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把握学生情绪和心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要把握学生情绪和心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其中教师在讲课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传的“道”,授的“业”,学生是否接受,学生的惑是否解开,都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时反馈出来。因此,适时地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境,就显得尤其重要。

情绪和心境都是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现。情绪和心境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与人们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情绪是推动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和推动力。学习热情是一种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其他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不良情绪情感主要是指那些消极的情绪情感,不良情绪心境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学效率。因此,一定要尽量消除。孟昭兰在k.t斯托曼的“情绪心理学”的中译本序言中指出:“人们在知觉和记忆中进行着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情绪和情感像是一种侦察机构,监视着信息的流动。它能够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还指出“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

可言。”

同样,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堂上的偶发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发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在日常教学中,一个班难免有个别学生不够专心或不够守纪律。遇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教师是不会轻易批评学生的。如果在讲课的中途批评学生,必然影响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的情绪与心境,中断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的思路。教师批评学生,停止了对知识信息的传播,学生自然不可能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及时的选择和加工。被批评的学生如果是偶犯错误的,心情会难受而变得低沉;如果是屡教不改的,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干脆破罐子破摔。而其他学生就可能对不专心、不守纪律的学生产生厌恶感,还可能对教师在讲课时批评学生产生反感。这样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心境都处于郁闷的低沉状态,要恢复到批评前的良好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这样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时若遇到个别学生不专心或不守纪律时会自然放慢讲课的速度,提高或降低讲课的声音,或者适当地提问,使那些一时不专心、不守纪律的学生自觉地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样处理,其他学生也不会因受到意外的信息刺激而破坏良好的情绪和心境。

根据学生课堂上反映出的情绪和心境,及时地调整讲课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心态始终是轻松愉快的,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学生有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绪和心境,上课时就能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嘴说、动手记。因而,教师讲课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心境和情绪,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嘴、手,去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聚精会神地听,目不转睛地看,而不能动手记、动嘴答,说明学生想听懂却还没有听懂,还没有动脑筋思索的余地,没能把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去粗取精的选择和加工,所学知识是一知半解的。所以,不能把讲授的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更不能解答新问题。这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弄清学生一知半解的原因,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情绪和心境尽量放松。

另外,在上课时,如果学生根本没有动耳听、动嘴说、动脑想、动手记,而只是动眼看或心不在焉,表明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懒散的。这有可能是教师讲得太深或太浅,学生听不懂,或听来没兴趣,或听不出重点。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及时调整讲课方式方法外,还有必要调整一下讲课的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听得懂,听出重点,重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

只有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和心境状态,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才可能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