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及案例分析能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社会实践。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辨别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①通过问题的导向和小组探究锻炼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②通过课堂设计作品的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思考能

力和操作能力。

③通过对错误观点的分析增强学生分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增强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兴趣及

自信心。

②通过作品展示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

①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流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在学习了《文化生活》第三课和第四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们能够联系所学的知识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也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文化创新,无论是从电视上还是学校举行的文化创新活动中,学生都有所了解。

在授课过程中以青岛市近期举办的大型活动和青岛市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为线索,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能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理解,效果较好。

《文化创新的途径》效果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

通过高科技和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视频、图片、ppt、希沃软件等方式,并通过授课助手将小组合作的作品拍照上传到ppt,实现全班分享成果。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材分析

本课课题是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围绕“文化创新的途径”这条主线,分析文化创新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而向学生强调对待文化应避免的四种错误倾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

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结合《文化生活》的特点,本课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开展活动探究让学生感受文化进而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本课内容。

随着“四个自信”的提出,文化自信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学好本课内容对于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际生活中的文化,自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有着重要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评测练习

1.我国动漫业的发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动漫产

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的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材料说明()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4.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这说明()

A.文化是无国界的、无阶级的

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5.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说明()

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之间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C.弘扬中医药文化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6.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

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