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懂得仁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懂得仁爱

---转载

清晨,海边的沙滩上走着一个男孩,他走得很慢,并且时不时把什么东西扔进海里。原来,沙滩的浅水洼里常常有被海浪卷上来的小鱼。这些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离大海很近,可它们就是无法回去。男孩想救这些小鱼,他就不停地弯腰捡起小鱼然后拼命把它们扔回海里。

有一天,一个人散步经过,对男孩说:“沙滩上这样的小鱼很多,你救不过来的。”男孩头也不抬地说:“我知道。”这个人很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捡起一条小鱼说,“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个故事,而且都被故事中的男孩感动着,大家都不会否认,故事中的男孩有一颗金子般的仁爱之心。

从汉字本身来看,“仁”是“二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孔子说:“仁者爱人。”这就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爱”,人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别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爱别人呢?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的通病。”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是他们天生都如此吗?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孩子天性中就有善良和同情等品质。婴儿一岁前会在别的孩子哭时一起哭,这是他对别人情绪的感应。幼儿一两岁的时候会用自己的玩具或食品去安慰哭泣的孩子,他在试图帮别的孩子减轻痛苦。到了五六岁,孩子就会主动安慰伤心难过的孩子。

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却对同伴表现出自私、冷漠、幸灾乐祸的一面呢?这与我们的后天教育、社会大环境等因素有关。也许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只爱自己不爱别人的人,孩子受影响自然也只爱自己不爱别人;也许我们溺爱孩子,让他成为家庭的中心,作为中心的他习惯了聚集所有人的爱于一身,而没有学会将爱传播出去;也许我们在孩子表现出爱心的时候,告诉他“不要多管闲事”……

有教育专家说,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犯一些错误。不管男孩没有仁爱之心是不是我们教育的过错,我们都可以从现在开始让他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毕竟仁爱是人类光辉灿烂的人性,是崇高且伟大的品德,拥有仁爱之心,能让我们的孩子受益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