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椋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灰椋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读准多音字“翘、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翘首遥望、排空而至、呼朋引伴”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察、观赏”,“喧闹、热闹、热烈”等。感知分号的用法,在拓展写话中尝试使用。
2.紧扣“壮观”,细读第4、5自然段,读中想象画面,品析情景交融的生动语言,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背诵三至五自然段。
3.借助文本语言,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再现“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能做到点面结合、语言生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紧扣“壮观”,细读第4、5自然段,读中想象画面,品析情景交融的生动语言,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背诵三至五自然段。
2.借助文本语言,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再现“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能做到点面结合、语言生动。
难点:
读中想象画面,品析情景交融的生动语言,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并在写话中运用。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1.教学课件; 2.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认识灰椋鸟,导入新课。
你们认识灰椋鸟吗?打开预习单,把你课前搜集灰椋鸟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全班交流。那么灰椋鸟在作者眼里是怎样的?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灰椋鸟的?
2.板书、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着我一起端端正正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字词,推进初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灰椋鸟的词语。
交流所划词语。相机出示所划词语: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自己练读,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注意强调“栖(qī)、棱(lēng)”的字音,识别多音字“和”在词语“互相应和”的读音(hè)。理解“应和”。(一问一答,回应。)
2.检查读课文,借助感情朗读,推进入情入境。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要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用读表现这种美的画面。
(1)谁来读读第4段。听听看看,能否看到语言描写的画面。
(读后)这幅画面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场面壮观)
默读,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这种壮观的词句。一起再来读这一段,注意读好这些描写壮观的语句,看看能否感到这种“壮观”的场面。(齐读;要注意指导读出味道来,调动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2)继续来读第5段,继续想象画面。
(读后)这幅画面中灰椋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喧闹热烈)
默读,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灰椋鸟喧闹热烈场景的语句。圈出关键词语来交流。
一起再来读这一段,注意读好这些描写灰椋鸟喧闹热烈场景的语句,看看能否感受到作者的感受。(齐读;要注意指导读出味道来,调动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3)齐读最后一段,这一段在全文起着什么作用?(篇末点题、集中抒情。)
再读最后一句话,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观赏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4)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思考:课文哪几段写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3—5自然段。)除此,文章还写了什么内容?(文章还写了“我”想看灰椋鸟归林和“我”在回来路上的感想。)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好的文章要品读,只有多品读几遍,才能品出更多的精彩。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值得我们学习、积累的。
(三)品读感悟场面的壮观,欣赏作者生动的语言表达。
1.第4段描写了鸟儿归林场面的“壮观”。
作者是怎样表现场面的壮观的?请你默读思考,说说你的理解。
(1)抓“投入”体会灰椋鸟归林的急切心情,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读出这种心情。
——将“投入”改为“飞入”行不行?读一读。(交流:“投入”好,因为“投入”比“飞入”飞得快,表现了灰椋鸟归林的急切心情。这一句中已用了一个“飞”,这里用“飞入”就重复了。有一首歌:“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刺槐林在灰椋鸟心中就像是母亲,家一样,所以说灰椋鸟投入了刺槐林的怀抱。带着这种情感读出灰椋鸟归林的急切心情。)
(2)抓住“大部队”、“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和“排空而至”来体会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大部队”为什么用双引号,在这里指什么?(指一群群的灰椋鸟。)这里的“大部队”让你想到什么?(想到:成群的灰椋鸟就像是很多空军,飞机,快速飞过,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声音。)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结合插图,体会情景,理解“排空而至”。找找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灰椋鸟数量很多。(整群整群、数百米长、浩浩荡荡、巨大、一批一批……)师引导:数量众多,规模浩大,黑压压地布满天空,看看文中的这幅插图,这就是——排空而至。这里的“排”和哪些词语中的“排”意思一致?(排山倒海、浊浪排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表来)“排”的意思是?(推开)那么“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灰椋鸟一大群一大群,像把天空都推开了一样,场面非常壮观。)
(3)师引导感情练读。
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十分壮观,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把你们的感受带到课文中去,自由练读,读出你们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刚才所看到灰
椋鸟归林的情景,再现这一幅壮观的归林画面。
(4)对比体会这句话和上文的句子,感受雄浑中又带有精巧细致,带有浓浓的亲情的细
——同学们,你们也读读这句话,看看此时的感受还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
交流。(这一节的前半部分把鸟儿归林写得过于壮观,后面用归林后鸟儿富有亲情、人性化的表现,使读者感到它们就像是一群好朋友在一起倾诉,在一起说说心里话,很温馨。我还感受到一种友谊,一种爱。)
——我们好像就成了一只只灰椋鸟,你会倾诉些什么呢?交流“收获和见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鸟儿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体会分号的用法,读一读这个长句,如果把分号改成句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体会分号的用法。(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过渡:作者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把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让人感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呢?
2.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尝试熟读成诵。
(1)理出第4节的表达顺序(作者按照时间先后组织材料的。)
(2)按照作者的表达顺序,师生合作朗读第4自然段,直至熟读成诵。
这么好的文章,我们要读出味来。师引背:一开始——……没有几分钟——……有的——……有的——……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
小结:书就要慢慢读,展开想象,想着描写的画面,体会着表达的情意,才能欣赏出作者一字一句里的精妙来。
(四)品读灰椋鸟归林时喧闹热烈的场面,欣赏作者融情于景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