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李白全诗鉴赏

合集下载

李白《梁甫吟》辨析

李白《梁甫吟》辨析

李白《梁甫吟》辨析
《梁甫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作品,全诗共四句,内容描写了李白在梁甫的陵墓前所做的一次冥想。

第一句:“梁甫吟题梁甫墓,墓上无草无花。

”这句诗描写了李白来到梁甫的墓前,发现墓上没有草也没有花。

第二句:“黄土铺平连天,深深葬身与谁邻。

”这句诗描写了梁甫的墓地是一片平坦的黄土,墓穴很深,梁甫葬在里面,谁也不知道他葬在哪里。

第三句:“莫道梁甫葬处好,梁甫能在哪里停。

”这句诗表示,梁甫的墓地并不好,也不知道梁甫葬在哪里,所以没有人可以去拜访他。

第四句:“昨夜做梦与梁甫说,今日见他在天涯。

”这句诗表示,李白在昨天做梦中和梁甫说话,今天看到梁甫在天涯,感到非常惊奇。

总的来说,《梁甫吟》是一首充满悲伤和哀思的诗作,李白在梁甫的墓前冥想,思念梁甫去世后的生活,也表达了对梁甫的思念之情。

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甫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李白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后的作品。

此诗借用乐府古题,袭用诸葛亮《梁父吟》立意,巧夺妙换,翻出新意,通过姜子牙、郦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全诗意境奇妙,气势磅礴,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堪称乐府诗的名篇。

《梁甫吟》【年代】:唐【作者】:李白【内容】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赏析】:《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

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

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

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梁甫吟李白的原文及翻译

梁甫吟李白的原文及翻译

梁甫吟李白的原文及翻译梁甫吟李白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安之。

梁甫吟字词解释:⑴长啸:吟唱。

⑵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⑶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

⑷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

⑸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

”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⑹高阳酒徒:西汉人郦食其。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郦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赏析李白的《梁甫吟》

赏析李白的《梁甫吟》

赏析李白的《梁甫吟》赏析李白的《梁甫吟》长啸梁甫吟1,何时见阳春2。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3,八十西来钓渭滨4。

宁羞白发照清水5,逢时壮气思经纶6。

广张三千六百钓7,风期暗与文王亲8。

大贤虎变愚不测9,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10,长揖山东隆准公11。

入门不拜骋雄辩12,两女辍洗来趋风13。

东下齐城七十二14,指麾楚汉如旋蓬15。

狂客落魄尚如此16,何况壮士当群雄17。

我欲攀龙见明主18,雷公砰訇震天鼓19,帝傍投壶多玉女20。

三时大笑开电光21,倏烁晦冥起风雨22。

阊阖九门不可通23,以额扣关阍者怒24。

白日不照吾精诚25,杞国无事忧天倾26。

猰貐磨牙竞人肉27,驺虞不折生草茎28。

手接飞猱搏雕虎29,侧足焦原未言苦30。

智者可卷愚者豪31,世人见我轻鸿毛32。

力排南山三壮士33,齐相杀之费二桃34。

吴楚弄兵无剧孟35,亚夫咍尔为徒劳36。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37,神物合有时38。

风云感会起屠钓39,大人(山兒)屼当安之40。

【注释】1.梁甫,又名梁父,泰山下山名,喻小人。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古辞今已不传。

2.阳春: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至一阳生,故称春天为阳春。

《楚辞?九辩》“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

3. 朝歌:殷都,在今河南淇县。

屠叟:指姜太公,即周文王时人吕尚,又称太公望。

棘津:古渡名,即今河南延津,在今滑县西南古黄河上。

4.渭滨:渭水之滨。

相传吕尚五十岁时在棘津卖食,七十岁时在朝歌屠牛,八十岁时在渭水垂钓,九十岁时遇到文王被重用,辅佐周文王,成就一代功业。

5.宁羞:能羞?6.壮气:振奋的样子。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喻指治理国家。

7.广张:指每天设置钓具。

三千六百钓:指垂钓达十年之久。

8.风期:期遇。

暗: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此二句是说吕尚有“一举钓六合”、志在天下之心,命中注定要与周文王有所遇合。

9.大贤:指吕尚。

虎变:虎秋后换皮毛后换发光彩。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6篇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6篇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6篇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6篇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梁甫吟晋朝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梁甫吟》译文时节在变换,北斗星的斗柄改变了其所指的方向,太阳也好像飞到了高空。

四季在循环运转,寒暑相互接替。

现在的年时和日暮,就是天象运行的明证。

刚才招摇星还指向东北,时值二月,转瞬大火星就从西南升起,到了秋季。

时节的变换真是很迅速。

悲风一直在吹,没有停歇的时候,乌云一直在接连不断地飘飞。

到了冬季水面都结冰了,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露水都凝结了。

人生的岁月只管逝去,祥瑞的云彩很少被人乘坐使人得以升仙。

想按正道而行,实行忠信哪能靠得住呢?孔子在水边的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就是感慨人生短促而发的吗?在梁甫山顶上想到这些,我不禁也悲愤地抚膺叹息。

《梁甫吟》注释玉衡:北斗七星的第五星。

这里代指斗柄,北斗的柄随着时节的变换而改变方向。

骖:驾三匹马。

羲和:日神,这里指太阳。

凌:升高。

四运:指四季。

承:接替。

冉冉:逐渐。

天路:天象的运行。

招摇:即北斗第七星。

招摇指向东北,时节是农历二月。

大火西南升:大火星从西南方升起。

这里是指世界变换迅速。

仍:接连不断。

庆云:一种吉祥的云气。

履信:实行忠信的道理。

思顺焉足凭:指按正道而行却又哪能靠得住。

临川响:指孔子在水边的叹息。

《梁甫吟》简析梁甫是个地名,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古人死后多有葬于梁甫山者,遂赋予《梁甫吟》悲凉的葬歌体特征。

这首诗中陆机是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促,虽然行为正直,仍然不免有种种忧患。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梁甫吟[两汉]佚名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梁甫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甫吟注释①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余冠英注),这篇为齐地土风,或题诸葛亮作,是误会。

②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③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④累累:连缀之貌。

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⑤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

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

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

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

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

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

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

”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⑥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

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⑦绝:毕,尽。

地纪:犹“地纲”。

“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

这二句是说三士文武兼备,既有排倒南山的勇力,并且深明天地纲纪的真谛。

一说,三士以勇力出名,无所谓文,“文”当作“又”。

这两句诗,似本《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庄子》两句都是说剑,这两句都是说勇。

“地纪”就是“地基”。

⑧一朝:一旦。

⑨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

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

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梁甫吟,梁甫吟李白,梁甫吟的意思,梁甫吟赏析 诗词大全

梁甫吟,梁甫吟李白,梁甫吟的意思,梁甫吟赏析 诗词大全

梁甫吟,梁甫吟李白,梁甫吟的意思,梁甫吟赏析诗词大全梁甫吟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乐府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山兒屼当安之。

【注释】 (1)《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有诸葛亮《梁父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云:\"亮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乐,时人未之许\"。

然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

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

梁甫:又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

” (2)长啸:吟唱。

(3)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4)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

(5)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梁甫吟》原文及注释

《梁甫吟》原文及注释

《梁甫吟》原文及注释《梁甫吟》原文及注释《梁甫吟》亦作《梁父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梁甫吟》原文及注,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梁甫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坟),累累正相似。

晏子相齐问是谁家墓(冢),田疆古冶子(氏)。

力能排南山,文(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相国)齐晏子原文注释:①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余冠英注),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②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③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④累累:连缀之貌。

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⑤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

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

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

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

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

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

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

”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⑥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

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⑦绝:毕,尽。

地纪:犹“地纲”。

“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

这二句是说三士文武兼备,既有排倒南山的勇力,并且深明天地纲纪的真谛。

一说,三士以勇力出名,无所谓文,“文”当作“又”。

这两句诗,似本《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梁甫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梁甫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梁甫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梁甫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梁甫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翻译时节在变换,北斗星的斗柄改变了其所指的方向,太阳也好像飞到了高空。

四季在循环运转,寒暑相互接替。

现在的年时和日暮,就是天象运行的明证。

刚才招摇星还指向东北,时值二月,转瞬大火星就从西南升起,到了秋季。

时节的变换真是很迅速。

悲风一直在吹,没有停歇的'时候,乌云一直在接连不断地飘飞。

到了冬季水面都结冰了,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露水都凝结了。

人生的岁月只管逝去,祥瑞的云彩很少被人乘坐使人得以升仙。

想按正道而行,实行忠信哪能靠得住呢?孔子在水边的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就是感慨人生短促而发的吗?在梁甫山顶上想到这些,我不禁也悲愤地抚膺叹息。

注释①玉衡:北斗七星的第五星。

这里代指斗柄,北斗的柄随着时节的变换而改变方向。

②骖:驾三匹马。

③羲和:日神,这里指太阳。

④凌:升高。

⑤四运:指四季。

⑥承:接替。

⑦冉冉:逐渐。

⑧天路:天象的运行。

⑨招摇:即北斗第七星。

招摇指向东北,时节是农历二月。

⑩大火西南升:大火星从西南方升起。

这里是指世界变换迅速。

仍:接连不断。

庆云:一种吉祥的云气。

履信:实行忠信的道理。

思顺焉足凭:指按正道而行却又哪能靠得住。

临川响:指孔子在水边的叹息。

赏析梁甫是个地名,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古人死后多有葬于梁甫山者,遂赋予《梁甫吟》悲凉的葬歌体特征。

这首诗中陆机是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促,虽然行为正直,仍然不免有种种忧患。

梁甫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原文:梁甫吟明代:刘基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李白《梁甫吟》赏析

李白《梁甫吟》赏析

李白《梁甫吟》赏析李白《梁甫吟》赏析梁甫吟李白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

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

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

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

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

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

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

梁甫吟原文赏析及翻译(5篇)

梁甫吟原文赏析及翻译(5篇)

梁甫吟原文赏析及翻译(5篇)梁甫吟原文赏析及翻译(5篇)梁甫吟原文赏析及翻译1原文梁甫吟两汉佚名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译文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

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

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

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注释梁甫吟: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累累:连缀之貌。

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

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

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

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

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

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

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

”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

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绝:毕,尽。

地纪:犹“地纲”。

“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

梁甫吟原文,翻译,赏析

梁甫吟原文,翻译,赏析

梁甫吟原文,翻译,赏析梁甫吟原文,翻译,赏析汇总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梁甫吟原文,翻译,赏析1梁甫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翻译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

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

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

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注释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累累:连缀之貌。

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

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

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绝:毕,尽。

地纪:犹“地纲”。

“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

一朝:一旦。

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鉴赏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

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

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

“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

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

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

古诗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

古诗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

古诗梁甫吟·长啸梁甫吟翻译赏析《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前言】李白《梁甫吟》诗可能是天宝三载(744)作者离开长安时的作品。

作者通过吕尚、骊食其等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全诗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

【注释】1、长啸:吟唱2、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3、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4、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5、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

”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6、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

《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

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

骊生入,则长揖不拜。

”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隆准:高鼻子。

隆准公:指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梁甫吟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翻译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

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七十岁的人了,清晨即起,边屠牛时边唱歌,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了十年鱼。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他的白发,刺痛了他的心。

当风云际会的时候,当文王来拜师的时候,那是气如东海,势比泰山,治国方略,那是一套一套的。

小人们,别小看我现在普通人一个,机会来临,小猫也变大老虎!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俪食其吗?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一阵雄辩就折服了他,让刘邦立即停止洗脚,马上放弃美女的按摩!改为洗耳恭听了。

你看他就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市。

把刘邦和项羽玩得象呼啦圈一样的转啊转!你看看,他那样的落泊之知识分子还云开雾散大干了一番,何况我身强力壮,智勇双全!我胸有治国大略,我必须为国家担忧,我想见皇上!可是皇上在干什么呢?鼓声敲得震天响。

皇上和宫女贵妃们做投壶的游戏忙又忙!一脸的牙齿笑得多灿烂。

可是宫墙外已经危机四起,安禄山准备反叛,这些事情皇上你知道吗?可是你周围的人却不容许我警告你,还责怪我打扰了你的雅兴。

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李白诗词《梁甫吟》的诗意赏析《梁甫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李白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后的作品。

此诗借用乐府古题,袭用诸葛亮《梁父吟》立意,巧夺妙换,出新意,通过姜子牙、郦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全诗意境奇妙,气势,纵横跌,变幻恍,淋漓悲壮,堪称乐府诗的名篇。

《梁甫吟》【年代】:唐【作者】:李白【内容】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磨牙竞人肉,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当安之。

【赏】:《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

诗大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

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

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宋玉《九辩》中有“恐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梁甫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梁甫吟明代:刘基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译文: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注释: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yì)。

翳:云雾。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淆:搅乱,搞混。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shū)忽成山溪。

倏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

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君不见”二句: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成就霸业,后来他宠信侍从竖刁等奸人,导致齐国大乱。

秦穆(mù)信逢孙,遂违百里奚(xī)。

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

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yì)苡(yǐ)为文犀(xī)。

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

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

以薏苡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

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

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梁甫吟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梁甫吟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梁甫吟_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原文梁甫吟两汉佚名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译文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

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

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

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注释梁甫吟: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累累:连缀之貌。

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

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

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

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

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

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

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

”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

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绝:毕,尽。

地纪:犹“地纲”。

“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

一朝:一旦。

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李白《梁甫吟》简析

李白《梁甫吟》简析

梁甫吟一、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5岁时跟随父亲从西北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

他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二十五六岁时,出蜀漫游。

玄宗天宝元年(742),奉召至长安,供奉翰林院,故人称“李翰林”。

后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

漫游南北各地。

安史之乱中,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王室内讧,永王被杀,李白也长流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江南,病逝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是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年轻时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但屡受打击,最终带着“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赍志而没。

诗作以古体与绝句见长,内容大多抒发对理想的追求和豪情壮志,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国事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同情。

其诗风飘逸豪放、想象奇伟瑰丽、语言真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有《李太白集》传世,存诗约1000首,文约70篇.提示本诗创作时间不详,但与李白的《梁园吟》、《将进酒》等篇颇有共同之处,即人生失意,仕途坎坷,诗中却全然不露哀伤低靡之气,依然是神采飞扬,虽悲不遇,犹寄希望于未来。

往往在感叹欷嘘之际,尚能自慰自解。

把本诗判断为李白初入长安时所作,比较合情合理。

盖开元之世政治清明,诗人也正当盛年,等待时机,期盼风云之际大展宏图,是这一时期的情感主调。

诗人以历史上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英雄自比,这是未谙世事的少年人的理想,也正是典型的盛唐诗人的理想。

诗中闪耀着鲜明的乐观情绪和浪漫色彩,跳动着勃勃的青春气息和高亢昂扬的旋律。

壮观的景色,跌宕的情感,铿锵的声韵,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不仅将一腔愤懑挥洒得淋漓尽致,更从中流露出一股乐观自信的精神与横扫万古的豪迈气概。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的跳跃。

全诗大致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至“何况壮士当群雄”)写姜太公(吕望)与郦食其的遭际;第二部分(“我欲攀龙见明主”至“杞国无事忧天倾”)以《离骚》式的想象,写谒见天帝的阻隔;第三部分(“猰貐磨牙竞人肉”至“亚夫咍尔为徒劳”)写了一连串七个传说或历史故事,忽而自负、忽而自伤、忽而自慰;第四部分(“梁甫吟”至结尾)既照应开端,又以神剑传说表达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甫吟》李白全诗鉴赏《梁甫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表达诗人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梁甫吟长啸梁甫吟⑴,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⑵,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⑷。

大贤虎变愚不测⑸,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⑹,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⑺。

狂客落魄尚如此⑻,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⑼。

帝旁投壶多玉女⑽,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⑾。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⑿。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⒀。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⒁。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⒂。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⒃。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⒄。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⒅。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⒆。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安之⒇。

【注释】⑴长啸:吟唱。

⑵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

《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⑶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

”经纶:喻治理国家。

⑷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

风期:风度和谋略。

⑸大贤:指吕尚。

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

”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⑹高阳酒徒:西汉人郦食其。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郦生尝自称高阳酒徒。

隆准:高鼻子。

隆准公:指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郦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

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⑺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

⑻狂客:指郦食其。

⑼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

”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雷公:传说中的雷神。

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⑽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

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

⑾三时:早、午、晚。

倏烁:电光闪耀。

晦冥:昏暗。

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⑿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阍者:看守天门的人。

《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⒀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

此自嘲之意。

⒁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

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

竞人肉:争吃人肉。

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

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⒂接:搏斗。

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

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⒃“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

世俗人看不起我。

⒄“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

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

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

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

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⒅“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

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

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

咍尔:讥笑。

⒆张公:指西晋张华。

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

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

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

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

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⒇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

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

大人:有才干的人。

嵲(左山右皃)屼:不安。

此指暂遇坎坷。

【白话译文】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

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七十岁时还在朝歌屠牛为生,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了十年鱼。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他的白发,刺痛了他的心。

当风云际会的时候,当文王来拜师的时候,那是气如东海,势比泰山,治国方略,那是一套一套的,小人们,别小看我现在普通人一个,机会来临,小猫也变大老虎!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郦食其吗?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一阵雄辩就折服了他,让刘邦立即停止洗脚,马上放弃美女的按摩!改为洗耳恭听了。

你看他就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市。

把刘邦和项羽玩得象呼啦圈一样的转啊转!你看看,他那样的落泊之知识分子还云开雾散大干了一番,何况我身强力壮,智勇双全!我胸有治国大略,我必须为国家担忧,我想见皇上!可是皇上在干什么呢?鼓声敲得震天响,皇上和宫女贵妃们做投壶的游戏忙又忙!一脸的牙齿笑得多灿烂。

可是宫墙外已经危机四起,安禄山准备反叛,这些事情皇上你知道吗?可是你周围的人却不容许我警告你,还责怪我打扰了你的雅兴。

说我是杞国之人无事担忧天倾塌。

白日啊,你整天被乌云蒙蔽着啊,你怎么可以照到我忠诚忧国的心肠?现在各地的军阀官僚一个个如同吃人的野兽——猰貐,阴险残暴。

我却是驺虞样的猛虎,羞与合流,目前形势危险如同焦原——周围深渊高千丈而方圆才几十米,我却可以像姜太公和郦食其一样,斡旋处置游刃有余。

别看他们力可拔山的外表,我要去除他们却只需要两三个桃子,知道晏婴杀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三人的故事吗?其关键是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别硬碰硬的乱整。

我可是去探过安禄山的虚实,他手下根本没有象剧孟一样的智谋之士,匹夫一个,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梁甫吟啊梁甫吟,心事重啊声音悲,古之名剑——干将和莫邪什么时候可以相合呢?那时候就会天下无敌,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皇上风云际会呢?那时候天下将平安无事。

等待吧,安心地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创作背景】这首诗大概写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写于天宝九载(750年)。

是年李白初寓金陵,五月之浔阳,后游襄阳,复北上至南阳度岁。

【赏析】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有《梁父吟》,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

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

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

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

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

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

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

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

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

这一段写法上很像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

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

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

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

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

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像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

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

权奸们像恶兽猰貐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

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

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

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

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

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

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

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

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

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