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预设,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作用,又要树立一种课程开发的意识,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鲜活的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充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新问题。教师要敢于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甚至不惜打乱原先的设计安排。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生成资源的教学价值呢?下面我结合一些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预设,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作用,又要树立一种课程开发的意识,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鲜活的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充分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新问题。教师要敢于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甚至不惜打乱原先的设计安排。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生成资源的教学价值呢?下面我结合一些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潜心会文,精心预设
对于课堂上意外的生成,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只有课前有所预设,有备而来,才不会对课堂上的偶发“生成”处理得过于简单和草率,课上才能显现出一位教师的睿智和教学功底。因此,教师要“潜心会文”,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准、言中之意、言中之情,透彻地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正如于永正老师所提倡的:课前备课诵读默想,读出自己的见解、情感,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小到一个字、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等)。我想,一个好的预设,可以反映出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因为这些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需要多元解读。这样,在课堂中就能迅速调用多种方法,教学才能从容应对、收放自如。
就拿《桂花雨》一课来说,小琦君又是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又是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不觉得累吗?课前如果预设到答案有累与不累,教师就能临阵不乱地启发:“累,虽然觉得累,心里却感到非常的开心。”“不累,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简单预设,虽然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但还是需要精心设计。
二、大胆取舍,引领生成
曾经听过特级教师徐善俊执教的《赤壁大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凝固”起来。
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既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我想,正是徐老师在课前有了很好的预设,激起了他的灵感,才会游刃有余地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