★《道德与法治》在小学课程体系中仍属综合性课程。本课程以道德和法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融合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和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同时,课程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
★融合的根基在于:
道德和法治是人类社会两大基石,它们缺一不可。
道德:“软约束”法律:“硬约束”
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法律是底线道德的保证。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1、重要性、紧迫性;2、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3、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4、内容。总体内容和分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5、实施途径;
6、保障。
★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材的几个主题:“自我”“我们(同学和同伴)”“学习”等。
★教材结构框架: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低年段教材的整体结构:
“自然、公共生活”:一年级:天气虽冷有温暖、我和大自然;
二年级:我们的节假日、我们在公共场所、绿色小卫士。
“学校生活”:一年级: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我们在一起;二年级:我们的班级。
“家庭生活”:一年级: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我爱我家;二年级:我们生活的地方。
“个人成长”:一年级:我的好习惯;
二年级:让我试试看、我们好好玩、我会努力的。
★一年级上册(四个单元):“适应新生活”
时间变化:一天和冬天;空间转换:学校和家庭;心理空间拓展:自我和自然。
★一年级下册(四个单元):“二年级养成好习惯”
时间变化:春天;空间转换:家庭学校户外
心理逻辑:自我到自然家庭到同伴
★二年级上册(四个单元):“奠基公共意识”
时间变化:秋季;空间转换:学校家庭公共家乡
心理逻辑:共有事件共有空间
★二年级下册(四个单元):“追求创造性生活”
时间变化:春季;空间转换:家庭学校公共
心理逻辑:自我同伴公共自我
★低年段教材的微观体例:一二年级教材以年级教育主题、单元主题、课题、框题、栏目组成内容框架的五个层次。★低年段教材的主要栏目:辨析、绘本故事、讨论、活动、儿歌、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