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针对研究区资料的特点,总结了垂向建模+近地表建模+井速度充填扫描+分层网格层析反演的速度建模方法,得到了准确的速度模型;利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技术改善了探区复杂断块低信噪比地区的成像质量,进一步落实了边界断层的性质及位置,偏移深度域成果与井信息吻合率较高,解决了地质问题,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标签:近地表建模深度偏移

1研究区概况

通过对研究区资料细致地分析,总结该地区主要存在以下难点:噪音干扰严重,主要分布在大型障碍物、公路、铁路附近;斜坡带资料信噪比低,有效信号频带窄、主频低;表层及近地表条件复杂,存在静校正、能量、覆盖次数、信噪比、频率等一致性问题;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断裂系统发育、构造埋深变化大、纵横向波场变化剧烈潜山内幕波阻抗小,速度模型建立及成像困难。

2 主要处理技术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网格层析的方法,通过多轮次迭代和多种监控手段,逐步建立准确的速度模型。在模型更新中采用全局网格层析迭代思路,支持利用先验地质信息、解释层位或是测井数据约束的网格层析反演及边界约束来提高迭代效率和精度;深度建模过程中Omega平台与Petrel的结合,更好的利用Petrel平台三维可视化环境,提高模型建立的准确度,通过多套针对性插件进行建模优化,针对复杂陆地资料的近地表建模(NSM),多井情况下的属性应用(MWM)以及剩余同相轴拾取趋势交互修改(PSI)等技术;利用有多套质控方法,利用RMO QC来帮助判断模型更新的方向是否正确,利用TOMO QC能够自动判断更新结果是否具有地质地球物理意义等。

针对复杂破碎带区速度倒转现象,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等难点,开展高陡复杂构造的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攻关。提高“均方根速度”的精度,达到将其转换成层速度依然可靠的精度。在建立速度场时采用“均方根速度-层速度-均方根速度-层速度交替求取”的做法,逐步逼近准确速度场。充分利用已知井的资料和先进的速度建模软件,与地质人员紧密结合,確保速度模型合理准确。时间偏移的速度模型迭代了12次,取得了比较好的偏移效果。

在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利用初至波层析反演静校正得到近地表模型;利用井速度和层位信息对西坡带和低信噪比区进行监控;根据信噪比和构造对资料进行分层次网格层析成像,针对不同信噪比和构造的资料,采用不同的参数进行CIG道集拾取,并从浅至深分层反演迭代。项目组共进行5轮次的层析反演,得到的速度场与地层构造吻合度较高,符合地质认识,CIG道集也都拉平,剩余速度趋近于0。

由于本地区资料构造和信噪比变化比较大,我们按照层位和信噪比对资料划分4个层位,对每个层位的CIG道集拾取采用不同的参数,获得更准确的拾取量,并按照不同层位,自上而下进行逐层反演迭代。

最终偏移成果在斜坡带部位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改善(如图1、图2所示),断层归位准确,断面清晰、断点可靠;中生界、元古界地层信噪比有了很大提高。洼陷分布范围更清楚,元古界潜山顶面的构造形态及断裂展布特征清楚,边界断层更清晰,更好的满足了地质解释人员的需要。与该工区15口井对比,深度域成果主要层位与井分层资料吻合度在98%以上。

3结束语

通过次研究开发了分方位角FX域噪音压制、4D隐式规则化、分层网格层析反演建模等新技术,通过保幅保真的精细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剖面的质量,主要目的层地质现象成像更清楚,反射波组特征较清晰,断层、断点归位更准确,构造形态可靠,地质信息丰富,深度域成像与井信息吻合,为后续地质综合研究提供了保真的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张文生,张关泉,宋海斌,高精度混合法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并行实现,地球物理学报2001,44(4),542-551.

[2]熊翥,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思维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