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对南海岛屿作战后勤保障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岛战争对南海岛屿作战后勤保障的启示
目前,我国陆地边界与邻国的争端基本解决,但在领海主权特别是南海问题上非常棘手,形势错综复杂。
今年4 月份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动作不断,6 月份越南通过《越南海洋法》把我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纳入其主权范围。
这些事件凸显了我维护国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威胁。
1982 年英阿马岛战争,英军远离本土13000 多公里反击作战,成功捍卫了马岛主权,深入研究其后勤保障做法对于我军捍卫南海主权,应对南海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或大规模作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岛战争英军后勤保障经验
马岛战争作为二战后一次最大规模的远距离岛屿登陆战、战和海战联合作战样式的大集合,其后勤保障具有远洋岛屿作保障的一般规律性。
其主要做法有三点:
(一)实施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与保障。
马岛战争中英军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建制关系复杂,但作战指挥高度集中统一,后勤保障具有补给线长、需求急、消耗大的特点。
英军根据作战需要,建立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统一的后勤指机构与保障体制,实施了统一、高效的后勤指挥。
在作战保障过程,统一筹措、运输和调配各类保
障资源。
这些做减少了供应保障层次,简化了计划、协同环节,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时效性。
可以说,实施统一的后勤指挥,建立与联合作战指挥相适应的后勤保障制,是保障岛屿联合作战胜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建立完善而高效的后勤动员预案。
马岛战争中,英国对民间后勤资源的动员和利用令世人瞩目。
战争中,英国共征用商船35 艘、油船21 艘,约67.3 万吨,这些船只为英军运载了900多名的兵员、42 万多吨油料和10 万多吨军用物资进行伴随保障。
同时,还动员民航运力用以快速运输补充战需物资。
在军用物资动员上,其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供应军队急需的作战物资,根据计划立即转入战时生产。
铁路和公路运输部门则在最短时间内将大量军用物资和装备运到码头。
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建立有一套国民经济由平时转入战时的周密方案,有详细而完整的后勤应急动员计划,比如平时英军根据船只性能设计好相应的改装图纸,一旦战时征用,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可以改装成运兵船、医疗船或扫雷船等军用船只。
(三)依靠梯次部署的后勤保障基地。
岛屿作战中利用中间岛屿,建立人员和物资的中继补给基地,靠前部署保障力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后勤保障效益。
马岛战争中,英军作战远离本土13000 多公里,从本土海运马岛往返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勤补给相
当困难。
为此,英军后勤建立了“本土后方基地—阿松森岛中间基地—前南乔治亚岛前进基地”梯次衔接的补给链,缩短了后勤供应保障的距离,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时效。
尽管在马岛战争中,英军作战物资的消耗量大大超过了计划数,但英军梯次部署的后勤保障基地高效运转,有效的保障了作战需求。
二、南海战略地位、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南海及所属群岛战略地位。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域,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总面积220 多万平地方公里。
其中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隔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和文莱,面积83 万多平方公里,由230 多个岛礁、沙洲组成,是四大群岛中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
从历史角度和国际法理来看,中国对包括南沙群岛海域在内的整个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无论站在亚洲还是全球来看,南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南海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石油储量大约350 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其次,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国际航道要冲,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
(二)南海现状及形势分析。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越
南、菲律宾等国凭借地理优势,军事占领了我南海部分岛礁,修建了永久性防御工事,并在附近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油气资源开发。
演变到今天,围绕南沙群岛及其海域的归属和划分争端,已形成六国七方的基本态势,形成了“武装割据”的局面,且有欲演欲烈之势,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2009 年2 月菲律宾通过“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议案”,将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为菲所属岛屿。
今年4 月份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动作不断,妄图使争端国际化。
6 月份越南通过《越南海洋法》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全部海域划为其主权所有。
目前,我国在南沙群岛仅占领9 个岛礁(太平岛实际由我国台湾控制),有43 个岛礁被越南、菲律宾、马莱西亚等国家军事占领,整体形势十分严峻,问题解决比较棘手。
这些涉及国家为维护既得利益妄图使问题国际化,个别西方大国从遏止中国崛起、维护全球战略利益的角度从中推波助澜,使南沙问题从地区性争端升级为国际化问题的趋势明显,这对于我国在南海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非常不利。
三、南海岛屿作战后勤保障对策浅探
南海周边国家之所以动作不断,明目张胆军事侵占岛屿、掠夺我海洋资源、驻逐我国渔船,主要是我军力对南海的长“U型”纵
深海域来说,无论海军还是空军的远洋作战能力都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形成军事威慑。
目前,我国奉行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南海问题上一再保持克制容忍,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并非长久之计,也无法解决主权争端。
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军事斗争仍然是必备的、最重要的解决手段。
因此,认清威胁、紧前谋划,以维护南海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为目的,以大规模联合作战为背景,扎实研究并做好作战后勤保障准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探索战时后勤一体化保障模式。
岛屿作战样式复杂,是多军兵种联合一体化作战,作战区域远离后方基地,对后勤保障的要求极高。
结合马岛战争中英军的后勤保障经验,要适应大规模联合作战的保障需求,必须研究探索战时后勤保障一体化的模式,实行统一的指挥与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我军形成了条块分割、小而全臃肿的后勤格局,致使后勤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能优化,整体保障效率不高。
这些与大规模联合作战的要求不相适应,也无法为岛屿联合作战实施坚强的保障。
从2003 年开始,我军后勤领域开始实行三军联勤试点、军队保障社会化试点,到近年来全军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工作强势推进,后勤保障一体化改革创新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我军后勤现状离满足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继续加强
后勤保障一体化的研究与改革,使后勤力量的配置部署与作战样式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后勤的指挥控制,科学合理的调配资源,确保在战时补给、运输、维修和医疗等方面有效地保障部队作战需要。
(二)加强后勤保障基地建设。
远洋岛屿作战由于远离我大陆本土,后勤保障呈现“长尾”形特点,任何一段都面临可能被敌斩断的危险,只有加强梯次衔接的后勤保障基地建设,靠前配置保障资源,才能为保障岛屿联合作战需求,持续支撑大规模联合作战创造物质基础。
一是集中力量建设后勤保障“战略母港”。
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多在国土纵深,战略储备库的地点远离沿海,是以本土防御为目标任务部署的。
在未来的南海岛屿作战中,战略后方基地远离作战区域,难以有效发挥保障作用和效能。
可以考虑在海南岛建设俯瞰南海的后勤保障“战略母港”,通过集中部署后勤力量,加强战备设施建设,修建大型军港、机场,建设战备物资库等配套保障设施,使海南岛从海防前沿变成我南海防御的战略后方基地。
二是加强后勤前伸基地建设。
建立人员和物资的中继、前进基地,靠前部署前伸配置,缩小储备与补给之间的距离。
西沙群岛所属的永兴岛是南海海域最大岛屿,也是我国新成立的三沙市市政所在地(管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及附属海域),在这里建设后勤保障中继基地,不仅可以保障西沙岛屿作战需要,还可以辐射整个南沙
群岛,前出支援保障南沙作战需求。
在南沙群岛中,我国目前实际控制9 个岛礁(最大的太平岛由台湾省控制),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和岛礁地理条件,可选择一个或几个岛礁建立机动保障基地,以应对南沙岛屿突发性的军事冲突或局部战争。
(三)完善战时后勤动员计划。
马岛战争中英军战时动员计划的实施证明,平时制定有周密的动员计划,将大大提高战时应急保障能力。
由于军费和编制的限制,我军平时不可能维持庞大的两栖船队,战时必须要动员大量的民船加以补充。
因此,平时就应编制详细的战时动员计划和改装方案。
一旦下达战时动员令,可以迅速的将民用船只改造成为各类军用船只。
岛屿作战是现代空战、海战和登陆战等作战样式的集中运用,作为战争“动脉”的油料消耗将是天文数字,光靠部队自身的后勤力量恐怕难以保障。
而我国以央企中石油、中海油为首的石油企业具备庞大的远洋运输能力,平时就制定好详细可行的战时征用计划,可以有力支援突发战争油料需求。
在其它军用物资的动员上,制定国民经济相关部门和企业平转战的详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将极大的提高战时转型效率,优先保障作战需要。
完善战时动员计划,融军于民、平战一体,战时进行统一的管理、调配,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多借鉴外军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