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南站流线及地下空间换乘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州南站流线及地下空间换乘设计
摘要:综合交通换乘是地下空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地下空间设计的核心。
本文对广州南站的交通枢纽规划、既有交通设施等情况进行了阐述、归纳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交通流线进行梳理、细化,初步构建出广州南站站房内部、地面广场及地下空间的立体交通空间模型,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指引。
关键词:交通换乘;流线分析;综合交通;空间模型
随着广州南站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内其地下空间开发将具备经济可行性;而随着该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规划接入广州南站的地下轨道交通各线路、城际铁路线位、站位方案的稳定,其地下空间开发研究更为必要和迫切
1广州南站枢纽地位
广州南站建成运营,将逐渐成为广州铁路枢纽内新的客运中心,其在枢纽内的分工为:京广高铁终点站,也是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城际铁路的起点站,主要办理京广高铁衡阳方向A 类车、B 类车始发终到作业,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城际客车始发终到及折返作业,以及京广高铁与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间直通车的通过作业。
2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设施情况
2.1国铁:广州南站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复杂、客流量最大的铁路旅客站房之一,衔接武广、广深港、广珠城际、贵广、南广各线路,是广州铁路枢纽中最主要的客站。
2.2城市轨道交通:广州南站引入广州地铁2 号线、7 号线、佛山地铁3 号线,远期预留广州地铁20 号线接入。
2.3城市公交:广州南站东、西广场设置有配套的长途汽车首末站和公交车站,站房首层设有出租车上落客场地和临时停车场地,以及配套社会停车场。
2.4城际轨道交通: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广佛环线、佛莞城际铁路在广州南站引出、两线并站,车站拟设置在广州南站东广场南侧。
2.5直通车:广州南站拟开行至香港的直通车,形成集高铁、城际铁路、口岸直通旅客列车和地铁、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3综合交通流线
3.1广场交通体系
广州南站为高架车场,四周有城市新规划道路,设东西两座广场,广场上设置公交车站。
旅客由东、西两侧进出站,停车场车辆由南北两侧进出。
在站场下方设置出租车上客区、小型车停车场及上客区,地下室设置出租车等候区及自备车停车场。
3.2 站前广场设计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026-2007)载明,客运专线旅客车站专用场地最小面积应按高峰小时发送量(广州南站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28400人)确定,其最小面积指标不宜小于4.8平方米/人。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站前广场作为交通广场的概念已独步弱化,而其作为公共活动广场(城市景观广场)的功能日益明显,更多的站前广场作为城市景观中心,集居民休闲、娱乐、购物、交通于一体。
地下空间的开发,随着城市广场的发展而产生,不断完善、强化城市广场的功能。
广州南站旅客流线为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所有旅客由地面层疏导换乘,地面层东西方向中心区域为旅客进出站疏散通廊。
地面层也是旅客购票、换乘的区域,车站站房四角的广场方向设有四个售票厅。
因此,一是考虑旅客购票方便、流线短捷,在临近售票厅位置设置地下空间进出口;二是考虑高峰期间大量客流的疏解,特别是春运期间大量客流拥挤的情况,在保证广场有一定集散面积的前提下,采用下层广场、坡道的方式,巧妙地将人流不知不觉引入地下空间。
3.2站房交通体系
广州南站站房共分为高架层、站台层、地面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五个层面。
建筑物最高点距地面52米。
站房垂直交通分析
车站旅客流线采用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方式。
高铁、客专旅客“上进下出”,城际旅客根据客流情况采用“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模式。
站房与广场交通流线示意图
所有出站旅客出至地面出站大厅后,分别向五个方向疏散:向下到达地铁车站;东西两侧可到达广场步行或是乘坐公交车离开;南北两侧可选择乘坐出租车或自备车离开。
充分体现出广州南站便捷的交通功能。
3.3地下综合交通体系
已建在建项目目前已开通的广州地铁2、7号线引入广州南站站房地下,站厅设于站房地面出站通廊地下一层,通过6个出入口组织旅客换乘国铁(武广高铁、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城际铁路,以及建设中的贵广、南广铁路,近期规划的广东西部沿海铁路),以及由国铁到达城市各个区域。
规划项目长途汽车客运站设站于广州南站东广场,紧邻站房平台东、西两侧的地下一、二层;广州地铁20号线引入广州南站,规划方案设站于东广场南侧紧邻站房,站厅为地下三层,站台为地下四层;广莞惠、广佛城际环线引入广州南站,预可研方案两线并站设于东广场南侧南站南路下方,站厅为地下二层,站台为地下一层;佛山地铁2号线引入广州南站,规划方案设站于西广场北侧紧邻站房,站厅为地下三层,站台为地下四层。
4庞大的客流量
每天82.78万人次,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相当于两座中等城市的居民每天交换了一次。
相当于每天搬走一座跟湛江同等规模的大城市。
4.1 广州南站全站(武广、广深港、广珠城际、贵广、南广)设28 条股道、15 座站台,设计始发旅客列车481对/天、发送旅客量1.16 亿人次/年,日均旅客发送能力31.78 万人;远期接发旅客日均63.56万人,接发旅客总量2.32亿人次/年。
4.2 地铁接发人数,广州地铁2、7、20号,佛山地铁2号线共四条线,高峰期日接发旅客总量可达18万人次。
4.3 广佛环线、广莞惠城际3座站台、4条到发线,列车追踪间隔3分钟,线路开行能力481对/天,到发线停车间隔15分钟,车站接发列车可达384对/天,接发旅客总量25万人/天。
4.4 长途汽车客运站,规模为发送能力3.5万人/天,高峰期旅客到发量7万人/天;公交首末站规模按发送能力2.5万人/天,高峰期旅客到发量5万人/天。
4.5 高峰期社会车辆接送人数可达3万人次/天。
5构建地下交通综合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南站地块的规划建设,多条高速铁路以及城际铁路的引入,广州南站区域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的经济条件。
而广州南站地下空间开发的第一目标则是加强广州南站站区及周边地块地下交通联系,实现多种交通立体换乘,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5.1 换乘方式
综合分析广州南站区域内各类交通方式,其人流可细分为21类、总共有66种换乘流线。
地下空间主要换乘方式表现在国铁、珠三角城际、地铁(广州地铁2、7、20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地面汽车之间的四个主要种类、7大人流、8大换乘流线。
七大人流:
1.国铁(含广珠城际5条线)人流
2.地铁2、7号线人流
3.长途汽车人流
4.城市公交(含社会车辆)人流
5.广佛城际、广莞惠人流
6.佛山地铁2号人流
7.广州地铁20号人流
八大换乘流线:
国铁广佛环线(广莞惠)
国铁广州地铁2、7号线
国铁广州地铁20号线
国铁佛山地铁2号线
广佛环线(广莞惠)长途汽车
广佛环线(广莞惠)广州地铁2、7号线
广佛环线(广莞惠)广州地铁20号线
广佛环线(广莞惠)佛山地铁2号线
八大换乘流线
5.2 构建地下交通体系
“一个核心、二个轴线、四个面”构成了广州南站地下交通体系。
一个核心空间:指构建一个连接地下一层至地下四层的共享交通大厅,以此组织四个层次之间的垂直交通。
二个轴线:旅客流动的二个最集中的趋向,一是水平面上主站房中轴方向,位于地下一层出站通廊的正下方,组织旅客由地铁站厅向东西广场疏散,或由东西广场进入站房交通核心;一是垂直方向的交通轴,旅客通过垂直交通工具在地下一层至地下四层之间转换、流动。
四个面:地下一层为商业空间;地下二层为商业及设备、停车场,地铁站厅;地下三层为停车场及地铁站台、站厅;地下四层为地铁站台。
立体交通体系模型
参考文献
[1]布罗(Blow.C.)【英】.《交通枢纽:交通建筑与换乘系统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张国全等.理想空间(44):《城市综合体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3]广州市规划局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规划院等.《广州南站地区城市设
计》.广州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