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模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养老模式分析
社区养老即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在我国,家庭一直是赡养老人的中坚力量,从传统文化观念讲,赡养老人被认为是家庭和子女的传统美德和责任,“养儿防老”是中国人重要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因此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赡养老年人的传统方式。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都去参加社会生产活动,由于工作的流动性或者其他原因使子女不能留在父母身边,很多人是迫于社会工作的压力不能够很好的照顾父母,使不少人士陷入“事业人士”的社会角色与“孝顺子女”的家庭角色这两种角色的冲突中。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来说,我国现在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老人不会与她们的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至少地理上的距离都会给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给家庭成员赡养老人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舆论负担。
在家庭中需要人照顾的老人大部分都是由配偶和子女照顾,而提供照顾的配偶也往往存在着被照顾的潜在风险中,子女又往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无暇顾及父母的生活。
照顾父母的生活子女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不排除那种就是不想赡养老人的子女。
由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不断下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实施,使“四二一”的家庭模式逐渐成为主要模式,赡养老人的负担逐渐加重。
目前, 我国广泛研究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以代际养老的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基深厚。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这一传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局限性日益显现。
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使得家庭规模缩小, 有限的家庭成员无暇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
二是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
“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难以禁锢年轻人的思想, 青壮年人口流向城镇, 农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现。
另外,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农村中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女性在传统的家庭养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她们的角色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这也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
三是传统孝敬文化的弱化以及代沟的产生。
由于现代观念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很大, 年轻一代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老一辈农民之间存在差异, 形成“代沟”, 在家庭生活中会产生许多矛盾和摩擦。
这样, 即使老人和儿女生活在一起, 在经济和精神上也难以得到保障。
从家庭方面讲,传统的大家庭不仅给予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主要的是给予精神上的慰籍,老年人在家庭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然而,我国生育率的下降,缩小了家庭的规模,其直接后果就是空巢家庭的增加,使得家庭照顾老年父母更加困难。
从老年人的居住状况看,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老年夫妇户与独居户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单身户,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户明显增加,丧偶单身老年人独居所得照料减少而且在精神上也失去了慰藉,而老年夫妇基本是配偶间的相互照料养老。
国外的实践也证明,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在家里养老,因为他们熟悉并习惯于家的一切。
我国在法律上肯定了社区服务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
”
城市里社区的单位行政划分已经成熟,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管理和服务上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系统的管理体制,社区养老可以借助这种成熟的管理模式将社区养老一步步推广,使社区养老进入到每个老年家庭。
开展社区养老,在社区中开设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日托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使下岗待业者能够找到服务的机会。
庞大的老年群体是具有很大的潜在力量的,建立起老年人的互动平台,最大化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养老机构的收费一般较高,社区养老的收费标准更适合于普通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可以使更多的低收入老年人也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必须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互助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同样是社区养老城市社区养老和农村社区养老是不一样的。
针对现在城市已经退休或快退休的职工我有两个想法,如下:第一个想法:由政府或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出资提供社区构建公共设施,同时培训专业老年护理人员,为社区的老年人随时提供服务,保证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强有力的服务屏障。
第二个想法:根据社区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类,分为“完全能够自理”“部分生活自理”“完全不能生活自理”三类,由年龄稍微年轻一些的身体健康的又有能力去照顾其他人的老年人去照顾那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以社区内的老年人的互助为主,社区养老机构由社区内的老年人自己管理,专业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指导,在社区内的老年人自己互助还不能解决养老问题的话,再又专业的护理人员来给予帮助。
这种做法会减少政府的养老资金压力,但是也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住在一个社区的老年人去帮助更为年老或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又如何去让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去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等等问题,转变老年人观念和心理根是尤为重要。
针对城市在职人员,我的观点是房地产公司在建设楼盘时就建设好相应的养老设施,物业公司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而买房子的人每年交的物业管理费可以加一部分社区养老费,以便在退休之后享受社区养老服务,商业地产加入社区养老让在职人员为自己以后的养老做准备。
农村社区养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整合农村规模,让农村的配套建设更为全面,包括学校、图书馆、娱乐场所等等公共建设。
可以以村为单位建设完善养老机构设施,农村养老可以不以城市养老的模式为模板,更倾向于居家养老。
由于相亲邻里之间多年的沟通、了解造就的淳朴的民风更是在“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下,在农村互助的模式更为合理,给村民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就可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社区养老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养老的过渡方式,实施起来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养老方式的必然选择,社区养老有发展的空间但更需要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让我国养老保障更为规范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