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税收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亚当· 斯密的税收原则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18世纪下半叶) 西方经济学认为,是亚当· 斯密第一次将税收 原则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明确而系统地阐述。 (先驱者—威廉.配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攸士第:德国官房学派代表人物)
1.平等 公民由于受到国家保护而负有纳税义务,公民应按其 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的收入的一定比例分担税收。主张: (1)取消一切免税特权(贵族、僧侣与普通国民一 样); (2)税收“中性”(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 (3)依负担能力比例课征(非固定人头税)。 2.确实 公民纳税义务、纳税方式、纳税数额应确定,不得随 意变更,便于公民了解。主张: (1)课税应有法律根据,税法要有稳定性; (2)纳税期限、数额、方法应有具体规定,以便纳税 人了解,杜绝税务官员的武断任意征税、恐吓、勒索行为。 认为税收不确定比税收不公平对国民的危害更大。减少税 务机关自由裁量权,双方谈判空间越大,行贿、索贿、合 谋空间就越大。司法责任 经济责任
税收原则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税收原则的 重要性、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演变以及当今社会所普遍 接受的税收三个最高原则即效率、公平及稳定原则的内 涵。 【教学重点】税收原则内涵及实施。 【教学难点】税收效率、公平内涵及实施。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与提问、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多媒体
(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阿道夫· 瓦格纳,德国社会政策学派代表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发展很快,由自由竞争进入 垄断阶段。资本集中,分配不公,矛盾激化,社会主义思 潮汹涌澎湃。瓦格纳既反对社会主义,又反对古典学派的 自由主义,主张以改良来缓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强调政府的作用。
1.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 税收要以供给财政支出、满足国家经费需要为 主要目的。
对税收原则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 西方税收学最早产生于16世纪,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6-19世纪末,以税制原则问题为主; 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以税收转嫁、归宿问题为主; 20世纪60年代末----,以最适课税理论和税收政策为主。
第一节 税收原则概述
税收原则:又名税制原则、税收政策原则,是制定 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 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 它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对它较深刻、系统的分析起源于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学 者,因为他们要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改造中世 纪遗留下来的税制。
税收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1.税收与外部性商品(纠正外部成本和收益)
税收与外部性商品,可分为税收与产生外部 成本商品和税收与产生外部收益商品两种情况。
(1)税收与外部成本商品
外部成本是相对于内在成本而言,也就是 在私人成本中没有得到反映的成本,或者说是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如企业污染 就属于比较典型的没有计入企业成本,不需由 企业负担补偿,却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外部成本。 对于对产生外部成本商品征税可以增进社 会福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现代税收原则理论
现代经济学家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 础形成了现代税收原则理论。除了筹集资金、满 足公共需要的财政原则以外,着重强调效率、公 平、稳定三项原则。
分析: 现代税制原则理论除了吸收继承传统税制原则理论、 重视强调经济原则外,现代税制原则理论的经济 原则也不同于瓦格纳的国民经济原则。它除了强 调微观经济上的资源配置,更重视宏观经济上的 经济稳定,强调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积极干预经济; 此外,还强调收入分配原则。 背景:现代税制原则理论形成于现代国家资 本主义时期。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特点表现在经济 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它 们已不能仅靠市场力量自发解决,而需要国家来 干预,政府职能有了很大拓展。基于此,税收原 则理论也进一步发展,强调税收在促进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的作用。由此形成 了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现代税制原则体系。
背景:该原则形成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 的经济思潮强调经济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倡导廉 价政府,限制国家职能,减少政府支出。 亚当· 斯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是新兴资产阶级 的代表人物,极力主张“自由放任、自由竞争”。1776 年发表《国富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如果不让其自由, 就得不到发展。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尤其不要干预生 产自由,让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人们 的活动。政府只承担“夜警”任务,充当守夜人角色, 如抵御外来侵略、建立严密的执法机构、维持私人因无 利可图不愿经营的公共工程与机构。此外, “看不见的 手”比政府更有效。主张大市场、小政府。 就税收而言,财富增长是治税的出发点。税收唯一 的任务是为国家提供经费,而国家的消费具有非生产性, 应受限制。
第二节
源自文库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有多方面的含义: 从资源配置角度讲,税收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 置,使社会从可用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最大效益; 从经济机制角度讲,税收要有利于经济机制的有效运 行,不仅使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也要稳定增长; 从税务行政的角度讲,税制要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 要要节省,等等。 它可分为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效率原则两个方面。 前者同公平相对应,后者同税收成本有关。

消费的外部成本: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但没有给予补偿。e.g.吸烟;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
OK

外部收益影响
人的良好影响,而却不能从中取得报酬。e.g.蜜蜂的生
产者,传播了花粉;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 得到保障。
生产的外部收益。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
消费的外部收益。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
(略) (1)效率原则 指征税所引起的资源在公 私部门的转移要达到效率准则要求,包括资源 配置效率、经济运行效率和税务行政效率。 最早提出该原则的是英国新古典学派奠基人 阿尔弗里德·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 中提出了税收额外负担概念。 (2)公平原则 指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 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 纳税人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包括横向公平与 纵向公平。 (3)稳定原则 指征税所引起的经济影响 要达到稳定目标要求,包括减少经济波动和经 济平衡增长。
3.经济效率实现条件: (1)完全竞争市场 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经济。 (2)无外部经济影响 包括外部成本影响和外部收益影响。


外部成本影响
生产的外部成本: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但没有给他人予以补偿。e.g.造纸厂的三废;木工装修房子
所产生的噪音;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 植、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二、西方税收原则理论发展
税收原则是在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税收实践中 总结概括出来的,并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客观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 税收原则理论,但税收原则作为治税思想条理化的高度概 括,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不同时期的税 收原则也会具有一些相同的内容。其中被社会普遍接受、 影响深远的主要有如下一些理论。
分析:
瓦格纳明确提出了财政原则,并突出了 国民经济原则,强调要减少征税对经济的 不利影响。这被认为是现代效率原则的最 早表述。 其社会正义原则,反映和体现了改良主 义的经济思潮,代表了过渡时期的治税思 想。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吸收了前人成果, 西方经济学界视瓦格纳为前人纳税原则理 论的集大成者。
(三)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原则理论



在市场体制下,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配 置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基本的配置方式, 所以 (1)如市场已使资源配置处于最优状态, 税收应避免、减少干预,以避免、减少 效率损失; (2)反之,如市场未使资源配置处于最 优状态,有可能通过税收重新配置,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
2.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 一般是以帕累托效率来定义:如果资源的配 置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的任何 重新配置已不可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 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 或者说,社会分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任何分配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些人的福利有所增 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资源配置 已经使资源的社会效用达到最大,这种资源配置 状态被称为资源最优配置状态,或帕累托最优。 e.g.一个蛋糕分成8块, 刚好8个人份,每个人刚好吃饱。
处。
有利影响。e.g.养花而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
(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含义(要求)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就是通过税收实现效率 目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 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包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 减少效率损失两个方面。
在经济处于资源最优配置时,征税引起 的资源重新配置导致效率损失。即在经济处 于完全竞争,并没有外部因素影响时,征税 将导致效率损失。 然而,在经济没有处于资源最优配置时, 征税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有可能改善配置效 率,也就是当经济没有处于完全竞争,或存 在外部因素影响情况下,征税有可能改善配 置效率。
1.建国初期 : 国家税收政策应以保障革命 战争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 的需要为原则,简化税制,合理负担。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区别对待, 合理负担(不同经济成分、相同经济成分)。 3.改造完成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 : 比较强调保证收入、简化税制。 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公平税负、鼓 励竞争、促进效益、稳定经济发展。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财政、效率、 公平、稳定。
税收应能充分满足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资金需 要,因为进步政府的职能呈扩大趋势。 税收应能随着财政需要的增加通过增税或自然 增收相应地增加财政收入。
2.国民经济原则 国家征税不应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更 不能危及税源。在可能范围内,应尽量有助 于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1)慎选税源 应选择保护税本,不损害经济、收入充 裕的税源作为主要税源,如所得。若以资本、 财产为税源,则可能损害经济,伤害税本, 导致税源枯竭,税收萎缩。 (2)慎选税种 尽量选择税负难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 税种,因为它关系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税收 负担的公平。
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资源次优配置):如果资 源在各部门的分配和使用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当资 源重新配置时,不使任何人受损,却使一些人受益, 那么,这种重新配置就是一种效率提高。或者即使 重新配置使一些人受损,但却使另一些人受益,只 要受益大于受损,那么,这种重新配置也可看着是 一种效率的提高。 e.g.一个蛋糕分成8块,其中有一个人吃两块,很撑; 一个人没有分到,其他每个人各分到一块。如何进 行重新配置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3.社会正义原则 要通过征税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两极分 化的弊端。 (1) 普遍 对公民普遍征税,排除税收上的特权和不应 有的免税。 (2)平等 纳税人的税负应与负担能力相一致。主张累 进税并对贫困者免税,而对财产所得、不劳而获 所得加重课税。 4.税务行政原则(课税技术原则) 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项。
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一)经济效率含义 此处“效率”是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 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 源,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 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经济学一直关心的 问题。
1.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按配置 主体分)


市场配置:以企业、 个人为资源配置主体, 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生 产、消费,平衡供求, 引导资金流量、流向。 政府配置:以政府为 资源配置主体,通过 税收、政府支出、公 债、货币等经济以及 计划、行政、法律手 段引导配置。
3.便利 各税征收皆要从纳税人角度考虑,在纳税人 感到最便利的时间、以最便利的方式征收。时间 上,收入丰裕时;方法上,手续简便、不烦琐; 征收地点设在交通便利场所;征收形式尽量采用 货币,以免征收实物而增加额外负担。 4.最少征收费 在征税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所征税款尽量归入国库,使国库收入与人民交纳 的差额最小,即征纳税的成本费用最小。 分析:上述四项原则可归纳为平等原则与税 务行政原则两项。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税收 上的需求,既为当时及以后的税收实践提供了原 则指导,也成为当时各国财政法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