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讲义1

立体构成讲义1
立体构成讲义1

立体构成讲义

立体形态构成概论

第一讲

1.立体构成的概念与形——态观念

一.形状、形象、形态

形状:(SHAPE)指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形象:(IMAGE)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形状或姿态。在艺术创作中常指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同一形象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

形态:(FORM) 事物内在的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动于中,则形于外”。

对形态的研究不仅涉及形的识别性,还涉及人的心理感觉直至觉

悟。既有客观的一面,又有主观的一面。

“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者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要强调“形——态”这一概念和

用语。

(此处放北京午门图片,结合图片解释)

“形——态”涵义的理解与解析:

“形”是指具体的轮廓形状与空间,指其物质性,具有客观性。

“态”是指人的抽象的心理感受及思悟,指其精神性,具有主观

性。我们所见到的任何形态都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二者是相互依

存,密不可分的。

二.构成的含义

构成:(CONSTRUCTION)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现代汉语词典》曾解释为“形成”和“造成”。也就是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

造。而在现代设计领域,广义上,与“造型”的意思相同,狭

义上是“组合”的意思,既从造型要素中抽出纯粹的形态要素

加以研究。

“构成”与“造型”在概念上有区别,将形态的诸要素按照一

定的原则进行创造性组合,其创造方法称之为构成,而所创作

的作品则称之为造型。构成更强调过程。

立体形态构成所研究的是立体形态的创造规律。具体来说就是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都是空间艺术,但它们的构成要素、组合原则有所不同,人们的观察方法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

首先,平面形态的创造主要依靠轮廓,立体则不然,平面上的轮廓只是立体形态的平面投影,不能表示一个肯定的立体形态。其次,平面

形态可以通过观察者的视点运动来表现动态,而与观察者本身的行动无

关;立体则不然,它可以根据观察者位置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尤

其是空间形态。第三,光对于平面形态只是视觉现象发生的条件,而对

于立体和空间,光则是重要的造型因素。

(此处图形演示,同一个矩形投影可以是方体、圆柱体等加深学生对平面与立体形态的区别)

第二讲

2.立体构成的历史源流与发展沿革

在近代设计史与艺术史上,设计和造型无论从成员上,还是从造型观念上,都是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立体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的发端可追溯到上世纪。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新的技术与材料应用到设计造型中,产生新的发展。(1851年第一届国际博览会的水晶宫建筑用钢铁与玻璃建造。)

工业革命后早期,新技术应用所生产的机器物品造型粗糙。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1888年),反对机器美学,发展高雅精致,合理的造型设计。

19世纪70年代,塞尚提出“所有形体都是由柱体、圆球、方体、锥形等五个基本形体构成”的理论。造型语言开始独立了。

19世纪80年代,苏格兰的麦金托什(Mactoush)强调纵横直线组合的基本结构特征的设计影响深远。(此处放麦金托什的设计作品幻灯片)1918—1928年,杜斯博格(Doesburg)领导的荷兰风格派运动研究建筑产品剥除绘画雕塑特征后的几何结构元素,非对称造型的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处放里约维特的红蓝椅,蒙德里安的绘画幻灯片)1919—1925年,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对造型的发展导致了构成的定名。

(此处放塔特林的第三国际塔的幻灯片)

1922年,阿列克塞.甘(Aleksei Gan)发表《构成主义》,系统阐述构成主义的思想体系。提出构成主义的三个原理:构图、质感和结构。

1919—1933年格罗配斯成立的包豪斯学校,奠定了现代设计基础造型教学体系,影响深远,波及世界。(此处放包豪斯各名家作品)

1935年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1936年勒温《拓扑心理学》发展了形态知觉和心理研究的理论。1954年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问世。

1963年伊顿《造型艺术的基础》发表。1966年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开辟了把感性与理性结合,超越审美与科学界限的视觉创造思维的世界。第三讲

3.自然世界中的立体构成以及生活与设计中的立体构成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植物生长的状态和造型具有很好的审美标准,许多都符合现代的形式法则和造型规律。

对称:

发射:

积聚:

渐变:

(此处放枫叶、海螺、菊花等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造型的法则与总结造型规律)

立体形态构成不仅仅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有时直接作为的艺术品。

建筑:

雕塑:

产品:

服装:

公共环境设施:

包装:

(此处放各名家的著名作品,加深学生对造型基础的认识)

传统文化中同样能看到构成的痕迹。(此处放中外古建筑幻灯片)

4.现代科学与设计理论的发展对立体形态构成的影响

一.现代新型材料以及适合该材料的加工工艺对立体形态构成的影响。

材料在立体构成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材料与加工工艺的选择除了是造型的成型必要外,材料的材质感、肌理、空间感,色泽等因素对“形——态”的对应关系的表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空间轮廓的立体造型而言,选用不同的材料,“形”所表达的“态”在视觉识别上会有较大的差异。同一造型,选用同一材料,而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最终“形”所表达的“态”仍会产生变化。

(此处放各种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同材料不同加工会有什么不同,加深学生认识。)

二.造型心理学与形态语义学对“形——态”对应关系的影响

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造型心理学研究了人的感官反映与形态的关系,发现人们是能够凭感官经验把音、形、义三者的关系联系起来。(此处列举德国艾森大学设计学林杰也尔教授的实验图形)形态语义学拓展了“形—态”概念中“态”的内涵。进一步研究“形——态”对应关系的最大视觉可识别性。在设计中推敲形态视觉识别的准确程度。(此处列举德国斯图加特造型学院雷曼教授的造型基础训练)三.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对“形——态”对应关系的影响

从语言学中衍生的现代符号学理论渐渐成为现代设计的方法论之一,它的发展进一步将“形—态”概念中“态”的内涵从设计领域发展到社会学领域。人们通过选择或使用具有符号意义的造型将自己划分到某一社会群体。符号学还将时尚、流行与形态联系起来,“态”的内涵具有前所未有的社会意义。

四.CI(企业形象)理论和PI(产品形象)理论对造型基础的影响。

企业管理与经营战略对设计应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作为设计基础的立体构成。“形——态”对应关系加入了新的内涵。(此处列举PHILIPS公司的产品,以加深学生印象)

5.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

一.了解立体构成与其他课程知识的联系,建立“形——态”观念,理解“形——态”的内涵。

二.了解材料与加工工艺对形态的影响,在造型活动中能较好地处理它们的

关系。

三.掌握基本形态要素的构成。

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 一、点的构成 1、造型中的点具有相对性。 2、点的构成方式很多,但点独立存在的构成少,多数情况下会存在其他形态要素。 3、点的视觉情感及特征 点的特征: a.与环境相比较,体积小 b.长度、宽度、高度近似 点的作用: a.起某种稳定图式、造型的作用 b.创造视觉焦点 c.创造运动感:设计作品中点的动感通常源于点的集群关系和点 与背景的图底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 1、线的形态与感情象征 直线与曲线是构成线的两大系统,也是决定一切由线构成的形的基本要素。一般来说,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 直线是一种无机线,它具有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其中垂直线具有生命、尊严、永恒、上升、下落等感情象征;水平线趋向于表示平静、安定、向上的感情象征;斜直线意味着运动、积极、阳性等感情色彩;向下的斜直线则有危险、消极、阴性等感觉特质。而曲折线则表示不安的象征性联想。

2、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节点有三种 滑节——可以在接触面上自由滑动或滚动。 铰节——像铰链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但不能移动,具有各方向受力的特性。刚节——完全固定死的。 线材构成中,线材大致可分为软质线材(又称拉力材)和硬质线材(又称压缩材)两大类。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绳、化纤等软线,还有铁、钢、铝丝等可弯曲变形的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及其他金属条材等。 (1)软质线材的构成 利用棉、麻、丝、化纤等软线、软绳。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其结构可选用正方体、三角柱、三角锥、五棱柱、六棱柱等造型;也可采用正圆、半圆或渐伸涡线形等、并在框架上面竖立支柱,以小钉为连点进行连接构成。 (2)硬质线材构成 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线材均可用以组合而成为立体造型。在构成前,先确定好支架。构成后,部分撤掉,只保留硬质线材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 a.垒积构造 只把材料重叠起来做成立体的构造物,叫做累积形式的构成。 在制作时应该注意: (1)接触面过分倾斜易引起滑动;整体的重心若超过底部的支撑面则 构造物将因失去平衡而倒塌。 (2)与用线材做立体构成—样,不要忘记使空隙大小具有韵律。 (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施以简单的防滑处理(如缺口 等),这样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基础造型-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点、线(第一周) 一教学时间:4课时 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点和线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思想差异。 四教学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教学过程: 讲解: 一、设计: 设计源于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阶段,也是人们学习、研究的第一步。设计不是存艺术,它是美学和技术的结合,是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二、设计的产生 设计来源于平时的积累,更来源于对对象的思考,我们所要设计的主题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和平面的构成又有着怎么样的不同。 三、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区别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基本特点视觉表现虚幻的二维空间触觉表现真实的三维空间 点二维的平面(无厚度)三维立体的点(有厚度) 线二维平面的线。。三维立体的线。。 面二维的平面三维的立体 体二维的虚幻的立体三维可触摸的立体 四:立体构成的点 点在不同位置的心理感觉 居中;平静、集中/偏上:下落、不稳定/偏下:安定下沉/右下角或左下角:落入空间感觉/右上角或左上角:离开空间的感觉. 五:点的构成形态 1.大小不同点无序排列 2.大小不同的点渐变排列 3.大小不同的点规律穿插排列 练习:指出生活中点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一: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线 点的移动或连续排列成了线。线既是点移动的轨迹,又是面的边缘。线是立体空间中的基础元素之一,不同的线性结合,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线形态。 二:线的形态 1 直线①水平线②垂直线③斜线④折线 2 曲线①几何曲线②自由曲线 三:线的构造形式 线立体的构造形式是以线材为表现元素,营造空间的体量感。通过线与线之间不同的排列和交错关系,形成不同的构造形式。 线的构造形式主要有以下集中形式:框架结构、垒积结构、桁架结构、抻拉结构、线织面结构、曲线层构造、自由构造。 练习:指出生活中常见的线结构的建筑形式和构成手法。 课堂小结:

立体构成教案 (1)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概念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既然共属于"空间艺术"。那么无论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何,它们必有共通的规律可循。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以"立体构成"作为空间艺术基础的经验(类似绘画中的基础是素描、色彩一样),并已由实践证明,它直接有助于创作与设计,是用于基础教学的新学科。了解和研究立体构成,并通过训练,掌握其原理及构成形式、过程和方法,对每一位艺术家或设计家所从事的创作而言,便如同医生熟知了各种药的药性,只待在医疗实践中对症下药了。 一、立体--三次元 (一)、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是单纯视觉的,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而立体,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观看。小的立体形态,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所以立体的"形"与面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形态。 如果根据以前的定义推测,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面在移动时,不只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另外,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 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1、立体的类别 立体是有形的实体,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或者说,可以分解成线和面)。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所以,立体形与线、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与线和面一样,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中间系、和曲线系三大类。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综合起来,立体的类别可分为:

1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美术基础4(1)授课人: 课题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求目的:了解构成的基础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形式美法则。要求:掌握点、线、面的构成原理和规律。 教学重点 与 难点重点:立体构成在手工制作中的体现。 难点:利用构成法则,提高手工制作的创新力。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程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状材料的构成 (2)线材的构成 (3)面材的构成 (4)块材的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 (1)变化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分割 三、立体构成作品赏析 通过看图片,了解立体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美。四、教师小结本次学习内容,对重点和学习要求作强调 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构成基础 一组织教学 查看学生人数,及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一个简单介绍。以图片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导入构成。

二、新授课程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状材料的构成 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小、最简洁、最基本的形态,它具有形状、大小、位置、虚实、方向、具象、抽象等形式元素。 (2)线材的构成 线的构成可以分为硬线材和软线材两类。线材在制作中的形态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既可以拉直,又可以绕弯、盘旋、编织。

(3)面材的构成 ①半立体构成 ②半立体重复构成 ③面体插接 ④层面排列 ⑤透空柱式构成 (5)块材的构成 ①多面体构成 ②块体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1)变化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分割

三、立体构成作品赏析 通过看图片,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美。 四、小结本次学习内容,对重点和学习要求作强调

点材立体构成.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单元设计) 4学时

任务一立构绪论立体构成的要素点材的构成 教学资料准备: 1.补充关于立体构成面材的文字资料 2.收集点材构成的图片 3.教材 一、考勤(2分钟) 二、回顾色彩构成的知识点及作业讲评(13分钟) 1. 色彩对比、调和的原则和方法; 2. 有彩色与无彩色的表情特征; 3. 色彩构成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三、介绍立体构成的性质(5分钟) 立体构成,是设计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是室内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训练课程。是研究处于空间状态下立体形象的造型方法、形态构成及材料应用的一门学科。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能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原理与造型规律,将立体构成的立体观念、空间观念、材料观念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并且将立体构成的构造原理和表现方法延伸到空间训练与室内特殊表现中,提升平面与空间的创新水平。

四、思考问题回答导入新课(5分钟) 问题:什么是立体?如何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在立体、空间这两个关键词中思维并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立体是相对于平面而言的,例如一张纸平放在桌子上,它只是一个平面体,它只有长度和宽度,如果在这张纸上切上两刀,做一个裁切、弯曲或拉伸,它就是一个立体的造型。立体是有结构的,有三度空间的特征,例如:圆球体、圆锥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将它们集合构成,就可以变化为我们生活中的服装、建筑、器皿、模型、器具等。 五、结合图例和事例分解知识点(重点内容50分钟) (一)立体构成与空间和室内设计的关系 立体构成研究和表现的是空间观念和材料观念,而室内设计中所有装饰要素和立体构成有直接的关系,立体构成表现的诸多材料都广泛运用于室内的装饰设计。将平面的构成元素根据构成形式设计成各类室内装饰设计,如点、线、面、体材料在室内装饰中都有具体的运用。这种带有立体因素的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立体空间组合概念,和在室内空间中运用造型要素进行室内的装饰,加强学生对室内空间感的知觉力和直观认识,使立体构成内容在室内设计中得到表现。 (二)材料要素 材料应用是立体构成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决定了造型体的外观效果,它包括材料质感、艺术效果、色彩、肌理、甚至艺术感染力。材料是形成造型作品生命力的一部分,一种材料和材质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将直接反映着作品的精神内涵。 1.材料的种类 (1)按其质感分 硬质材料:金属类(钢、铁、铜)、陶瓷、石材、合金、木材、不锈钢等; 软质材料:棉麻丝、橡胶、软塑料、锡、铅、锌、铝等; (2)按其形成分 人工材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棉丝织品类; 自然材料:土、沙、木、草茎类等; (三)空间要素 空间是由视觉、触觉、运动三种感觉构成的,并分别称为视觉空间、触觉空间和运动空间。 立体空间:相对于平面空间来说,指180度可触摸、多角度的视觉传达,

3、立体构成基础知识

教师授课计划

变换为既视觉化又触觉化的造型形象。它展现的是看得见、摸得的真实的点、线、面、体,并具有多视面,这就是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本质区别之一。 (二)视觉元素 在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大小、色彩、肌理等,都被称为视觉元素。 1.立体构成中的形态 千变万化的物体有各不相同的形态,随距离的远近、角度的转换、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形态会随着距离的遥远而变成面、再变成点。如码头上的巨轮是个庞然大物需仰面而观,当它驶向地平线时,却几乎是个微不足道的点。因此,当人们围绕雕塑一周观看,会留下不同印象,各种不同的印象,就是立体构成中所产生的“多视面”。 2.立体构成中的大小 视觉中的大小,是指同形或异形之间面积的多少、体积量的轻重。多者、重者为大,少者、轻者为小,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区别。 3.立体构成中的色彩 视觉中的色彩,有自然色彩和人为色彩。立体构成的色彩,除了指物体材料表面所具有的各种颜色明度、冷暖等色彩关系外,还有环境、制作技术、材料的影响作用及心理感受等。色以形分,形以色显。立体构成的色彩要力争做到符合设计用途的需求。 4.立体构成中的肌理 在服装设计中极为重视肌理的运用。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可以分用,也可综合利用。创造性地运用肌理,会使服装设计作品更具魅力。 (三)关系元素 立体构成的关系元素具有长、宽、深三度空间,与平面构成的区别也在于此。重心、位置、方向、形体和空间均为立体构成的关系元素。 1.重心 任何一个视觉形象都会给人以轻重与否,稳定与否的心理感觉。一般情况,体形高重心也高,有轻巧感;体形矮重心就低,有稳定感。 2.位置

三、立体与空间 立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即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对立体实物的观察,不同的方向表现为不同的视觉感应。如服装是附于人体的立体形象,它有正面、背面、侧面等不同的体面,由许多不同形状的面(衣料)经过分割,组合构成空间,其立体在人们的视觉中占有空间的感觉也不同。就立体的实物来说,其再现给人的感觉与立体实物造型的体质有直接关系。如同样重量的立体实物,一个材质是钢铁构成的,另一个是棉絮材质构成的,两者是同样的重量的立体实物,但所占的空间是截然不同的。 (一)立体 服装设计中立体构成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是立体构成最终实现的物质保证。它不仅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心理效能,还决定了立体构成造型的强度、加工性等物理效能。 同一种规格的立体形态,由于选用的造型材料不同,如金属、塑料、纤维、木、石等,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材料科学已发展成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有很多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应用。如: 点状材料:如扭扣、饰物等。 线状材料:如棉线、毛线、丝线、绳线、细木条、纸张和木材等。其中纸材与木材作用得最多,具有物美价廉、最易加工等优点。 块状材料:如木块、泡沫、塑料块、粘土等。 连接材料:如双面胶、万能胶水、钉书钉等。 许多材料还有各自的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但与服装造型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 块状材料

《立体构成》教案知识讲解

《立体构成》教案 1、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2、学时学分:72学时 3、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4、指定教材 胡介明主编《立体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教学参考书 《立体构成》金剑平湖北美术出版社 新编《立体构成》邱松辽宁美术出版社 6.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提问式教学。 7.教学手段 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传统讲授。 8.考核方式 课堂发言,平时作业,课堂参与,课堂表现,考勤要求。 9.学习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欣赏国内外构成作品,来体现构成思想和造型语言在现实设计中的运用,加强课题训练,培养学生造型的构思能力,立体感觉提高表现技巧。10.辅导答疑:随堂答疑 11.本课程的其它要求 上课时应关掉所有通讯工具;上课时不得讲话,不得低声耳语,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时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发言、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重视当堂测试、课下作业、调研报告、市场调查、课程评论等方面的比率作用。 一、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 1、本章教学时间:4学时 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立体造型元素,按照构成的规律和法则去组合出不同的立体造型,探讨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材料和空间的运用上展开广泛的探讨和研究。3.本章教学重点: 从侧重技法训练转为培养立体感觉和表现技能并重,以提高视觉的感知能力。从美学角度出发,将立体构成的知识融入设计案例。 4.本章教学难点:培养实际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能力。 5.本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论文,师生互动。 6.本章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实际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能力。 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其它教学道具与教学条件。 8.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9.本章课程引入方法:向学生提问,案例引入,举例引入,其它开始新课的方法。 10.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立体构成》金剑平湖北美术出版社 2)新编《立体构成》邱松辽宁美术出版社

立体构成及概念

立体构成及概念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立体的世界中,我们的房屋、家具、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立体的,立体就是具有三维的空间和形态。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三维世界。 构成是指组合、拼装、构造的意思。立体构成就是在在三维的空间中把具有三维形态的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构造,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训练目的,首先是理解并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不是简单的拼装,组合,而是在审美的要求下有目的的进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学习立体构成的指导原则。 其次,立体构成的训练目的是研究探索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立体构成是设计的基础课程,它不同于强调功能第一性的设计专业课程,没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类别1类别2类别3类别4系列3系列2系列1

有具体的功能要求和经济要求,是纯粹形式美的探索。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宽泛的思考方法和创造意识。为现代设计积累有效的立体造型规律。 立体构成训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掌握一定的造型方法。立体构成的过程是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构成理论的探讨研究,也是实践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不同的物质材料,以及材料的结构、加工工艺、技术等都为立体构成积累了大量的立体形态的资料和方法。 所以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空间造型的基础学科,是进行立体造型设计的专业基础。 二、立体构成的沿革 构成意识最早萌芽在风格派(De stijl)和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运动中,1918年,荷兰的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强调几何单体的组合造型。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被称为构成主义。构成主义和风格派都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成效果。 构成教育的形成发展却在包豪斯学院。包豪斯(Bauhaus)学院是以建筑为主的设计学院,在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驱格罗毕乌斯(gropius)把魏玛的工艺学校和美术学校合并而创立的第一所设计学校。 1921年,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凡.杜斯伯格(van dusiboge)来到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也带来了构成主义和风格派的现代设计思潮,

立体构成的材料

立体构成的材料 立体构成的材料及加工工具在立体构成的实际操作中,首先必须把视觉形态落实为某种材料,这是进行造型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分类大致有几种,如:按材质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塑料等;按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可分为泥土、石块等自然材料与毛线、玻璃等人工材料;按物理性能可分为塑性材料(水泥)弹性材料(钢丝)等。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往往从物体形态的角度出发,把材料分成点材、线材、面材、块材等。 立体构成材料制作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包括测量和放样工具(直尺、角尺、画线锥和画线规等),锯(夹背锯、鸡尾锯、钢丝锯、板锯和钢锯等),钻孔工具(弓摇钻、手摇钻、手电钻、麻花钻头和木工螺旋钻头等),切削工具(木刨、木工凿、板锉、圆锉、半圆锉、三角锉、铁剪和多用刀等),组装工具(老虎钳、台钳、锤鱼钳、冲子、螺丝刀和锤子等)及其它各种工具(油石、活扳手、锉刷和电铬铁等)。关于工具和技术操作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立体构成的材料加工中介绍。 编辑本段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 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在空间能产生轻盈、锐利和运动感。由于线材与线材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节奏感和流动感,因此,给人以轻快、通透、紧张的感觉;面材的表面有扩展感、充实感;侧面有轻快感和空间感;块材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体。它具有连续的表面,能表现出很强的量感。给人以厚重、稳定的感觉。因此,同一材料的不同形态的表现会产生风格迥异的效果。以线材表现轻巧空灵;以块材表现厚重有力;以面材表现单纯舒展,我们可以从设计的目的出发,正确选择材料的形态。 另外,点、线、面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当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 立体构成作品原有的形态。如,点材朝一个方向的延续排列便形成线材,线材平行排列可形成面材,面材超过一定厚度又形成块材,块材向一定方向延续又变成线材。因此,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要把握形态变化的尺度,以表现设计的形态构成。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即使同一形态,采用不同的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如:同是面材,金属板使人感觉冰冷、坚硬;玻璃板使人觉得透明、易脆;木板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塑料板让人感到柔韧、时髦。表面光洁而细腻的肌理让人觉得华丽、薄脆;表面平滑而无光的肌理给人以含蓄、安宁的感觉;表面粗糙而有光的肌理让人感觉既沉重又生动;表面粗糙而无光的肌理,给人感觉朴实、厚重。 材料(Material)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自考立体构成试题

立体构成试题 一、填空题:共十五空,每空2分,计30分; 1、立体构成是立体创造的一种方法,它有和两种方法。 2、立体构成的基础在于。 3、立体构成的因素就宽泛意义而言,可分为、 和三个方面。 4、造型的基本要素广义上可以分为、和。 5、造型所应具备的条件因素主要有、和3个主要机能。 6、视觉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例如相近原则、、、共同命运 原则、、闭合原则等。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 1、“完形压强”: 2、印象派: 3、独立平衡: 4、中断: 5、人工形态: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没小题6分,计30分; 1、简要回答立体构成的范围? 2、简述线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3、简要回答在一个正方体内进行基本切割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哪8种代表形式?

4、简述两种不同的平衡形式? 5、请简要回答造型问题的处理程序通常可以分为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四、论述题:试论述立体构成的3个条件?计20分; 立体构成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感性的直接创造、理性的逻辑创造 2、抽象 3、视觉基本特性、环境条件、形态本身 4、形态要素、机能要素、审美要素 5、物理的、心理的、生理的 6、完形倾向性原则、 图底原则、类似原则 二、名词解释: 1、视觉对简洁、完美的形象的追求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 2、视觉艺术派利用光色在视觉中进行复合,构成新的图象,称之为印象派。 3、当一个要素不需要其他要素的支持,而能维持平衡,这就是独立平衡。 4、所谓中断是指带子的弯曲出现死褶或形成表面之间的交叉。 4、所谓“人工形态”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组合或者构成等活动所产生 的形态。 三、简答题: 1、从目前的教育来讲,立体构成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立体构成与想象能力; (2)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过渡; (3)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协调统一; (4)立体构成中的有机形的创造; (5)立体构成中数理形的创造与应用; (6)立体构成中形的语义; (7)立体构成中形的抽象提取; (8)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结构;

立体构成试题A卷

立体构成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十五空,每空2分,计30分; 1、立体构成是立体创造的一种方法,它有和 两种方法。 2、立体构成的基础在于。 3、立体构成的因素就宽泛意义而言,可分为、 和三个方面。 4、造型的基本要素广义上可以分为、和。 5、造型所应具备的条件因素主要有、和 3个主要机能。 6、视觉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例如相近原 则、、、共同命运原则、、闭合原则等。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 1、“完形压强”: 2、印象派: 3、独立平衡: 4、中断: 5、人工形态: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没小题6分,计30分; 1、简要回答立体构成的范围? 2、简述线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3、简要回答在一个正方体内进行基本切割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哪8种代表形式? 4、简述两种不同的平衡形式? 5、请简要回答造型问题的处理程序通常可以分为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四、论述题:试论述立体构成的3个条件?计20分; 立体构成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感性的直接创造、理性的逻辑创造 2、抽象 3、视觉基本特性、环境条件、形态本身 4、形态要素、机能要素、审美要素 5、物理的、心理的、生理的 6、完形倾向性原则、 图底原则、类似原则 二、名词解释: 1、视觉对简洁、完美的形象的追求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 2、视觉艺术派利用光色在视觉中进行复合,构成新的图象,称之为印象派。 3、当一个要素不需要其他要素的支持,而能维持平衡,这就是独立平衡。 4、所谓中断是指带子的弯曲出现死褶或形成表面之间的交叉。 4、所谓“人工形态”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组合 或者构成等活动所产生的形态。 三、简答题:

立体构成课稿

长江职业学院童拥军 一、立体构成概述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分析立体构成的各元素、构成法则,使学生观察立体、把握立体、创造立体的方法,最终启发创新意识。 立体的空间构成过程可以提高对空间深度的领悟能力、立体意识,对生存空间形成全方位的思考模式,这不仅有易于艺术全方位的创作与欣赏,也有利于现代的思维方式,有简单的平面思维转化为复杂的立体思维,由规范的几何性造型转化为自由的有机形,由直线性思维转化为非直线性思维。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是实体与虚体间的存在关系,对个体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整体形态的应用之中。 1、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建立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对空间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方式,不是简单的纸手工、纸模型的加工,不是比谁搭的木棱高而不倒,保护是一种技艺的学习。他是一种高级的学习活动,是有老师参与指导的高级游戏,这种游戏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①、立体构成定义 立体构成是在把握立体形态的基础之上,对立体空间形态进行科学解剖,研究如何将立体形态按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新形态,是用单纯的形态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学科,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立体构成的学习中包含有形体,掌握形成体态途径的,用次形体组合成超级形体,分割空间以及应用。 ②、立体构成与包豪斯 构成主义,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1913年俄国年塔林提出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 1919年现代设计师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造型艺术学院。“包豪斯”是德语“Bauen”建筑和名词“Haus”房子的意思,把两个次的发音合在一起则读做“包豪斯”。 包豪斯对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约翰·伊顿提出“从学中干”,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莫霍里·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同时还借鉴现代动感雕塑并结合光效内容,创立了增加运动与时间概念的四度空间。 日本设计研究界整理与实践运用,逐渐分化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门科类,把它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 ③、立体构成中的维度 A、分形维度 零维——只有位置的空间“点”; 一维——只有长度的空间“线”; 二维——有长宽无厚度的“平面形”; 三维——有长宽厚的空间“立体形”。 只差一点点而没有完全围合的平面或立体,这种半立体称二.五维,传统称它为浮雕。 B、二.五维空间与浮雕 半立体,二.五维,浮雕,也叫二.五次元。都是指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具有立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面 几何学上将面定义为线的移动轨迹。几何学上的面只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而无厚度。但在二次元空间里,无论是内点还是出线移动构成的面就成为形。面分消极的面和积极的面。消极的面由点的集合群化、线的集合群化构成;积极的面可由扩大点的面积,扩大线的宽度,对线进行密集移动构成。 面具有几何形、非几何形两大形态。几何形是规则的,它的基本形态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由直线和几何形曲线构成。正方形的特点是垂直与水平;三角形的特点是斜向与角度;圆形的特点是外轮廓的曲线。非几何形是不规则的,是由自由曲线结合直线构成的自由形,实际上也是自由曲线组合各种变相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几何形给人理性、明确的感觉,产生简洁、抽象、秩序之美,但易产生呆板的感觉;非几何形虽然活泼、生动、富于感性,但易产生不端正、杂乱的感觉。 立体构成中的面具有比线明确,比块稍弱的空间占有感,因为它是由面来限定空间的。 (1)层面构成 它的排列指若干直面(或少量柱面、锥面)在同一个面上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续排列。基本面型简洁、丰富有变化。面型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排列方式有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放射、旋转等。 (2)嵌合的构成 用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或几个基本形为单元,做上、下、左、右相互连接或展开的 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a.屏障式以基本形态上下、左右互相嵌合连接、平面展开,组成一个大的屏障结构。 b.重叠式以基本形前后、左右、上下连接,按照同一种规律和方式立体地展 开,形成一个大的体块。 c自由式的堆积以基本形相互间作无规律无秩序的排列,以视觉规律和空间虚 实效果的疏密关系来构成一个大的体块。 (3)框形、块形组合造型 a、基本的框形与块形 框形:空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块形:实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b、变框与变块 在基本的框形与块形上作规则的变形。 c、插接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点,几何学上的点被定义为“只具有其位置,而无其面积大小”,是属于零次元无实质的单位。 点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使它呈现为明确表现和隐蔽表现。圆的圆心和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的中心是明确的点的存在形式。而在线、面、体上,点的存在是通过隐蔽的形式表现的,比如一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直线转折处、两线相交处、圆锥体的顶端等。 几何学上的点是无形态的。但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造型表现中,点具有空间位置并需按照一定的尺度来界定。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面积形状和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产生对比,具有视觉力场和触觉力场作用的都称之为点。 对点不能以绝对的标准来界定,而只能以相对的标准来界定。像宇宙中的许多星体,虽然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可在夜晚,群星璀璨形成无数点的感觉;万吨巨轮在浩翰的海洋中犹如一叶小舟(眺望过去仍有点的感觉。可见大与小的尺度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空间而言的,点的存在同环境空间有着密切联系。 点的凝聚会产生视觉引力,而点的量变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引力,一个点所具有的紧张性是求心的。当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点”上面。当有两个相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在两点之间移动(且产生线的感觉。当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首先集小到大点上,然后转移到小点上。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视觉方向常常带有秩序性,即由大到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内近到远的顺序。当有三个性质相同的点(则

会产生虚面的感觉,倘若是多点,则虚而感觉更强,且形的特征可按人的意图表达出来。点的凸凹变化在人们的心理上能产生不同的感觉,凸点有扩张感、力量感,而凹点则有收缩感、压迫感。 点的排列和距离的不同使点在视觉上产生线面形态的变化。造型上点的线化主要由距离和方向所决定。如将相同的点连接可构成虚线,其距离越近,线的感觉越强。但将点作等距离的排列(显得规范工整合顺序。美中不足的是略显机械而呆板;如果有计划、有规律地作间距处理(可以产生节奏感;如果改变点的方向,并有计划进行大小变化排列,则可表现出跳跃性的韵律,也可表现出曲线的流畅感。点的面化是内点的聚集产生面的感觉,通过点的大小变化或排列上疏密的变化产生立体感、层次感,并给面带来凹凸的感觉。点的面化运用得巧妙,可产生二次元的视觉效果。 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与其他造型要素相比(点是最小的视觉元素,但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所不能取代的。点在造型中具有特殊的、积极的意义,并与形的表现有着实质的关联作用。 点在造型中的整体与局部关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运用得当、巧妙,可画龙点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相反,运用不当,则会对整体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和负面效应。在各种艺术设计中(点以它独特的作用折射出艺术的光彩。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线 几何学上这样定义线: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具有位置及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从造型要素来讲,线是具有长度的一次元要素,它的特征是以长度来表现的,与其他造型元素相比具有连续的性质,粗细与长度有着极端的比例就成为线。 线分为直观线和非直观线。直观线是概念线,即面和形的边缘。极薄的平面与平面相交部位便形成线。曲面相交则形成曲线。可以说,线是面与面的分界,起到

点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概论

造型基础-2 造型基础-2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构成与形态构成 2.学习形态构成的意义 3.形态构成的学习内容 4.学习方法 二、形态的视知觉与心理感受 三、形式美法则 附:学习参考书目

一、构成与形态构成 ?构成教育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体系。 ?维度: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人体工程学、信息科学、物理学、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 ?内容:创作观念、方法论、构成原理与形式美法则、技术技能等内容。 ?目的:为风景园林设计打下坚实而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构成,是指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由于侧重点不同,“构成”划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形态构成”、“光的构成”等内容。

?形态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 ?研究对象: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即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形态构成以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对立体与空间形态的研究,为现代设计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广泛的基础。

?构成的基础——抽象 ?构成:分解与组合,源于对具象的分解、抽象与重新组合。 ?特点:从造型要素和自然要素中抽出那些纯粹的形态要素来进行研究。 ?抽象的本意在于提取,即:不被外在的表象和细节迷惑,用最纯粹的造型元素,专注于要素与材质的构成关系,把关注的目光集中于造型元素是如何揭示物体内在的形式结构和如何有效地表现生命张力和情绪特征。

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一、点的构成 1、造型中的点具有相对性。 2、点的构成方式很多,但点独立存在的构成少,多数情况下会存在其他形态要素。 3、点的视觉情感及特征 点的特征: a.与环境相比较,体积小 b.长度、宽度、高度近似 点的作用: a.起某种稳定图式、造型的作用 b.创造视觉焦点 c.创造运动感:设计作品中点的动感通常源于点的集群关系和点 与背景的图底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 1、线的形态与感情象征 直线与曲线是构成线的两大系统,也是决定一切由线构成的形的基本要

素。一般来说,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 直线是一种无机线,它具有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其中垂直线具有生命、尊严、永恒、上升、下落等感情象征;水平线趋向于表示平静、安定、向上的感情象征;斜直线意味着运动、积极、阳性等感情色彩;向下的斜直线则有危险、消极、阴性等感觉特质。而曲折线则表示不安的象征性联想。 2、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节点有三种 滑节——可以在接触面上自由滑动或滚动。 铰节——像铰链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但不能移动,具有各方向受力的特性。刚节——完全固定死的。 线材构成中,线材大致可分为软质线材(又称拉力材)和硬质线材(又称压缩材)两大类。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绳、化纤等软线,还有铁、钢、铝丝等可弯曲变形的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及其他金属条材等。 (1)软质线材的构成 利用棉、麻、丝、化纤等软线、软绳。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其结构可选用正方体、三角柱、三角锥、五棱柱、六棱柱等造型;也可采用正圆、半圆或渐伸涡线形等、并在框架上面竖立支柱,以小钉为连点进行连接构成。

(2)硬质线材构成 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线材均可用以组合而成为立体造型。在构成前,先确定好支架。构成后,部分撤掉,只保留硬质线材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 a.垒积构造 只把材料重叠起来做成立体的构造物,叫做累积形式的构成。 在制作时应该注意: (1)接触面过分倾斜易引起滑动;整体的重心若超过底部的支撑面则 构造物将因失去平衡而倒塌。 (2)与用线材做立体构成—样,不要忘记使空隙大小具有韵律。 (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施以简单的防滑处理(如缺口 等),这样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4)为了利于保存,可以用粘接剂将节点固定成刚性节点,但是必须 要求不粘接也能维持形态。 b.椼架构造

构成基础27立体构成点的构成

1本表及教案续页每一大节填写一次

构成等活动所产生的形态。比如:建筑、家具、服装、电器及生活用具等。 现实形态中的人工形态和自然形态,从空间角度讲,属于可见形态,称之为“积极形态”。 立体形存在的“空间”是无限的,也是无形的,所以叫做“消极形态”。 任何形态都是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的综合体。若要把无形的空间转化为有形之态,就要将空间加以限定,成为空间“场所”而存在,而这种限定,是借助于立体形态而存在的(积极形态)。将这种借助实体而限定的空间称之为“空间形态”。 第二节形态的空间意识 提问学生?什么是形态的空间意识? 教师总结: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就十分强调“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中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第三节形态的构成元素 (一)点的元素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点,几何学上的点被定义为“只具有其位置,而无其面积大小”,是属于零次元无实质的单位。 点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使它呈现为明确表现和隐蔽表现。圆的圆心和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的中心是

明确的点的存在形式。而在线、面、体上,点的存在是通过隐蔽的形式表现的,比如一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直线转折处、两线相交处、圆锥体的顶端等。 几何学上的点是无形态的。但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造型表现中,点具有空间位置并需按照一定的尺度来界定。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面积形状和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产生对比,具有视觉力场和触觉力场作用的都称之为点。 对点不能以绝对的标准来界定,而只能以相对的标准来界定。像宇宙中的许多星体,虽然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可在夜晚,群星璀璨形成无数点的感觉。可见大与小的尺度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空间而言的,点的存在同环境空间有着密切联系。 点的凝聚会产生视 觉引力,而点的量变会 产生不同的视觉引力, 一个点所具有的紧张性 是求心的。当只有一个 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点”上面。当有两个相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在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