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步骤教案

人生三步骤教案
人生三步骤教案

语文——钱穆《人生三步骤》课文阅读

钱穆《人生三步骤》课文阅读 一 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有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生活。衣食住行与价值是维持生命的存在。先讲讲食和衣。 所为食前方丈,一丈见方的很多食品同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大布之衣,大帛之袍,同锦衣狐的作用也差不多。饮食为御饥渴,衣着为御寒冷。 同样,颜渊居陋巷,在贫民窟里;诸葛亮卧草庐,在一间茅草房里,从表面上看双方好像不一样,其实在生命和意义与价值上还是差不多的。 再讲到行,孔子出游一车两马,老子函谷关只骑一头牛,普通人只好徒步跋涉了。 今天科学发达,物质文明日新月异,我们的衣食住行同古代的人绝不相同,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角度看,衣还是衣,食还是食,住还是住,行还是行,生活还只处于第一阶段。 动植物亦有它们的生活,有它们维持生命的手段,所以生命第一层次即生活方面比较接近自然。可以说人同其他动植物的生活相差得不太远。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即是此意。 进一步说,我们是为维持我们的生命才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生活。生活应该在外层,生命则在内部。生命是主,生活是从。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来帮主人的忙。生命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应该另有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生命发展这程中的第二个层次,即人的行为。换句话讲,人的生命价值应该体现在事业上。 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只为吃饭、穿衣、住房子、行路的。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我们应该还有人生的知为和事业,这才是人生的主体。 今天不少人工作都是为了谋生。为了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才谋一个职业,那工作来满足自我生活需要。工作当然也可以说上一种行为,实际上应该有另一种高尚的行为,按照古人所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只要有所不为——不讲我不想讲的话、不做我不想做的事,不论他是大总统、大统帅、大企业家,还是农民、工人,从行为上讲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区别只是生活质量,但做人的精神是平等的。讲平等要从这种地方讲。如只从生活质量上看,人与人怎能平等呢?整个世界的人都不平等! 有的事富贵的人可以做,贫贱的人却不能做;有的事贫贱的人能做,富贵的人却不能做。只有我们讲的修身,这种精神行为,才是平等的、自由的。可见古人所谓的修身,到今天仍旧有意义有价值。再过上300年、3000年,这种意义与价值还会继续存在。 第二步是齐家。每个人都一个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好合,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天下哪有完全大公无私的事呢?吃饭,一口一口吃,这就是私的。穿衣,穿在我身上,也是私的。房子自己住,还是私的。哪有不私的事呢? 修身齐家不是个人主义,不能只讲自己。没有父母,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修身齐家亦不是社会主义?身与家都是私有。 修身齐家是一种行为道德,是公私兼顾的。尽自己的能力来修身齐家,这是你应该做的。我

人生是一个过程

人生是一个过程,生命是一种体验,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创造才是对生命的一种注解,因为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因为生命拒绝接受平庸。人生的意思不在于我们占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悟到了什么,人生的歧路,总是发生在不了解自己之处。在今天的境遇中,我们的行为,思想和信仰,就是我们建造明天的材料。生命有如空谷的回音,你如何呐喊,它就如何回应你。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除了自己,没有人能让我们贬值,善于少走弯路的人,总是一个用头脑驾驭自己每一步的聪明人,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锻造自我的情感和心灵,拥有真正的价值和真实的幸福。 一、做一个正直的人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这样才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己不正,何以正人?正直的人不谋私,不贪利,不文过饰非,不偷奸耍滑,不阿谀奉承,不溜须拍马,不阳奉阴违,平等待人,公正处事。说话有根有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说的都是真话,做的都是正事。心术不正、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被后一套,台上说君子言,台下行小人事,谈何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所以,做人一定要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正直。 二、做个善良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一定要善良仁慈。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与美好。爱是

人生三步骤教案

2017年上期114、115班语文教案曾宪乐 人生三步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人生三步骤中每个步骤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堂交流、重点语句的圈划与品读、讨论, 了解认识三步骤的内容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 【教学重点】揣摩和品味关键语句,解释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形成对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的明确认识。 【教法与学法】朗读体会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引导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总第12课时) 一、导入: 1、介绍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软件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截至2004年8月,微软公司创立者兼总裁比尔?盖茨的总资产增加到480亿美元,而第11次成功蝉联400富豪榜第一位置。据报道,比尔?盖茨现在依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迄今为止,盖茨和妻子已经为国际健康事业捐赠了超过250亿美元。比尔?盖茨向外界公开了遗嘱,其中宣布将把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1)你认识他吗 (2)他会以什么为快乐呢 (3)你快乐吗说出三个使你快乐的理由。 2、周恩来 在周恩来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者”,他是后人永远学习的崇高榜样。周恩来的人生以什么为快乐他毕生追求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有专著八十种以上。他强调中国历史的独特而长久的传统,被公认为现代中国三大史学派别之一传统史学的代表,影响颇大,尤以研究学术思想和文化史驰名中外,被誉为儒学大师。《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1980年11月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之讲演辞。收录于论文集:《人生十论》1999年,东大图书公司。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人生三步骤的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文中找出人生三步骤的内容,及基本观点的句子。(出示板书内容)。 人生三步骤 ?生活

最新整理《人生三步骤》教案

最新整理《人生三步骤》教案 《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所作的关于人生问题的演讲下面是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教材分析 《人生三步骤》入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生命真谛。本文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一方面,作者语气随和,娓娓道来,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全然没有说教的成分。另一方面,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辞也非常简明。因此,对于字词句方面的理解,学生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同时,本文又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本课引发的人生思考是否深入,必将对后面几篇文章的学习产生影响。本篇课文的思想价值,在于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职校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特别是关于人生的三步骤说,相信学生会在学习中引起共鸣。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上中遵循切实立足文本、紧密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则。尽可能抓住课文的主要观点与学生的共鸣点、兴奋点相交汇的地方作为教学内容。 在教材的处理上,让学生整体的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关键词句的研读,将课文人生见解同现实相联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精神相交融,从而达到感悟生命真谛的目的。设计为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所带班级为中职一年级学生,电子电工专业,均为男生。该班同学语文学习总体情况比 较薄弱。语文学习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功利性比较强,只停留在完成几个题的层次上,因而,缺少发现,不善于思考,尚不能运用所学观点解释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习惯较差,并不能专心地读完《人生三步骤》整片文章,更谈不上联系实际思考。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就要体现课堂的分层教学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一定的收获,对于阅读习惯好的同学,不仅了解文章的

13《人生三步骤》练习

2011级高职《语文》复习材料13-G 《人生三步骤》课后测试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面6组汉字,其中有一组字的声母相同,有一组字的韵母相同,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兰聊酿缕②受铄闪束③东浓缝耿 ④败佩湃海⑤申很阵忱⑥渴喝凯裸 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色彩班斓织锦当铺 B、浸渍廖落幅员广阔 C、未雨绸谬焉耆气韵 D、标榜袅绕心旷神贻 3、下列词语中 全部都正确的是() A、大家风范陋巷归宿 B、日新月异淡泊提练 C、遁遁善诱诸葛草庐函谷关 D、领略隔置不论深邃 一、语言运用(第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夙.愿/回溯.虔.诚/潜.意识绯.闻/芳菲. B.战栗./菽粟.屹.立/银货两讫.氛.围/ ..芬.芳. C.下榻./踏.实一沓.纸/纷至沓.来膀.胱/翅膀. D.果脯./胸脯.前仆.后继/仆.人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青春曼妙步覆维艰举世闻名相儒以沫 B.生死攸关吊以轻心连棉不断迫在眉睫 C.出人投地简明扼要暮霭沉沉走头无路 D.深入浅出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前仆后继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____、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邋黧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____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__ _ ,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品味作客 B.依赖品位做客 C.依靠品位作客 D.依靠品味做客 4.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风雨这么大,我是来看你了。 ②风雨再大,我是会来看你的。 ③风雨多么大,我是会来看你的。 A.尽管还即使也虽然还 B.尽管还不管都即使也 C.虽然还即使也无论也 D.虽然还即使也无论都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4课《人生三步骤》练习题

《人生三步骤》课后测试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面6组汉字,其中有一组字的声母相同,有一组字的韵母相同,从备选答案中选出 正确的一项( ①兰聊酿缕②受铄闪束③东浓缝耿④败 佩湃海⑤申很阵忱⑥渴喝凯裸 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色彩班斓织锦当铺 B、浸渍廖落幅员广阔 C、未雨绸谬焉耆气韵 D、标榜袅绕心旷神贻 3 A、大家风范陋巷归宿 B、日新月异淡泊提练 C、遁遁善诱诸葛草庐函谷关 D、领略隔置不论深邃 一、语言运用(第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夙.愿/回溯.虔.诚/潜.意识绯.闻/芳菲. B.战栗./菽粟.屹.立/银货两讫.氛.围/ ..芬.芳. C.下榻./踏.实一沓.纸/纷至沓.来膀.胱/翅膀. D.果脯./胸脯.前仆.后继/仆.人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青春曼妙步覆维艰举世闻名相儒以沫

B.生死攸关吊以轻心连棉不断迫在眉睫 C.出人投地简明扼要暮霭沉沉走头无路 D.深入浅出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前仆后继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____、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邋黧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____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__ _ ,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品味作客B.依赖品位做客 C.依靠品位作客D.依靠品味做客 4.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风雨这么大,我是来看你了。 ②风雨再大,我是会来看你的。 ③风雨多么大,我是会来看你的。 A.尽管还即使也虽然还 B.尽管还不管都即使也 C.虽然还即使也无论也D.虽然还即使也无论都 5.下列句中加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人生三步骤》助学案

《人生三步骤》助学案 一、通过学习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通过对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堂交流、重点语句的圈划与品读、讨论,了解认识三步骤的内容与意义。 三、正确认识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 一、作家简介 钱穆(1895年—1990年8月)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字宾四,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钱九岁入私塾,熟悉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13岁入常州府中需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人生十论》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探论“心”、“我”、“自由”、“命”、“道”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创作背景 本文是钱穆先生于1978年11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所作的演讲。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严谨的逻辑通俗地表达出来,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自有一种大家风范。本文将人生分为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其一为“生活”,即物质文明;其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人文精神;其三为“德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三十多年过去了,也许今天的我们读来会觉得有些“古董”气,但慢慢品味,静静思索,对我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有裨益。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箪.食()瓢.饮()跋.涉()狐裘.()帛.袍() 二、解释下列句子 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三步骤》

《人生三步骤》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比尔?盖茨,让我们一起了解比尔?盖茨的快乐认识? 1、你快乐吗?说出三个使你快乐的理由。 2、你认识他吗? 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软件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截至2004年8月,微软公司创立者兼总裁比尔?盖茨的总资产增加到480亿美元,而第11次成功蝉联400富豪榜第一位置 3、他会以什么为快乐呢? 据报道,比尔?盖茨现在依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 迄今为止,盖茨和妻子已经为国际健康事业捐赠了超过250亿美元。比尔?盖茨向外界公开了遗嘱,其中宣布将把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2)周恩来 在周恩来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者”,他是后人永远学习的崇高榜样。 周恩来的人生以什么为快乐?他毕生追求的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了解人生三步骤的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文中找出人生三步骤的内容,及基本观点的句子。(出示板书内容)。 人生三步骤 ?生活 ?行为与事业 ?归宿 三、作者介绍: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有专著八十种以上。他强调中国历史的独特而长久的传统,被公认为现代中国三大史学派别之一传统史学的代表,影响颇大,尤以研究学术思想和文化史驰名中外,被誉为儒学大师。《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1980年11月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之讲演辞。收录于论文集:《人生十论》1999年,东大图书公司。 四、人生三步骤 生活——生存(物质文明) 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 归宿——德性 第一阶段:生命的安乐! 分析:第一步骤应为生活。作者认为:衣食住行,不论多少,不分优劣,不分豪华简陋,不分古人今

人生三步骤

《人生三步骤》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所作的关于人生问题的演讲,入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生命真谛。本文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一方面,作者语气随和,娓娓道来,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全然没有说教的成分。另一方面,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辞也非常简明。因此,对于字词句方面的理解,学生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本篇课文的思想价值,在于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职校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 二、学情分析 所带班级为中职一年级学生,护理专业,均为女生。该班同学语文学习总体情况比较薄弱。语文学习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功利性比较强,只停留在完成几个题的层次上,因而,缺少发现,不善于思考,尚不能运用所学观点解释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习惯较差,并不能专心地读完《人生三步骤》整片文章,更谈不上联系实际思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人生三步骤中每个步骤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堂交流、重点语句

的圈划与品读、讨论,了解认识三步骤的内容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人生三步骤的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理解课文所述观点的现实意义。 3、揣摩和品味关键语句,解释关键语句的含义。 难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形成对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的明确认识。理解课文所述观点的现实意义。 六、教法与学法 (一)朗读体会法:认识与感知 (二)揣摩与品味: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三)拓展与感悟:、引导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介绍比尔?盖茨 ? 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 ? 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软件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

《人生三步骤》教学参考

教学要求 一、了解人生三步骤的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二、理解课文所述观点的现实意义。 三、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分析指导 课文是钱穆先生于1978年11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所作的演讲。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严谨的逻辑通俗地表达出来,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自有一种大家风范。课文将人生分为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其一为“生活”,即物质文明;其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人文精神;其三为“德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三十多年过去了,也许今天的我们读来会觉得有些“古董”气,但慢慢品味,静静思索,对我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有裨益。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初步感知作者的基本观点 按人生步骤划分,本文自然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具体阐述人生第一步骤的内容。文章开篇破题──人生三步骤实际上是指每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层次或阶段。然后明确指出,第一阶段为生活。人们要生活就离不开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的意义仅仅在于维持生命的存在,因此,衣食住行不论多少,不分优劣,豪华也好,简陋也罢,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其意义和价值都是差不多的,都只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生活层次与动植物的生活层次也差不多,比较接近自然。接下来,作者又进一步论述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认为生命是主,生活是从,生命是目的,生活是手段。然后自然引出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人的行为,即人的生命价值应该表现在事业上。 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人生第二步骤的内容。紧承上文而来,作者首先为人生的第二步骤定下基调,即人生的行为和事业,是人生的主体所在。既然是主体,就不能像衣食住行一样求最低限度的满足,而应该无限地发展它。然后,作者将人生行为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为“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而谋的职业,二是超乎职业之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接下来分别阐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义。修身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以自己的行为来齐家,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好合,这才是人生有意义的生活。身已修,家已齐,一旦有机会,我们就可以出来治国平天下,因为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是一体相通的。 第三部分,具体阐述人生第三步骤的内容。作者首先用三个问句引出人生第三个步骤,即人生的归宿。其次,通过比较、举例得出一个结论:人的行为要合乎自己的天性。然后论述,只有人的天性得到满足,才能心安,才会快乐,“安”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字,安了才会乐。而真正符合人的天性的安与乐,是不分富贵或贫贱等种种境遇的。接着指出天性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不需要外部条件来达成,并举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来论述这一道理。进而指出,德性圆满,可做别人榜样的,称为圣人或天人。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做人既要讲求物质文明,又要弘扬人文精神,最高境界则是圆满发展德性。 作者所论述的人生三步骤,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种境界,即物质的人生、社会的人生、精神的人生。三者之间既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也是一种孕育与包容的关系。物质的人生孕育了社会的人生,是社会人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的人生又包含着物质的人生,是物质人生的升华;精神的人生既建立在社会的人生之上,同时又超越了它,达到精神的超脱和解放。人生的三种境界一步步向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一步步提高。 二、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生的三个层次及其现实意义 对于生活层次,作者举衣食住行为例进行阐发,并反复强调,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来说,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优劣好坏差别是不大的,只需最低限度的满足即可。因为生活只是条件和手段,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存在的,生命才是目的。倘使在生活上有无限的要求,那么我们的人生就变成专为生活的人生了,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