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教学的基本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合唱教学的基本训练方法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种基于一定发声技巧的独特音乐艺术,而发声技巧是通过合理的科学训练得来的。

合唱与独唱的形式在方法上既联系又区别,科学而良好的声乐基础是整个合唱中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具有很好独唱技能的演员并不意味着能很好的掌握合唱技能。

因为
合唱是由众人共同演绎完成,更需要集体的协作与配合,需要达到和谐统一的灵魂境界,整个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

下面我将针对合唱教学中正确的歌唱姿势、科学的呼吸方法、准确的咬字、吐字及发声训练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姿势;方法;发声;练习
(一)正确的演唱姿势
合唱中优美动听的声音需要建立在科学而统一的状态之中。

在站立歌唱过程中,脚需要一前一后重心集中在中间,膝盖放松微弯,后背不要过挺,脊椎自然向上提升,背部宽广有力、下腹微微收缩、伸直腰椎, 感觉像有人由头部将你提起一般。

另外,胸部需要处于舒适
的高位置,不要松垮塌陷,胸腔扩张、有空间感,有浮力。

另外还要注意队员间距,不要拥挤也不要太分散;在坐着唱歌过程中,不要椅背、翘腿,双脚自然平
放地面,小腹微收下沉,面部微微上仰,眉毛提起面带微笑,下巴微收放松,头部有力适当后移,仅坐凳子的
1/3或2/3。

这两种合唱姿势共同一点都需要双眼平视前方并紧盯指挥。

经过这一系列长期正确的姿势训练,能促使合唱队员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二)科学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的生命之本,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为人们歌唱提供发声的动力。

歌唱中的呼吸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胸式呼吸,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上胸支持,但是膈肌与腹肌不能有效参与,吸气时容易身体紧张,呼气时易产生漏气现象,发出的声音比较紧、干、没有音色上的优
美感;二是腹式呼吸,主要依靠的是下降横膈膜、用腹部肌肉控制气息的流过,这一方法容易导致吸气过深,气息不流畅,中低音区运用不灵活,高音位置上不去的后果;三是胸腹联合呼吸法,这也是在歌唱中最正确,最完善的方法,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呼吸方法。

吸气
时,口鼻同时进行,眉毛微微上提,口腔自然打开,与此同时胸腔两侧肋骨张开,自然地就使胸部与肺部同时呈现打开状态,吸入的气需要继续保持,使吸与呼形成一种有力的对抗,这种感觉会使身体腰部进行扩张,这便是横膈膜下降所造成的感觉。

这种呼吸方法使气
息贯穿到了整个体内,使歌唱的声音张弛有度,优美动听。

合唱队员呼吸要与其
他队员保持一致,可以根据指挥的统一手势进行换气,以便于合唱声音的和谐完整。

合唱队员在歌唱之前可做如下训练:
自然吸气——自然吐气
缓慢吸气——缓慢吐气
快速吸气——带有(SI )音的缓慢吐气
快速吸气——姆(MU )音哼鸣
快速吸气——音阶式哼
这样进行训练就是由自由呼吸向歌唱呼吸的一种过度,但一定要注意吸气时不要耸肩,呼吸练习时将双手叉腰,体会腰部的膨胀感和收腹的感觉。

还因聆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换气时尽量坚持1~2秒,等待别人完成呼吸时不动声色的再次加入演唱,这种方法将会成为一
支训练有素合唱队的必经之路。

(三)合唱的咬字、吐字
人类的语音是由两种音构成,一为辅音(母音);一为元音(子音),
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

歌唱中吐字含糊不清往往与声母发音不准有关,所以,在歌唱时要比平时说话更加的扩大口腔内部,这就需要通过上颚的合理调节改变口腔的形状来适应元
音发出的音调。

在合唱的咬字训练上需做到:“横字竖咬”、“竖字前咬”、“窄字母宽咬”、“关注韵母”、“弱化声母”、“前韵母略微后咬”、“后韵母微微前咬”;在合唱吐字上训练要求做到:运用正确气息支持自然的进行,并结合器官进行科学的发声,发出
的声音做到轻松而准确,并在情绪带动下要求停收自如。

合唱中的咬字、吐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主要是根据作品内容、情绪和风格进行巧妙灵活的独特运用。

(四)合唱的发声练习
歌唱的声音要求有音质、音高、音量和色调起伏,只有调动所有器官科学的参与工作,灵活积极的配合才能实现演唱的发声。

发声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参与合唱的每位成员都应该做到“消除个性、追求共性”,从而体会集体歌唱的声音
效果。

所以,在练习中我们要从起声、共鸣、音量变化、色调这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1、起声
在合唱中起声分为“硬起声”和“软起声”两种,大多数合唱中都会用到“硬起声”这种发声需要注意音头饱满,音色扎实有力,声音干净而且具有爆发力。

在演唱之前需要保持良好的唱歌状态,并注意音色、音高、音量在气息支撑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软起声”则
与之相反,要求队员不要立刻发声,训练中注意气息不能松懈,音量不要过大,而是在呼气的带动下,声音应缓缓而出,犹如涓涓细流,潺潺而下。

合唱队员可做如下训练:
运用短促的跳音、顿音练习“硬起声
运用下行音阶或舒缓的长音练习“软起声”。

2、共鸣
在合唱过程中,歌唱者的咽腔、喉腔、鼻腔、口腔、胸腔等都起着共鸣的作用,同时队员之间也会产生良好的共鸣效果。

人在产生共鸣的声区可分为头声区、混声区和胸声区。

这些声区通过声带产生泛音,调整音量,改变音色,再结合上歌唱者自身稳定的气息,使演唱
中的共鸣效果达到很好的效果。

良好的合唱共鸣可以通过不同调性的音阶进行“弱声练习”和“哼鸣练习”来获得。

在练习过程中合唱队员随着音量、音色变换可
以把共鸣腔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排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倾听,并且注意基本的技术要求,长期不断的体
会,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合唱共鸣。

合唱队员可做如下训练,体会共鸣。

3、音量
合唱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对音量进行控制、对比和变化。

音量的变化需要气息的支持,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声部的统一性。

音量大的队员要学会尽量控制气息,体会在声部中不要突出自己的声音,自然地跟队员融为一体;音量弱的队员,要注意音量集中,气息略
强,与其余队员保持声音的平衡。

所以,合唱队员一定要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使演唱中的整个音量变化达到合为一体的音响效果。

4、色调
合唱过程中,所产生的泛音就形成了丰富的色调变化。

为了使音色更加的灵活多变,这就要在平时训练中注意特别强调队员的听觉。

通过“浓淡”、“明暗”、“虚实”的变化感受不同色调所表现出的作品情绪,这样才能把握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或高亢激昂,或深沉委
婉,这是高水平合唱队员的最高标准,所以声音色调的恰当把握,直接影响整个
作品的灵魂所在。

(五)总结
把握科学的合唱技巧,可以把我们带入最美妙的音乐殿堂之中,每当我们有感而生、发自内心的想要歌唱时,那时候的声音是最情真意切、最感人至深的,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合唱队员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

丰富的音乐色彩、均衡的声部发展、旋律的协调起伏、精准的声
音配合,将会成为一支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音乐队伍。

因此,我们要做“科学的”、“有文化的”歌唱者。

这也正是合唱所追求的以美育德,以美健心,以美起智的目的。

只有把握了良好的训练方法,体悟了其中的歌唱技巧,将会让合唱这门艺术发挥出最大的艺
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