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课题组1 课题负责人:方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课题组成员: 潜伟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赵兰香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曾国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吴彤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刘建华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曲用心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吕科伟北京科技大学科技与文明研究中心报告摘要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相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能够适应到本世纪中叶的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并提出对策建议。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提

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方针是:国家推动、全民参与,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科普教育、持续创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方针原则,概括起来说就是“六个坚持”:坚持政府推动与全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坚持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坚持统一标准和分地区分人群相结合,坚持国家目标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坚持科学教育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坚持连续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课题组2 课题负责人:袁江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课题组成员:刘晓君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乌云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王扬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根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罗兴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报告摘要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国际社会关注、启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进程、了解相关行动计划之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赖以确立的历史文化背景。本课题将以我国现时代社会转型与文化重铸为背景,参考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围绕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问题展开

系统的理论思考,以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的组织实施原则。本课题分为以下4个子题:子题0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之理论背景研究子题1 美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以2061行动计划):其发生背景、行动理念与组织实施原则之分析子题2 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解决公民科学素质问题?子题3 第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之探讨子题0: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之理论背景研究今天,科学成了任何现代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基础之一。今天的人类文化从整体上讲是一种以科学为其最突出标志的文化,是“科学文化”。现时代是科学文化时代。发展科学事业并使之有效地服务于社会需要及国家发展需要,成为一切传统社会告别前现代同时转向现代的必由之径。科学已如此深深地渗入了现代社会,渗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这

种情形下,不了解科学的人不能不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文盲”。加深对科学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的理解,不但有助现代人确立他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有助于现代人确立更全面、更富于价值的人生观与生活方式。当科学与创新这两大热潮在20世纪后期全面汇流,现代人也对于传统的科学进步观所提出了

以下一种修正答案,这种答案是说,知识(不只限于科学知识)的(组织化)生产与(社会与文化)运用,是(现代)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动力。在此答案中,“知识”取其广义的含义,包括一切形式的人类知识;当然,科学技术知识,在其中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现代人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也提出了新的设想,这就是,要促使人类社会发展成为建基于知识的社会。在过去的10年里,提高全民或绝大多数公民科学素质的问题,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众多公民的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基于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预想、对科学技术进步论和科学组织观的变化、对科学与社会-文化之关系的重新理解。公民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且是进行文化改良的路径。子题1 美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以2061行动计划):其发生背景、行动理念与组织实施原则之分析美国制订、实施2061行动计划,是为了应付未来的挑战,巩固其在世界科技、经济乃至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领先地位。2061行动计划凝聚着美国人对于未来美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蓝图,并体现了实现此蓝图的根本路径: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2061行动计划”的

基本理念深深地植根于科学技术推动论。制订、实施2061行动计划的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坚持科学技术推动论,坚持科技立国、教育立国原则,为此,它要求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智力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强化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给全体公民提供接受公平的科学教育的机会,给他们以公平地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价值的机会,并以此为契机改良美国社会与美国文化。子题2: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解决公民科学素质问题?

日本目前尚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但它已在以往的(科学)教育实践、科学普及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中,以务实的态度、以多种路径,致力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自明治时代以降,日本一直奉行科学技术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战略,于19世纪结束时基本上扫除了文盲,并且使其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实力(尤其是技术创新实力)在20世纪后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基于这些社会实践,日本政府及有识之士已充分地认识到: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国民来说,科学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国民素质;因为若不具备科学素质,日本国民就不能有效地参与科技决

策。如果国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利用作出了恣意选

择或非理性判断,就可能导致技术开发费用过高、将

非理性的主观意志强加于科学等问题,进而阻碍国家

的发展。只有在国民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科

学技术才能够获得长足发展,科学技术人才是国家发

展的重要的智力资产的认识才能够得到普及,科学技

术人才的创造性和独创性才能获得恰当的评价。子题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之探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中国科协按照国际通用的公众科学素养指标

对18~69岁成年人的科学素养状况组织的“2001年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的科学

素养水平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与发

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除北京、上海等大

城市以外,我国尚没有真正实现普及高中教育。从对

一些农村青少年就学率调查来看,在我国大部分农村

地区,小学就学率约为98%,初中就学率约为70%,高中就学率大约只有15%。而且,我国高中、大学

及大学以上教育均采用分科教育形式。高中文科生除

学习数学以外,不再专门学习科学课程。因此,可以

认为,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与规模,以适应在我

国全面实施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发达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