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居民垃圾分类调研结果
问题分类
具体问题
均值
本人对垃圾围城的了解程度 (0 = 不了解ꎻ1 = 知道现象和危害ꎻ 2 = 看过报告ꎻ4 = 曾做过一定研究)
1.1698
认知
本人是否能够正确分类垃圾 (0 = 不可以ꎻ1 = 基本可以ꎻ2 = 完全可以) 周围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0 = 不足ꎻ1 = Leabharlann Baidu够)
— 152 —
( 三) 调研分析 我们通过调研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ꎬ发现垃圾分类行业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 1. 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 在本次调研中ꎬ只有 13.21%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很清 楚地区分垃圾种类ꎬ而 86.79% 的受访者则承认对垃圾分类仍 存在不清楚的地方ꎮ 此外ꎬ22.64% 的受访者认为周围人对垃 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ꎮ 而郭笑言( 2018) 通过调查发现ꎬ在 扬州市区能够正确区分生活垃圾类别的居民占调查人群的 41.03% ꎬ显著高于我们的调研结果ꎬ但依然体现出居民对垃 圾分类知识的匮乏ꎮ 我们认为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多数地区 实行强制 垃 圾 分 类 的 时 间 较 短ꎬ 宣 传 工 作 还 存 在 一 些 不 到位ꎮ 2. 垃圾分类执行情况有待改善 本次调研中ꎬ在 垃 圾 分 类 的 态 度 方 面ꎬ 表 示 自 己 愿 意 进 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占比仅为 56.60% ꎬ刚刚过半ꎻ有趣的是ꎬ 认为周围群众环保意识不强ꎬ且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 者占比达到 81.13% ꎬ大大高于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进行垃圾 分类的受访者比例ꎮ 在垃圾分类行为方面ꎬ表示一直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 仅占 24.53% ꎬ这一比例与郭笑言( 2018) 的扬州市目前按垃 圾分类站台所设标志投放垃圾的 34.21% 的人群比例大致相 仿ꎻ而 58.49%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 偶 尔 进 行 垃 圾 分 类ꎻ 高 达 16.98%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进行垃圾分类ꎮ 我们认为ꎬ受访 者 垃 圾 分 类 积 极 性 不 高、 垃 圾 分 类 行 为 不自觉的根本原因在于垃圾分类仅仅存在正的外部效应ꎬ却 不能对居民个人产生直接的好处ꎮ 王贺松ꎬ张真( 2018) 认 为ꎬ源头分类是垃圾分类系统工程的“牛鼻子”ꎮ 作为一个逆 向物流过程ꎬ垃圾 分 类 包 括 分 类 投 放、 分 类 驳 运、 分 类 收 运、 分类处置等环节ꎮ 源头的小、散、乱加大了分类过程的管控 难度ꎬ需要居民在无监督的前提下密切合作ꎮ 但由于目前尚 未形成有效地将垃圾分类的正外部效应体现在居民激励中 的方法ꎬ因此即使在认真进行垃圾分类将促进共同利益的情 况下ꎬ理性的 个 体 也 不 会 为 共 同 利 益 采 取 合 作 性 的 集 体 行 动ꎬ自觉分类垃圾ꎮ 由于我国多数地区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时间较短ꎬ因此 短时间内建立合理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难度较大ꎮ 史波芬 (2018) 认为ꎬ激励的目的在于促使被激励者认同制度并做到 知行合一ꎮ 激励有正向和负向之分ꎬ正向激励指的是奖励正 确的行为ꎬ负向激励指的是处罚错误的行为ꎮ 首先ꎬ在垃圾分类中使用负向激励难度较高ꎮ 由于取证 和监管上的困难ꎬ对居民实行负向激励是缺乏可行性的ꎮ 同 时ꎬ激励理论表明 处 罚 具 有 反 弹 效 应ꎬ 只 能 在 短 期 内 压 制 受 惩者的行为ꎬ却不能消除它ꎬ一旦处罚消失ꎬ受压制的行为会 继续进行ꎮ 其次ꎬ在垃圾分类中使用正向激励效果不好ꎮ 我们了解
希望通过讲座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1.1321 0.2264 0.5849
希望通过社区活动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7170
希望通过电视 / 网络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6038
希望通过宣传单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3774
希望通过报刊 / 书籍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3396
0.4717
职能部门规划(0 = 仍需完善ꎻ1 = 很好)
0.3585
方差
0.7825
0.1146 0.1752 0.2428 0.2029 0.2392 0.2350 0.2243 0.2456 0.1531 0.4094 0.1851 0.2492 0.2300
资料来源:垃圾分类调研问卷
①基金项目:资金来源:本文获得“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资助ꎮ 徐颖、汪吉星、朱子蓉三位同学对本文有重大贡献ꎮ
圾分类ꎬ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ꎬ关系节约使用资源ꎬ也 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ꎮ
三、 垃圾分类行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对 53 位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统计而来的调研 数据ꎮ 调研对象以年轻人为主ꎬ47 位受访者的年龄在 18 ~ 30 岁之间ꎻ绝大 部 分 的 受 访 者 为 来 自 各 地 的 高 校 学 生 及 其 家 长ꎬ其中女性受访者较多ꎬ占比达到 64% ꎮ ( 二) 调研结果 结合前人研究文献( 郭笑言ꎬ2018) ꎬ我们从对垃圾分类 的认知、态度、行为、配套等四个方面ꎬ向受访者集中提出了 4 个问题ꎬ调研详细结果见表 1ꎮ
浅析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①
卢锋长ꎬ欧阳玲惠ꎬ王 晶ꎬ李海艳ꎬ曾 凡
摘 要: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步骤ꎮ 随着全球垃圾数量的快速增长ꎬ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关注 程度日益提高ꎬ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方法之一ꎬ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ꎮ 本文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 等方式进行调查ꎬ发现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亟待改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是当前垃 圾分类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ꎮ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ꎬ我们建议通过合理使用媒介ꎬ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 力度、完善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ꎮ
态度
本人是否愿意进行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周围人环保意识(0 = 弱ꎻ1 = 强)
0.5660 0.1887
行为
本人是否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0 = 从未ꎻ1 = 偶尔ꎻ2 = 一直)
配套设施完善程度(0 = 仍需完善ꎻ1 = 完善)
1.0755 0.2453
配套
宣传力度(0 = 还需加强ꎻ1 = 足够)
关键词:垃圾分类ꎻ问题ꎻ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9-0152-03
一、 垃圾分类概述 垃圾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ꎬ下辖工业垃圾 处理、危险垃圾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三个部分ꎮ 垃圾处理 始于垃圾的产生ꎬ止于垃圾的最终处置ꎬ包括从垃圾的产生、 收集、分类、 运 输、 拣 选、 综 合 利 用ꎬ 以 及 最 终 处 置 的 整 个 过程ꎮ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和基 础ꎬ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ꎮ 居民生活 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ꎬ用激励法推动 生活垃圾自源头处分类ꎬ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全 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增强ꎬ具有积极的作用ꎮ 二、 垃圾分类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全球垃圾总量增速惊人ꎮ 叶新( 2016) 指出ꎬ目前全世界 每年垃圾产生量以 8.24% 的速度增长ꎬ这一增速大约是全球 经济增长速度的 3 倍ꎬ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 垃圾围城” 的现 象ꎮ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日益突 显ꎬ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愈发紧迫ꎮ 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量的重要手段之一ꎮ 为了从根本 上减少城市生活垃圾ꎬ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垃圾从“ 被 动处理”到“主动管理” 的转变ꎬ而垃圾源头分类正是“ 减量 化、资源化” 的基础和重要手段ꎮ 垃圾分类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ꎮ 2016 年 12 月ꎬ 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 分类制度并做出重要指示ꎬ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 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ꎬ形成以法治为基 础、政府推动、全民 参 与、 城 乡 统 筹、 因 地 制 宜 的 垃 圾 分 类 制 度ꎬ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ꎮ 2019 年 6 月 3 日ꎬ习 近平主席又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ꎮ 他强调ꎬ实行垃
问题分类
具体问题
均值
本人对垃圾围城的了解程度 (0 = 不了解ꎻ1 = 知道现象和危害ꎻ 2 = 看过报告ꎻ4 = 曾做过一定研究)
1.1698
认知
本人是否能够正确分类垃圾 (0 = 不可以ꎻ1 = 基本可以ꎻ2 = 完全可以) 周围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0 = 不足ꎻ1 = Leabharlann Baidu够)
— 152 —
( 三) 调研分析 我们通过调研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ꎬ发现垃圾分类行业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 1. 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 在本次调研中ꎬ只有 13.21%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很清 楚地区分垃圾种类ꎬ而 86.79% 的受访者则承认对垃圾分类仍 存在不清楚的地方ꎮ 此外ꎬ22.64% 的受访者认为周围人对垃 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ꎮ 而郭笑言( 2018) 通过调查发现ꎬ在 扬州市区能够正确区分生活垃圾类别的居民占调查人群的 41.03% ꎬ显著高于我们的调研结果ꎬ但依然体现出居民对垃 圾分类知识的匮乏ꎮ 我们认为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多数地区 实行强制 垃 圾 分 类 的 时 间 较 短ꎬ 宣 传 工 作 还 存 在 一 些 不 到位ꎮ 2. 垃圾分类执行情况有待改善 本次调研中ꎬ在 垃 圾 分 类 的 态 度 方 面ꎬ 表 示 自 己 愿 意 进 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占比仅为 56.60% ꎬ刚刚过半ꎻ有趣的是ꎬ 认为周围群众环保意识不强ꎬ且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 者占比达到 81.13% ꎬ大大高于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进行垃圾 分类的受访者比例ꎮ 在垃圾分类行为方面ꎬ表示一直进行垃圾分类的受访者 仅占 24.53% ꎬ这一比例与郭笑言( 2018) 的扬州市目前按垃 圾分类站台所设标志投放垃圾的 34.21% 的人群比例大致相 仿ꎻ而 58.49%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 偶 尔 进 行 垃 圾 分 类ꎻ 高 达 16.98%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进行垃圾分类ꎮ 我们认为ꎬ受访 者 垃 圾 分 类 积 极 性 不 高、 垃 圾 分 类 行 为 不自觉的根本原因在于垃圾分类仅仅存在正的外部效应ꎬ却 不能对居民个人产生直接的好处ꎮ 王贺松ꎬ张真( 2018) 认 为ꎬ源头分类是垃圾分类系统工程的“牛鼻子”ꎮ 作为一个逆 向物流过程ꎬ垃圾 分 类 包 括 分 类 投 放、 分 类 驳 运、 分 类 收 运、 分类处置等环节ꎮ 源头的小、散、乱加大了分类过程的管控 难度ꎬ需要居民在无监督的前提下密切合作ꎮ 但由于目前尚 未形成有效地将垃圾分类的正外部效应体现在居民激励中 的方法ꎬ因此即使在认真进行垃圾分类将促进共同利益的情 况下ꎬ理性的 个 体 也 不 会 为 共 同 利 益 采 取 合 作 性 的 集 体 行 动ꎬ自觉分类垃圾ꎮ 由于我国多数地区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时间较短ꎬ因此 短时间内建立合理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难度较大ꎮ 史波芬 (2018) 认为ꎬ激励的目的在于促使被激励者认同制度并做到 知行合一ꎮ 激励有正向和负向之分ꎬ正向激励指的是奖励正 确的行为ꎬ负向激励指的是处罚错误的行为ꎮ 首先ꎬ在垃圾分类中使用负向激励难度较高ꎮ 由于取证 和监管上的困难ꎬ对居民实行负向激励是缺乏可行性的ꎮ 同 时ꎬ激励理论表明 处 罚 具 有 反 弹 效 应ꎬ 只 能 在 短 期 内 压 制 受 惩者的行为ꎬ却不能消除它ꎬ一旦处罚消失ꎬ受压制的行为会 继续进行ꎮ 其次ꎬ在垃圾分类中使用正向激励效果不好ꎮ 我们了解
希望通过讲座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1.1321 0.2264 0.5849
希望通过社区活动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7170
希望通过电视 / 网络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6038
希望通过宣传单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3774
希望通过报刊 / 书籍认识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0.3396
0.4717
职能部门规划(0 = 仍需完善ꎻ1 = 很好)
0.3585
方差
0.7825
0.1146 0.1752 0.2428 0.2029 0.2392 0.2350 0.2243 0.2456 0.1531 0.4094 0.1851 0.2492 0.2300
资料来源:垃圾分类调研问卷
①基金项目:资金来源:本文获得“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资助ꎮ 徐颖、汪吉星、朱子蓉三位同学对本文有重大贡献ꎮ
圾分类ꎬ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ꎬ关系节约使用资源ꎬ也 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ꎮ
三、 垃圾分类行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对 53 位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统计而来的调研 数据ꎮ 调研对象以年轻人为主ꎬ47 位受访者的年龄在 18 ~ 30 岁之间ꎻ绝大 部 分 的 受 访 者 为 来 自 各 地 的 高 校 学 生 及 其 家 长ꎬ其中女性受访者较多ꎬ占比达到 64% ꎮ ( 二) 调研结果 结合前人研究文献( 郭笑言ꎬ2018) ꎬ我们从对垃圾分类 的认知、态度、行为、配套等四个方面ꎬ向受访者集中提出了 4 个问题ꎬ调研详细结果见表 1ꎮ
浅析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①
卢锋长ꎬ欧阳玲惠ꎬ王 晶ꎬ李海艳ꎬ曾 凡
摘 要: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步骤ꎮ 随着全球垃圾数量的快速增长ꎬ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关注 程度日益提高ꎬ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方法之一ꎬ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ꎮ 本文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 等方式进行调查ꎬ发现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亟待改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是当前垃 圾分类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ꎮ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ꎬ我们建议通过合理使用媒介ꎬ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 力度、完善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ꎮ
态度
本人是否愿意进行垃圾分类(0 = 否ꎻ1 = 是) 周围人环保意识(0 = 弱ꎻ1 = 强)
0.5660 0.1887
行为
本人是否经常进行垃圾分类 (0 = 从未ꎻ1 = 偶尔ꎻ2 = 一直)
配套设施完善程度(0 = 仍需完善ꎻ1 = 完善)
1.0755 0.2453
配套
宣传力度(0 = 还需加强ꎻ1 = 足够)
关键词:垃圾分类ꎻ问题ꎻ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9-0152-03
一、 垃圾分类概述 垃圾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ꎬ下辖工业垃圾 处理、危险垃圾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三个部分ꎮ 垃圾处理 始于垃圾的产生ꎬ止于垃圾的最终处置ꎬ包括从垃圾的产生、 收集、分类、 运 输、 拣 选、 综 合 利 用ꎬ 以 及 最 终 处 置 的 整 个 过程ꎮ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和基 础ꎬ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ꎮ 居民生活 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ꎬ用激励法推动 生活垃圾自源头处分类ꎬ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全 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增强ꎬ具有积极的作用ꎮ 二、 垃圾分类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全球垃圾总量增速惊人ꎮ 叶新( 2016) 指出ꎬ目前全世界 每年垃圾产生量以 8.24% 的速度增长ꎬ这一增速大约是全球 经济增长速度的 3 倍ꎬ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 垃圾围城” 的现 象ꎮ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日益突 显ꎬ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愈发紧迫ꎮ 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量的重要手段之一ꎮ 为了从根本 上减少城市生活垃圾ꎬ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垃圾从“ 被 动处理”到“主动管理” 的转变ꎬ而垃圾源头分类正是“ 减量 化、资源化” 的基础和重要手段ꎮ 垃圾分类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ꎮ 2016 年 12 月ꎬ 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 分类制度并做出重要指示ꎬ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 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ꎬ形成以法治为基 础、政府推动、全民 参 与、 城 乡 统 筹、 因 地 制 宜 的 垃 圾 分 类 制 度ꎬ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ꎮ 2019 年 6 月 3 日ꎬ习 近平主席又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ꎮ 他强调ꎬ实行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