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汇率形 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银行也逐 渐意识到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市场需求 的影响,开始逐步推出相应的表外业 务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缺少发展表外业 务的外部刺激。利率市场化、资本帐 户开放等问题迟迟没解决, 与利率 、汇率波动相关的表外业务缺乏市场 基础, 市场需求不足,使开展表外 业务缺乏动力。
中国: 科技落后,银行进行技 术开发人员和资金投入比例 很小, 由于没有设立相应 的表外业务部门, 因而专 业人才匾乏。在现有资金不 足、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资 源浪费却很严重。
(二)创新产品比较
西方
•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表外业务 创新,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表外 业务和工具的品种丰富,技术成 熟,呈现多样化; •自动转账、邮政转账 ——60年代 •贷款卡、电子支付系统 ——70年代 •信用担保、互换、期货、期权等 衍生工具 ——80年代
中 间 业 务
狭义 表外 业务
3、表外业务的特点 • • 1、表外业务主要是以非资金资源为客户服务。 主要是通过运用自身的信誉、机构、设备及人员,利用其非资金资源优 势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满足的是顾客的非资金需求。 2、表外业务形式多样,操作灵活。 3、表外业务会计处理透明度差,监管程序复杂。 大部分表外业务不在财务报表上体现,部分以脚注的形式体现在资产负 债表上,造成了监管当局、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人员难以了解银行业务的真 实状况,使银行的经营透明度降低,隐含着很大的风险。 4、部分表外业务金融杠杆高,盈亏风险大。 主要体现在股票、期货等投机交易类业务上,此类业务占用资金少、成 本低,属于“以小博大”、高收益、高风险的杠杆性金融业务,受交易者预 测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当两者一致时,可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反之也可 能会造成重大的亏损。
• • •
• •
二、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对比
创新产品比较 新产品开发 机制不同 发展动因对比 产品定价差异 收入对比
(一)发展动因对比
• • 内部动力——满足金融监管即《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8%的规定的条件 下,国内外共同动因是理性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目标。 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内外商业银行却有很大的差异。
2、金融环境的差异
西方:剧烈动荡的金融环境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浮动汇率制 取代固定汇率制;汇率、利率频繁波动; 石油危机造成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美元 暴跌、股市暴跌、债务危机、财政赤字危 机,使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受到了猛烈冲击 在传统借短贷长的经营过程中,银行资 金成本变动频繁,收益却因利差缩小而减 少,这使银行通过存贷款获得预期利润的 目标难以实现,迫使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 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表外业务应运而生
3、科技和创新水平的差异
西方科技革命提供物资条件: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 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银行业务成本 大幅降低,有条件不断设计新的衍生金融 工具, 并将全球金融市场的业务紧密联系 起来,实现24小时不问断服务,方便了金 融交易。 银行有精干的研发团队,紧抓市场需求 动向, 不断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表外金融 产品,每年从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研 发资金,为表外业务深远发展提供资金。
中国
•品种较少,集中于低端业务,如传统 的结算、汇兑以及代理收付等,对盈 利的贡献度低; •创新业务品种单一,且基本无原创性 创新品种; •金融创新受到抑制,衍生金融工具交 易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品 种发展缓慢; •信用卡业务——1985年
(三)新产品开发机制不同
西方 •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产品开发 没有限制性的规定 •产品开发按市场机制进行,满足客 户需要 •具有完整的表外业务开发推广流程: 新产品开发工作经历定向阶段、设 计新产品阶段、试销阶段、正式上 市阶段,通过创意的产生与筛选, 对新产品开发的成本、利润、资金 回收、营销方案以及银行资金的预 算分析,通过产品试销保证产品发 挥应有功能,最后在建立了供货系 统并实施了市场营销计划之后,公 司就开始组织新产品的批量生产, 将产品推向市场。 中国 •缺少表外业务产品开发机制:开发 权属于各总行,表外业务品种由总 行统一推出,各分行和支行除了在 原基础上增加一些小项目外,基本 没有新产品开发 •总行内部没有表外业务创新组织管 理部门,多个涉及表外业务创新的 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和 协调 •总行开发的新产品和分行增加的一 些小项目,基本都是拿来主义, •据统计,85%的表外业务是通过 “拿来”方式从西方银行吸纳引进 的,真正由我国首创、具有中国特 色的表外业务品种极少。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中外对比及风险控制
Contents
1 2 3 4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念
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对比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5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改善措施
一、表外业务(Off Balance-Sheet Activities )
1、表外业务定义 1 1.表外业务——国外 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 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 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 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中间业务——国内 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 也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的资金,以中间 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 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2001年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 务暂行规定》定义为“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 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 的业务” 。
• l、金融管制程度的差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放松金融管 制,营造了宽松的金融环境,金融自 由化席卷西方,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开 放。随着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 各国 开始走向混业经营,出现了银行经营 业务多样化的局面,在传统资产负债 业务以外开始了表外业务的创新,使 金融服务可以顺畅地向存、贷款业务 两端延伸发展,同时,客户思想意识 成熟度高,促进了表外业务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 金融体制。严格管制虽然能加大 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但也阻碍了 银行直接参与信托、证券、保险 等业务,银行没有其他金融机构 带来的竞争压力,就很难有表外 业务创新动力,导致我国表外业 务进展缓慢。同时,客户对创新 的表外业务了解少,难以对表外 业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我国的中间业务 等同于广义上的 表外业务, 它可以分为两大 类,ຫໍສະໝຸດ Baidu融服务类 业务和表外业务
2、广义表外业务的基本分类
1、金融服务类业务—指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 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 包括:支付结算业务 • 代理类业务 • 银行卡业务 • 租赁与信托业务 • 咨询顾问类业务 2、或有资产/债务类业务—即狭义的表外业务,指在一定 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 包括: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 承诺类业务 金融衍生工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