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艺术歌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艺术歌曲—《鳟鱼》

关于《鳟鱼》的创作背景:

《鳟鱼》是舒伯特于1817年写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歌曲把鳟鱼的姿态很真实地描述出来,使听众具有画面感,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首作品。而《鳟鱼》不仅是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艺术歌曲,而且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的艺术作品,是舒伯特对通过歌曲的优美旋律少有的对于情感表达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歌词创作与1818年,歌词作者舒巴尔,他是德国的一名知名的诗人和音乐家。

后来《鳟鱼》被舒伯特改编为五重奏,而这首五重奏于1819年完成,当时舒伯特,只有22岁,亦是他一生唯一的一首钢琴五重奏乐曲,是受一位非常富有的奥地利赞助商兼业馀大提琴家Sylvester Paumgartne所委约创作。后来德国诗人舒巴特所作《鳟鱼》的这一首诗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舒伯特也将这首诗谱成歌曲“鳟鱼”,后来再将“鳟鱼”加以变奏谱写成五重奏的其中一个乐章,再加上其他的乐章,成为了现时的版本。

舒伯特这首五重奏与一般五重奏不同之处是,乐器组合为钢琴、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及小提琴。低音提琴一般都甚少作为室乐作品的乐器,但舒伯特却以它取代了惯常的第2小提琴手。

另外,这首作品的编号亦有称作为“第114号”,这是因为乐曲最初出版时,舒伯特已经离世,因此以遗作的方式按出版次序而排列,虽然现今仍有人采用这编号,但一般专业应用时,现皆依从德意许目录的作品号为准。

关于《鳟鱼》的演唱分析:

这首艺术歌曲的节拍是4/2拍,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却以六连音为主,这就使整首歌曲的表现力变得很活跃,而这首艺术歌曲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在一条小河里有一条鳟鱼欢快地在水里游,而一个渔夫拿着钓竿就到小河里面想要钓鱼,但是小河里的水太清澈了,用钓竿根本没有办法把鱼钓上来,但是那个渔夫不愿意浪费时间去等鱼上钩,就立刻把小河里的水弄浑浊,然后提起钓竿把鳟鱼钓上了岸。而那条鳟鱼就受到了渔夫的欺骗而落得如此下场,渔夫替鳟鱼感到惋惜的这样的一个故事。

因此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演唱者首先要将自己投入到渔夫的角色中去,要表现出在小河旁边看着小鱼们嬉戏,用手拨弄水来钓鱼,把鱼吊上岸那种心情通过音色表现出来。在谱面上来看,整曲需要用Etwsa lebhaft来贯穿,前奏的6小节以6连音为主,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轻松很活跃的,可以将自己是渔夫的身份定位成满怀着愉悦的心情到河边钓鱼。第6小节以弱起起唱,表示第一段歌词要弱唱,这样子不仅可以保留前奏部分那种宁静舒适的气氛,从第6小节开始知道第26小节为第一乐句,主要讲诉渔夫来到小河旁边,看到清澈的河水

里面有小鱼在嬉戏,渔夫站在岸边观赏着。歌曲一开始就要多用气息来支撑,弱唱的同时还要表现出一个渔夫那种看小鱼儿嬉戏那种怡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心情。由于整曲都是以6连音为主,演唱者需要表现得比较活跃欢快,速度不能有脱节。而到了第30小节开始,架构都是第一乐句是一样的,但表达的东西却不一样。从第30小节到第50小节为第二乐句。开头为弱唱,要表现出此时此刻的渔夫已经盘算着把鱼儿钓上岸了,但是河水太清澈钓竿无法把鱼儿钓上岸的那种着急的心情。到了第54小节至结尾为第三乐句,从第54小节开始,歌曲旋律就趋向于平缓,轻柔,细腻这一方面。此时此刻的渔夫已经想到把水弄浑浊这个方法把鱼儿吊上岸,要表现出渔夫非常地激动,一定要把鱼儿钓上岸的心情。最后一句的时候要表达出对鳟鱼的惋惜之心,进行渐弱处理。

《鳟鱼》这首歌主要是要有表现力,这首歌的风格是比较活泼,演唱者在演唱时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想象自己在河边,在捉鱼,这样才能清楚地表达给观众这首歌的真正含义。在音色方面,不能唱得过于笨重。影响头腔共鸣,有失这首歌的情绪,演唱者要把声音的位置集中靠前,以明亮的音色来显现出欢快,活泼的感觉。在唱这种活泼的德语艺术歌曲,不能放松咬字和吐字,因为在这首比较快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咬不清楚字词,影响整首歌曲的风格。所以在演唱前,必须要稳扎稳打地把歌词读顺。把该发的元音辅音交代清楚,这是很重要的。

关于《鳟鱼》演唱的二度创作:

我们在唱艺术歌曲的时候,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对歌曲的理解也是有所不同,不仅仅在《鳟鱼》这首歌中体现。而舒伯特《鳟鱼》的创作是对奥地利的社会形态的披露,通过这首歌曲说明当时社会的有志人士的无奈之情。而在众多音乐会视频中我听过许多不同的人演唱。

好比说德国男高音歌唱家Fritz Wunderlich,他的演唱给我的感觉很很松弛、很流畅。他在演唱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处理,但是由于他的控制得很流畅给人很舒展的感觉,他一开始唱的时候是正常的速度,第一乐句跟第二乐句的速度是把握得十分准确的,但是唱到第三乐句的时候就开始渐快一些,直到唱到fischlein,das fischlein zappe dran,这里的时候又渐渐地回到了原速,这样的二度创作给人的感觉会特别的真实,正因为有着技术的支撑,又能想象这那种画面的演唱所带出来的二度创作是最能吸引人的。

再来就是上世纪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lan bostridge,他歌唱事业的起步就在于他所唱的《鳟鱼》他的处理简直无法挑剔。一开口唱的时候的声音十分有穿透力,他唱到“da scho β”的语气特别强调了一下,说明他是以渔夫的身份来演唱这首歌曲,一开始强调出他看到了河里的鳟鱼在游水嬉戏。他在开始演唱的时候更多用的是半声,听起来比较悦耳,而他唱到sahin sü Ruβ的时候他不仅若而且还做了减慢的处理,跟前面部分的速度有所对比。当他唱到歌曲的第23小节的de im klaren bāch lein zu这句的时候,是弱唱,跟第17

小节那句的语气是有着强弱对比的,这可以表现出渔夫看鳟鱼在河水里嬉戏的开心的心情,

这些都是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处理。当他唱到第57小节的er macht das bāch lein tük kisch trü be这句就加快速度,语气更为强烈一些。说明他很形象地突出他在做把河水弄混浊的这个动作,唱到结尾的时候,他把语气放慢,很清楚地交代歌词,速度回到原速,很从容地演唱结束。这些二度创作都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却能够把歌曲唱出了另外一种感觉,表现力变得更为强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

还有一个就是德国男中音歌唱家DietrichFischer-Dieskau,他被誉为德国艺术大师,他所演唱的德国艺术歌曲更是无与伦比。他演唱鳟鱼的时候歌曲的伴奏与别的歌唱家不同。他所使用的歌谱在前奏部分少了一个波音进行,他是直接按照自己的乐感跟艺术指导的默契进行演唱的,而他在歌曲中与别的歌唱家处理的方式也不相同,大部分的歌唱家是以弱声或者半声起唱,而他用的是跳音的处理方式。以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生动地演绎渔夫在河边观赏鳟鱼在水中嬉戏的场景,使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在他的身上。他在演唱每一句的歌词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把重拍移到后面,速度不怎么平均,也不是很规律,很夸张地去演唱。但是唱出来的效果确是比较活泼比较生动,很符合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形象。他演唱第一乐句的时候气口都比较长,两段分成一口气。像一个小伙子是在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美妙的感觉似的。第二乐句他唱到第一句的so fāgt er die fo relle mit sei ner an gen nicht.的时候特意将音量提高,第二句又将音量减弱,形成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位渔夫很着急地想要把在水中的鳟鱼钓上来的那种心情。到了第三乐句开始把速度提上来了,想象成了快要把鳟鱼捞上来了,特别是那句er macht das bāch lein tük kisch trübe速度加到最快,把情绪提升到最高潮。到了他终于把鳟鱼钓上岸的时候语气才平缓下来,最后三句才放慢速度,语气也显得比较沉重,感觉像是对鳟鱼表达一种惋惜的心情。

《鳟鱼》艺术歌曲小结

这几位歌唱家都唱一首歌《鳟鱼》,但是他们不同的二度创作,给我感觉这同一首歌像是不同的歌一样新鲜。让我明白了解到一首歌曲的背景资料是对于一个歌唱演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是不仅是对于德奥艺术歌曲的学习有帮助,对于其他地方的艺术歌曲也是一样的,知道了歌曲的背景,再让自己理解作品,加上自己理解到的东西在演唱上,形成自己的二度创作。我觉得这是学习歌唱必要学的一门功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