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项目完成情况概述
该项目立项任务书所制定的研究目标是根据我校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调整培养思路,修改和制定适合不同层次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的英语课程体系。

其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学术型公共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2)专业型公共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本项目自2010年1月实施以来,一直围绕其总体建设目标和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建设工作。

对照任务书的规划目标和具体改革思路,我们基本上完成了项目预计完成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在公共硕士研究生和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两个层面上分别进行了系统改革,修订和完善了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突出了研究生英语课程特色。

在公共研究生层面,基本上已经做到学术型和专业型公共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上区别对待;公共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继续实施分级教学,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

在完善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已经适量降低了必修课学时,教学内容上侧重技能型、实用型为主的口语和写作内容。

加强了评估体系的改革,把对网络学习的考核纳入到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平时成绩的检测。

在英语硕士研究生层面,也明确区分了学术型和专业型,并结合我校实际,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修改,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论文要求等方面做了调整。

整体指导思想是适量减少课堂传授型学术课程比例,增加应用型实践培养环节。

调整了教学内容、注重了课程实用性,把输出型语言技能课(口语交际和科技英语写作)定为必修课的重点。

该项目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经过反复调研,制定了突出我校特色的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明确了实习实践各环节相关的具体事宜。

按照任务书要求,该项目发表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论文2篇。

一、项目成果
按照项目任务书计划,该项目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具体如下:
(一)公共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1.关于公共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调动数名老师,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形
成调研报告(见支撑材料1& 2);
2.跟研究生院培养办反复协商,并结合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硕士研究生培
养计划之异同,确定了不同的英语教学体系;明确了学时、课程安排等
(见支撑材料3)
3.就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
讨,明确了进一步改革的设想(见总结3. 3);
4.与研究生院培养办反复协商,明确了英语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构建模式,确定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层次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开设
不同特色鲜明的类型化课程,适应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见总结3.4)。

(二)英语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伴随着“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点的获批、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大幅度下降及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我们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了凝练整合,使方向更加集中,也更好地凝聚师资力量(见支撑材料4)。

(三)翻译专业硕士(MTI)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制度化、体系化建设
1.积极参加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发起的教师培训、研讨等工作,
参加人次15人次(支撑材料5);
2.针对专业硕士生的特点,制定明确的招生、选拨、录取细则(见支撑材
料6 &7);
3.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反复讨论,明确了MTI的培养方案(见支撑材料
8)反复讨论出台翻译硕士培养系列文件(见支撑材料9)
4.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素养等话题,
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和实战指导(见支撑材料10);
5.联系调研建立实习基地(见支撑材料11);
(四) 发表论文
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教改论文2篇(见支撑材料12):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之构想(赵秀凤)
2. 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过程写作(杨卫东)
二、总结
通过该项目的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项系统工程,确实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特点,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一)在公共研究生英语教学方面,总体上该项目推动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输入型向输出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就公共硕士研究生而言,在学术型人数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逐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摆脱传统的阅读翻译式精读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加强口语交际和科技写作方面的教学训练,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体授课学时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网络学习环节,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改革后网络学习环节折合20学时,教师随时监控,所使用的教材是基于真实英语语料的视听说互动教程,实用性很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模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貌,促进从以阅读为主的输入型学习模式向听说输出型模式的改变。

公共研究生虽然经过了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考研英语入学成绩才有三十多分,基础薄弱,其基本的交际能力亟待提高。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变符合学生实际,效果良好。

3.2 学术型与专业型课程体系的区分
鉴于两类研究生在人才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的不同,经过与研究生院培养办反复讨论,对两类研究生实施不同的英语课程体系。

具体见课程体系对照表(支撑材料2)。

3.3 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构想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英语教学突出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突出应用性、实践性。

目前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是,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实施基础英语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分层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同时要求加强专业交际英语教材建设,加强英语教师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

利用真实鲜活的资料,对学生进行互动式实训是全日制专业硕士英语课成功的关键(具体思路见支撑材料论文1)。

3.4 发现学术型课程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革设想
目前的课程体系虽然注重了宏观意义上的分级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A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散漫状态,不利于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

而B级学生中自身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差异很大,班级人数过多等诸因素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下一步改革的思路之一是实行选课制,提供多种类型的课程,供不同目的、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规定所必须选够的学分。

思路之二是大班授课与小班实训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

思路之三,选修课分为两大体系:技能型课程类型和考试型课程,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之需求。

(二)在英语专业研究生方面,该项目推动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3.5 加深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之区别的认识:修订、制定了根本不同的培养方案;突出了翻译硕士的应用性、专业性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了我校的行业特色:石油科技英汉互译。

3.6 翻译硕士招生、培养、实习基地等相关工作:翻译专业硕士是新生事物,2011年第一年开始招生,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大力推进实习实践及过程管理的力度,是保证培养质量之关键。

四、支撑材料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