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心理学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散性
心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而是作为人 的情绪总背景起作用的,他往往以同 样的情绪状态看特一切事物。
两极性
两极性是指情绪情感在动力性、激 动性、强度源自文库紧张度上存在着对立状 态。
情绪健康的具体表现
情绪的基调是健康向上和 稳定的 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强, 能够适度控制负性情绪。 情绪反应适度。既不过度 放大缩小,也不冷漠退缩 高级的社会情感(如理智感、 道德感、审美感、荣誉感) 发展良好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认识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 (知) 我评价等,其中自我评价是关键。 自我体验 自尊、自信、自豪、自卑、自怜、 (情) 自责等,其中自尊感是关键。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自立、自律、自强、自我 (意) 监督等,其中自我控制是关键。
自我意识的结构
生 理 自 我 社 会 自 我 心 理 自 我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材、 英俊、漂亮、 追求身体外表、物 外貌、衣着、 有吸引力、迷 质欲望的满足,维 风度等的认识。 人、自我悦纳。持家庭的利益等。 对自己的名望、 自尊、自信、 地位、角色、 自爱、自豪、 性别、义务、 自卑、自恋、 责任、力量的 自怜。 认识。 追求名誉地位,与 他人竞争,取悦他 人,争取得到他人 的好感。
学习的相关理论
行为主义 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形式:1)习惯性学习 2)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 3)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桑代克) 学习是主体对环境中事物的主动组织, 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 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 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
罗斌(Z.Rubin)
爱是个人对另一个特定人物所持的一种态度,他以 特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慕对象的思想、感情和行 为。
爱情
婚姻家庭大辞典:爱情是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 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男女间基于生命 繁衍的本能和确保身心最大快慰而产生的互相 倾心和追求的生理和社会的综合现象。
爱情在男女之间产生; 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包 含认知成分,不等于是低 级情绪 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含 性欲和性感在内,不等于 纯粹的精神恋爱。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心理学
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包括 知、情、意)和人格(也称
个性)构成。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
为表现的一门学科。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 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被公认为是心
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心理学之父” 冯特
心理的发展和实质
刺激感应性阶段 心理是脑的机能
菲尼亚斯.盖奇
感觉阶段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受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
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 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 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 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 会适应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
广义上,心理健康指一种高效 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狭义上,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 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 一致,即知、情、意、行、人 格完整协调、能够适应社会。
恐惧:是企图摆脱或逃 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 力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绪状态
1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且有感染性 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2 激情是一种为时短促、表现剧烈、暴发式 的情绪状态,如范进中举。
3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情况下引 起的情绪,如司马光砸缸。 状态和适应性反应。
情绪的特点
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 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
气质
指人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 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体 现人格的生物属性,具有天 赋性和稳定性,无所谓好坏。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结构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无意识的东 处于意识层之 指导自我去约 西,是原始 中,对本我的 束本我的冲动, 的、本能的、 欲望进行检查, 使自我的行为 含义 在人格结构 然后选择被社 转向道德的方 中最难接近 会接受的合理 向,是人格道 的部分。 行为。 德的维护者。 原则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为自我对本我 人格能量 执行、调节 职能 调节提供依据 源泉 功能 和力量
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心理健康的标准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正常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相对性
影响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 主要因素
动态性
完整性
心理状态
正常 健康 不健康
不正常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
精神病
正常与非正常之间并没有清楚的界限。 心理问题是在心理正常范畴讨论的概念。
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 还是情境因素造成
可控性 行为动因能否为行 动者个人所控制。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习主体的 变化
学习能动性 2
4 学习方式的变化 的增强
1
3
学习的专业性
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 焦虑 学习 疲惫
学业适 应不良 学习动 机过强
学习动 机不足
考试应 激障碍
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 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优化自我形象
道德修养;气质修养。
积极的心理暗示
言语暗示; 形象暗示
第七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
爱情
谷窦(W.Goodle)
爱情是两个成年异性之间的感情关注,其中至少包 括性的欲望和温柔体贴的成分。
格林费尔德(S.M.Greenfield)
爱情是一种可以观察德、关于两性之间(偶尔在同 性之间)的关系,包含特殊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人际交往的特点
社会性
主动性
情感性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存在较一般人际关系不同 的独特一面,主要集中在平等性、纯洁性、独立 性、开放性 。
人际交往的作用
信息交流 人际协调 心理健康
强化激励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空间临近
态度相似
能力崇尚
基本原则
需求互补
外表吸引
情感相悦
常见的人际交往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投射效应 角色固着
艾尔伯特.艾利斯
非理性信念的三大特征
绝对化
灾难化
过分 概括化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
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接触,从而 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情感联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师生和 同学关系。
高情商的特征
自信心强
具有良好的情绪
好奇心强
高情商
同情心强
自制力强
人际关系良好
情绪的功能
1
2
3
适应环境
影响认知
传递信息
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
一个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映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 焦虑
内心极度紧张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维混乱、注意 力不能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同时伴不良生理反应。
第五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情绪
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三要素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快乐:人所追求盼望的 目标达到后产生的情绪 体验。 愤怒:目的或愿望不能 达到,特别是目的一再 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情绪 体验。
悲伤:是有价值的东西 丧失或破灭时所产生的 情绪体验。
抑郁
持续的沮丧情绪或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愉快感丧失,可有 强烈的自责、内疚感、无价值感、绝望和自杀。涉及功能有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自 觉思考能力下降以及精神活动易激惹或迟滞等。
嫉妒
是指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排斥甚至是痛苦敌 视的情绪体验。
调试不良情绪的方法
对自己的智力、 有能力、聪明、追求信仰,注意行 性格、气质、 优雅、敏感、 为符合社会规范要 兴趣、能力等 迟钝、感情丰 求等。 特点的认识。 富、细腻。
自我意识的结构
现实自我(客观存在)
个体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 状况的基本看法。 投射自我(主观映像) 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 目中的形象。
理想自我(主观映像) 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 的形象。
气质类型
依据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气质类型如下:
气质类型 特征 喜欢与人交往,适应性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 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解决问题有不求甚解倾向, 易感情用事,具有外倾性。 待人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 性但脾气急躁,易冲动。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安静、稳定、情绪不外露、善于忍耐、有耐心,自制 力很强、注意稳定,但在理解问题时常比别人慢些。
情绪问题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概念是心理学家詹姆斯1890年在《心理学
原理》中首次提出的。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 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 理、社会特征等各方面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内容
生理 自我 对自己身高、 体重、容貌、 身材、性别等 生理属性的认 识以及生理病 痛、劳累疲乏 的感受。 社会 自我 对自己在群体 中的地位、角 色、作用以及 自己和他人相 互关系等的认 识、评价和体 验。 心理 自我 对自己知识、 能力、情绪、 兴趣、爱好、 动机、性格、 气质等心理属 性的认识和体 验.
提高情绪的自我意识 负性情绪的合理表达(客观真实清晰具体) 改变不合理认知——理性情绪 宣泄疏导(哭泣、运动、倾诉) 转移注意力(改变注意焦点或环境)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寻求社会支持
合理情绪理论(ABC理论)
合理情绪理论
人不是被事情困扰着, 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 困扰着。 A(Activating events) 诱发的事件 B(Beliefs) 信念,即个体对这一 事件的看法、解释及 评价 C(Consequence) 事件后个体的情绪 反应和行为结果
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
优化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平等尊重原则
-互助互利原则
-真诚信用原则
-相互沟通原则
优化人际关系的艺术
选择恰当的交往对象
价值定向的趋同;互动中的社会促进
脾气相投;寻找合作机会最多的人
把每个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让他人保住面子;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他人发生改变
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 易疲倦、孤僻、具有内倾性。
抑郁质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学习的定义
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 倾向、成熟、疲劳、 药物反应等因素带来 的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 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要维 持一个相对持 久的时间 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 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行为异常 功能失常 痛苦
心理测评
SAS
焦虑自评量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
SCL-90
90项症状清单(最常用的测量心理健康程度的量表)
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
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
自我认知偏差
4
人际交往问题
2
人格问题
5 3
学业问题 6
爱情问题
心理学 Psychology
主讲人:刘亚菲
邮 箱:lyf@tju.edu.cn
考试安排
考试时间:18周(12月24日开始)
一个小时之内答题提交
考试地点:机房或宿舍网上答题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0% 网上答题成绩70% 题目类型:单选(2分) 多选(3分) 判断题(1分)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自我意识的分化
自我(Self)有主观我(I)和客观我(me)之分
主我:对自己活动的觉察,
是觉察者、感知者、控制者。
客我:被觉察、感知、控制的 对象。
自我意识的产生标志
使用代词“我” 使用物主代词“我的” 用自己的名字表达要求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
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 有一定倾向性的 心理品质或心理特征的总和。 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
认知学派
建构主义
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激发维持学 习活动。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 效率的提高。
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研究 发现,遗忘在 学习之后立即 开始,而且遗 忘的进程并不 是均匀的。最 初遗忘速度很 快,以后逐渐 缓慢。
归因理论
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内外因
决定成败的是经常 发生的还是偶尔发 生的。 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