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与乡村建设_以大寨的普乐寺为例_郭永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2012
文化研究
合作社,1956 年成立高级社,1958 年加入人民公社。
大寨的普乐寺是一个新庙还是旧庙?这本不应
4 在这一时期,大寨的一些“遗留物”,如贾氏宗祠、山 该有什么疑问,因为普乐寺于 2007 年农历四月初八
神庙还保留着,婚丧嫁娶也还遵循传统的程式。
才开光。从 2007 年到 2011 年才 4 年时间,肯定是一
了可以避雨,也只能是一个人避雨。“文革”中不在了 识这样总结。五年前,悲识和他的佛教协会当时在崇
(被拆了,也有的说 1963 年大水冲毁了),前些年又修 教寺,贾小军径自来找到他,一见面就表达了要赞助
复了。2007 年私人投资了很多钱,有的说是一千万 佛教事业的愿望。悲识劝勉他要安心向佛,从长计
元,有的说是三千万元建了普乐寺,到底谁投资我们 议。此后不久,贾小军拜悲识为师,成为一名俗家弟
么这些本以为要消失的东西又复活了,其中的原因
按政治发展进程,大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很多,许多学者也做出了很透彻的分析。② 本文的关
第一阶段是 1964 年前的大寨。据《村志》④记载,
注点不单单是传统复兴或再造,而是以大寨庙宇这 “大寨本来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民国初年还不
个信仰空间为载体,论述庙宇的再造与主体缺失之 是一个行政村。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解放时,只
关系网络被解构了,大寨人也被彻底地整合到民
从右手边往上二进殿走,一共是 13+50 的台阶。
族—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各种“封建”、 “迷信”活动 走上台阶,到了二进殿,殿里供的是弥勒佛,弥勒佛
也被禁止。
左边和右边是四大天王;右偏殿里供的是伽蓝菩萨,
三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大寨。大寨于 一刚大师说这伽蓝菩萨是关公,左偏殿里供的是达
待这座庙。他们的回答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基本上都 和现任普乐寺的主持一刚 大师的多次交谈中了解
是下面的内容:
到,贾小军建庙的主要原因是信佛,而旅游只是次要
虎头山上有座山神庙,只是土窑洞里摆着一个 目的。这也和《中国新闻周刊》① 的报道里所讲述的相
小神像。山神庙很小,也很难说的上是庙,以前下雨 一致。“‘贾小军与佛有缘’,昔阳县佛教协会会长悲
得到这样的待遇。
在铸造时候也仿照八卦的样子,且在 8 个角上铸有
大寨的庙宇叫“普乐寺”,位于虎头山上。1997 八条龙。
年,大寨被山西省确定为重点旅游区,虎头山森林公
从 钟 上 刻 着 的 文 字 可 以 看 出 ,普 乐 寺 的 历 史 虽
园也正式开放。虎头山森林公园主要由陈永贵墓、郭 然不能说和石马寺、崇教寺、福岩寺、离相寺、寿胜
庙会与乡村建设
2012
4
庙会与乡村建设
——以大寨的普乐寺为例
●郭永平
摘 要:庙宇被认为是乡土社会中民众信仰的重要载体,大寨庙会中大寨人的“缺席”,涉及到走下神坛之后
的大寨人信仰。只有尊重民众对文化的调适,注重在沟通中的创造性改造,才能重建乡村和谐文化、
展示人类生活的新境界。
关键词:大寨;走下神坛;主体缺失
文章编号:1003- 2568(2012)04- 0061- 06
中图分类号:C 912.4
文献标识码:A
作 者:郭永平,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 邮编:510275
相比于华南宗族的发达,华北村庄里宗族是残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 5 公里的虎头山
缺的。① 但是这并不代表华北的村落是一盘散沙的, 下,村域面积大约 1.88 平方公里,四周与武家坪、金
62
2012
庙会与乡村建设
修庙者认为这座庙有历史依据,可是大寨人又
到底为何建庙,投资这么多钱建庙的初衷是什
是怎样认识这件事情的呢?在对 25 个人进行访谈 么呢?很可惜,由于贾小军是昔阳县的名人,并且长 4
时,每次访谈到结尾我都没有忘记问问他们怎样看 期在外发展,很少回村里,我没有访谈到他。但是在
“新庙”和“旧庙”本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讨论的地 的消息不胫而走,好似爆发了一颗炸弹,迅速传遍了
方,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本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华夏大地。一时间,引发了有关中国人精神信仰的一
因为从长时段的过程来看,今天是新事物,那么到了 场争论。其中的原因很多,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觉
明天就变成旧事物了。况且新事物里也往往会包含 得难以理解,但是对于 50 岁以上经历过“农业学大
光里,普乐寺就是普乐寺,山神庙就是山神庙,二者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许多庙宇又被修复了,其原因也
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到底在这“新庙”与“旧庙”的博 许是“不死的小农经济”在作怪。相比较而言,大寨的
弈之间暗藏什么玄机呢?
普乐寺 2007 年四月初八开光,建的比较晚。建庙本
三、面对庙宇的不同声音
无可厚非,全国到处都在建庙,比普乐寺规模大的庙 宇也不在少数。然而,在大寨建庙,在虎头山上修寺
变迁的一个缩影。
1946 年开始组织互助组,1953 年办起初级农业生产
①兰林友《庙无寻处—— —华北满铁村落再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 ②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 年;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
馆,2000 年;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商务印书馆,2004 年;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③④王俊山主编《大寨村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 页,第 2 页。
型、农业典型向政治典型转变,由此出现了左倾的极 分别是哼哈二将。进入院子,左面鼓楼,右面钟楼。
端化。这也是大寨一直被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在这
香炉里的灰很少,也没有点着的香。院子里 2011
一阶段, “亲不亲,阶级分”深入到成为人与人之间关 年 7 月 19 日开光的观世音菩萨孤零零地矗立在那
系划分的重要依据,乡土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 儿。观世音菩萨的后面是一个放生池。
间的悖论关系,而主体缺失这样的情况也体现在历 有 64 户,190 多人。人少,土地薄,自然条件十分恶
次的乡村建设中。
劣”。全村 700 多亩土地,分成 4700 多块,零星分布
一、再次崛起的大寨
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且有 40%的耕地掌握在一 户地主、三户富农手中。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土地高度
大寨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村庄。特殊性是指 集中的封建剥削制度,使得广大贫苦农民被迫给地
的民俗活动也已经恢复。
镌刻着:
二、新庙还是旧庙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普乐寺于一九六三年的自然灾害中被无情的大
对宗教仪式的研究不可能离开仪式与象征,因 水冲塌只留遗址在龙山上二零零六年在×××书记
为仪式与象征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与行为表述及 的倡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由×××书记
符号表述,一直处于人类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庙宇、 的长子即山西昔阳县天豪经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
庙会就是维系村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及村落与村 石坡、井沟、郭家庄、长胜岭等村接壤。大寨为昔阳县
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工具,以至于在华北村落里达 大寨镇政府所在地,是大寨镇的政治中心,207 国道
到了“村各有庙,庙各有会”的局面。从民国年间开始 在大寨西北 1.5 公里的留庄村口与大寨旅游路相接,
的乡村文化建设运动,经“文革”对乡村的浩劫,到改 每隔二十分钟就有一班从县城发往大寨的公交车,
沫若墓、孙谦墓、大寨展览馆、大寨民俗馆、普乐寺等 寺②等寺庙相比,但是起码不是一座空穴来风的新
景点组成,门票是三十五元。
庙,因为它是在原来旧庙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①王俊山主编《大寨村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4 页。 ②这些庙宇都在昔阳县境内,大多为明清所建,早已成为当地民众进行神圣活动的重要场所。
走农、工、商一体化的道路。大寨村先后获“省级文明 右的是十八罗汉。释迦摩尼的背后是观世音菩萨。释
村”、 “中国十大名村”、 “全国文明村镇”、 “全国农业 迦摩尼两边有一副对联:
旅游示范点”、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全国先进基层
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佛源
党组织”、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村”等荣誉称
二是从 1964 年到 1979 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在 座新庙。然而,事实上并非能够那么容易讲清楚,对
农业学大寨的十六年中,许多中外政界要人、社会名 于新庙还是旧庙还是存在很大争议。
流和数以万计的群众相拥而至,参观访问,大寨共接
虎头山海拔 1640 米,普乐寺位于虎头山的最高
待了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万人次和来自五大 处。要进入寺庙,首先要过牌楼,牌楼上是“佛源”题
庙会是华北地方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处 事长×××先生出资三千余万元进行了改扩建并于
华北腹地大寨村的民众也是如此,每年 8 月 1 号到 8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进行了开光典礼
月 7 号在县里举行的庙会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虽然用的是现代白话文的语言,但是整个简介
然而,离大寨最近的虎头山上建的庙宇却显然没有 没有标点符号,也颇具“学术普通话”的味道。这口钟
1983 年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 年 4 月, 摩祖师。
大寨公社改为大寨乡,大寨大队更名为大寨村,设村
从右手往上三进殿走,一共是 13+50 的台阶。走
民委员会管理行政,为村级自治组织。1992 年,大寨 上台阶,到了三进殿,殿里供的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
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组建起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 摩尼,左边供的罗汉是阿南,右边是大罗汉,围绕左
复以上的内容。而以上对大寨人的访谈可以得出以 就是大寨人的信仰问题了。
下几点信息:第一,山神庙是旧庙,已经修复;第二,
(三)外面的声音
普乐寺属于私人投资,名字是建庙时起下的;第三,
华北长久以来一直是“村各有庙,庙各有会”。虽
普乐寺与山神庙没有任何关系。可见在大寨人的眼 然历经多次的运动,一些庙宇已经荡然无存,可是 20
大寨所具有的代表性,因为大寨曾经是中国农业战 主扛长工、打短工,挣扎在死亡线上。解放后,大寨成
线上的一个“范本”,而被人们给予了太多太多的关 立了党小组、党支部,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
注。同时,大寨作为中国北方一个普通的村庄,它能 导下,翻身后的农民焕发出无限的激情和冲天的干
够反映当地的一般情况,它的变迁可以说就是时代 劲,积极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普光明殿华藏玄门涵世界
号,并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2009 年 4 月被晋
乐邦教主垂慈接引尽诡异
中市委评为“晋中市模范单位”。2011 年,大寨村共有
丁亥年吉月吉日
213 户,523 人,年产值达到了 4 亿元,人均收入 1.5
就作为宗教场所的庙宇而言,这座庙没有什么
万元。随着国家对民间信仰控制的进一步松懈,原有 特殊的。然而最耐人寻味的是钟楼所吊着的钟,钟上
也不知道。开光时市里和县里的领导都来了。原来想 子。·பைடு நூலகம்···此后五年中贾小军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也
列入旅游路线,自从凤凰台播出后没有领导去了。现 向悲识发愿,将来要在大寨建一座大寺院,这便是今
在也不列入旅游范围了。
日的普乐寺。”如果真是如这则报道里所述,那么旅
在大寨的日子里,每每谈到普乐寺,大家都会重 游也就变得只是一个副产品了,普乐寺要解决的也
别是 90 年代以来,不但一些原有的庙得以修复,而 2003 年版的《大寨村志》(以下简称村志)只是很含糊
且借助民间信仰的复兴,许多地方又新建了一些庙 地描述了大寨村名字的来源: “因古时有军队在此安
宇,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许多学者把 营扎寨驻守虹桥关,又与相邻的‘小寨’村相区别而
这些现象概括为“传统的发明”、 “传统的再造”。为什 得名”。 ③
革开放后的乡村文化建设,庙宇一直被认为是乡村 交通十分便利。
“封建”、 “迷信”、 “落后”的象征。因此,也就不可避免
关于这个村庄确切的起源,史书上没有记载,民
地摆脱被拆除的厄运。然而,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特 国 版 的 昔 阳 县 志 甚 至 没 有 大 寨 这 个 村 名 的 记 载 。
洲 134 个国家的 2.5 万名外宾。1967 年大寨公社驻 的“普乐寺”三字。
地也由武家坪迁至大寨大队。①“文革”十年,正好也
过了石桥,马上就要进入第一重殿了。在殿门口
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在这一阶段,随着大寨精神逐 左右立着两座大约 2.5 米的功德碑,奇怪的是这是两
步被推广成为大寨模式,大寨也逐步从一个生产典 座“无字”的功德碑。一直往殿里走,进去左右守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