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不同汉译本比较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的障碍是任何—位译者都无法回避的, , 对此 我 们的态度应该是客观公正的。不能因为一本译文 中零星出现 了 一些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十分突兀的 词语 , 就否定其整体的价值。 对于后来的译者来 说, 弥补翻译活动中选词上的缺憾 , 加强复译作品

l O一 7
译作 “ 三笔遗产数 目有多大?谁都不知道 。” ;
‘ esn e H e vy i p se a 6p o v ri ‘ r0 n e l o at asr sns ru e l P n
s ni ntda e tme ’ dmia o 6I g e r s e t e e r t n m ma e d e p c t d i

在 截然 不 同的翻译 方法 下 ,必 然 诞生 出很 不一 样
t ̄ u. e er也被译成“ ” 他从谁跟前走过 , 谁不感到由 衷的钦佩? 对他既抱 丌分敬重 , 几分恐惧。 再 1 又怀 ” 看傅雷先生的译文, 这三句分别被泽成了: “ 某家 的主妇买了一只竹鸡,邻居就要问她的丈夫是否 煮得恰到好处 。”“ ; 这些遗产数 目 之大, 没有—个 人知道。 和“ ” 他走过的时候, 没有—个人 贝了 看 . 不 觉得钦佩 。 又敬重, 又害怕” 。 3 用词的比较 翻译的历史 性原理告诉我们 , 语言的历时演 进是需要复译的基本原因之一。 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和政治发展情况下会 产生自己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虽然这种语言的 演进是缓慢而且不易察觉的 , 但经历的时间越久 这种变化也就越明显。 在傅雷先生的译文中‘orei 被直接音译 ' ugos b ” 成了 “ 布尔乔亚 —个我们这一带人几乎没有 一 听过更不会在文章种使用的词。 今天这个词 , 我们 通常都会和李恒基先生—样将其翻泽作“ 市民” 或 “ 市民阶 ’ 在笔者选取的原文第一部分里, 。 一共 有五次出现“ oh m e和“h m e l b no m ' e ’ om' ’ 来指代葛 朗台先生。 对于这五个词, 傅雷先生除一次隐而未 译之外, 剩下四次全都译成了“ 好家伙” 家伙” 和“ , 这个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少使用的称呼。在如今的 汉语中, “ 家伙” 一词已经更多的偏重于贬义。 已经 无法用来形容原文中索漠城的居民眼中只关心钱 财对其他事情全都漠不在乎的 “ 好好先生”李恒 ( 基译 ) 和那个一看到钱就变成老虎 , 变成蟒蛇, 让 全城人都又敬又怕 的葛朗 台 “ 老先生 ”李恒基 ( 伊) 今天“ 。 先生” 一词已经可以表达出对—个人略 带不 满的称 赞 。对 于语 言的历 史 眭所造 成 的翻译
台海 出版社 ,0 0 2 0.
『许钧翻 译论I1 句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0 . 2 3 0 【 钧. 7 浒 译事深索与译学思考呻 北京 : 外语教学与
研 究 出版 社 .0 2 20
[ 钧. 8 浒 重复・ 超越一源自名著复译现 象剖析 中国
翻译.9 4 ) 19( 3 . I 邹振环. 9 1 影响近代 中国社会的一百种译作. 中国

文化 教 育 fi f
《 欧也妮 ・ 葛朗台》 不同汉译本比较研究
从实践 的角度看翻译
李 佳
(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 学院法语 系, 宁 沈阳 10 3 ) 辽 10 2
摘 要 : 文主要选取 了巴 尔 本 扎克的著名小说《 欧也妮 ・ 葛朗台》 两个不 同历史时期的汉译本 , 比较研 究了不同译文中翻译 方法、 翻译风格和翻 译 过程 中词语选择的差异并进 行了筒要的总结和评 断。 关键词 : 意译 ; 直译; 选词; 复译 章加了题目, 读起来也觉得情节连贯、 然 、 自 流畅。 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 欧也妮 ・ 葛朗台》在上 , 除了翻译方法上的不同, 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穆木天先生首次翻译成中文 们还能体会到不同译者翻译风格的不同。稍加留 出版 , 至今在海内外共出版发行了超过二十种的 心, 我们就可以从译文的选词和用句上 , 分辨出每 不同汉译版本。考虑到译本的影响和比较研究的 位译者的特点。比 , 如 与傅雷先生的译文相 比, 李 需要 。 本文作者主要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译 恒基先生在译文中更喜欢将原文中的双重否定句 本作为研究对象, 它们分别是 : 初版于 15 年的 译成反问和设问句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李恒 94 傅雷译《 欧也妮・ 葛朗台》 和初版于 19 年的李恒 基 先 生 将 “ n l6ng r ’ h 94 U e I a ena l c psul a i e p rrx a s q e e osn n d ma d n u ed i Si u ls v iis e l e neta 基译《 欧叶妮・ 葛朗台》 。
4结论
1 su6 6 S u u, bu d l 0 舀s i t a m ru ot e a a me
mo t e s u n u u e q i m i u c ?e u a e h u e l a h t a ,p r l a td e
l vl” a i ̄ 一句的翻泽。 l 傅雷先生就将原文中的 —个 长句子, 拆开翻译成两个短句子“ 索漠城里有一所 住宅, 外表就有这些凄凉的成分。 —条起伏不平的 街,直达城市高处的古堡,那所屋子便在街的尽 头。” 这样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情况下 , 读者看到 种更符合中文语法习惯的表达方式。 此外, 傅译 阅读起来更 自 然流畅的原因还在于:对于一些需 要用“ 弦上之音” 表达的地方 , 傅雷先生绝不会奏 出“ 弦外之音” 加以赘述 , 但相对的, 由于每位译者 的“ 先有”“ 、先见” 先把握” 和“ 不同, 对于一些不和 中文表达习惯的 词句 , 傅雷先生有时也会选择隐 去不翻译。例如 “’ 0 tr n6 a 1ti d al小 e r i t H mi p 1 o 1 e oo bg” nclm ae被翻译成“ 木料支架的屋顶” 而不是 单纯的从原文的字面意思出发泽成 “ 房子定上架 着木质结构的屋顶” 虽然没有从字面上复制原文 , 但原文本中的涵义被准确的传达了出来。 翻开李恒基先生的译本就会看到, 在译者序 言 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 的话 :实际上采用了直 “ 译, 力求忠于原作”说 明与傅雷先生采取的“ , 意 译” 的翻译方法不同, 李恒基先生选择 了“ 直泽” 。
语言的时代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对于复泽后,却由于泽者韶泽水平和错误 的翻译观念所造成的语言色彩的明 显偏离却是不 能接受的。比如同样将 ‘ os u rne aa ' ni r adt vi M e G t a r c qmt s t s ls i u e e ' o n a — p m ’ a 错误地译成 “ 葛朗台先 生当时 4 岁” 7 的周宗武先生 和谢金元先生, 笔者 实在无言以对。而对于刘凯先生, 只要原文中出现 ‘l ” ' l 就把所有与之相关的修饰语都译成“ i fe 芳名” 、 ‘ 龄、 迷人” 的少女、 “ 妙龄少女”“ 、 芳龄十岁” 这种 不顾原文风格 , 主观深化原文 , 好像只要是‘ e " m 就一定非妙龄美丽不可的译法也是不值得提倡 的。 无论今天我们如伺强调提高译者的主体地位, 如何关注“ 主体间性”我们都需要 明确译者不是 , 作者, 不是完全不受原文束缚的文学创作, 翻译 对 原作的尊重是作为一名翻译必须要牢记的。
版 社 .9 4 19 .
【] 3 巴尔扎克荒 刘凯{ 欧也妮‘ 葛朗台 金城出版
社 .9 & 19
【 巴尔扎克著, 4 1 周宗武译. 欧叶妮 ・ 葛朗台. 高老头
I 北京 : 燕 山出版社 ,00 ML 北京 2 0.
圈 巴尔扎克著, 谢金元译. 高老 头. 欧也妮 ・ 葛朗台
l 述 概
2翻译方法和风格 的比较 翻泽是一种历史的奇遇 , 其本质在于翻译活 动是翻译主体与原文本的相遇与结合。在这种相 遇 和结 合中 ,作 为翻译 主体里 最重要 的一方 面——i者 , 罩 总会在译文中自觉不 自觉的, 或多或 少的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 , 让读者 可以透过文字, 感受到不同译者的不同翻泽风格。 傅雷先生的译文有简洁、 朴素、 传神的特点。 这首先要归功于傅雷先生对很原文的很大一部分 选择了“ 意译” 的翻译方法 , 以不受原文形式 的 可 拘束 , 在尊重原作者, 保持原著整体风格 , 不破坏 原文意境的前提下, 大胆的拆分长句子 , 流畅地传 达 了原 作的 神韵 。比如 对 “ e pi i sd C s r c e e np
对外 出版翻译 公 司,96 1 9.
的译文。这种不同很明显的表现在x 原文本段落 寸 区分的处理 上。 李恒基先生的译文没有区分章节, 而且在段落的划分_完全和原作相同 , 上 二 从开篇到 第—个自然段结束, 一共有长达五页的篇幅。 相反 傅雷先生大胆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了章节给每
通过对巴尔扎克的小说 也妮・ 葛朗台》 不 同汉译版本的比轼 究 , 研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 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的魏译方法和翻泽风 , 格 评价一部译作的价值—定要综合考虑语言、历史 背景、 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能主观 臆断 , 偏概全。 以 傅雷先生的泽作, 今天读起来虽 然稍显拗口, 有读“ 鲁迅小说” 的感觉 , 但却最好的 表达出了巴尔扎克原著的神髓。李恒基先生的译 本, 虽然偶有理解上 的 误差 , 但整体风格上仍十分 接近原著,而且译文严肃认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傅雷先生译文中的不足, 语言具有时代感, 为当今 的广大读者所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 【 巴尔扎克著, 1 1 傅雷, 郑永慧译. 欧也妮 ・ 葛朗台 古 物陈 列室 北京: 民文学出 人 版社,99 1 8. f巴尔 2 1 扎克著 李恒基译_ 欧叶妮 ・ 葛朗台 译林出 呻
m c l eitn d s a h so o e ‘i 6l oi xse t m l p yin mi dnl a m e a
mai i l i ci on” r s e e 6tt ut a p it译成“ l a e . 谁家的主 妇买回一只竹鸡 , 准有人要问她的丈夫 : 炖鸡的火 候是否恰到好处?”"- ̄sces n o’lm— ;lo ucsi sdnt' l i o i p r c eft ̄l U epron ” ot en On ed esn  ̄ 被李先生翻 a m u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