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郴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报告
市政府经济研究室课题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郴州、构建和谐郴州的重大战略举措。去年以来,我们对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两个专题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撤地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上看,市域经济已经跨过了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推进。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协调的小康。从市域层面来看,2005年全市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市域内来看,我市目前还有4个重点扶贫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低发展水平上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状态。根据对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三大经济板块:半小时经济圈、汝桂安经济区、临嘉经济区。
半小时经济圈:是指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永兴县和宜章县等2区4县,属于优势地区,其中,资兴、桂阳、永兴为全省10强县市。土地面积11907平方公里,总人口300.93万人,分别占全市的61.64%、65.29%;2005年地区
生产总值349.3亿元,占全市的72.87%。
汝桂安经济区:包括汝城县、桂东县和安仁县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扶贫县,属于贫困地区。土地面积2071平方公里,总人口90.23万人,分别占全市的10.72%、20.23%;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65.8亿元,占全市的13.73%。宜章县虽为省级重点扶贫县,但因其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不列入贫困地区,而纳入半小时经济圈。
临嘉经济区:包括临武县和嘉禾县,属于郴州的“中部地区”。土地面积5339平方公里,总人口66.72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7.64%、14.48%;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64.2亿元,占全市的13.4%。
1.从发展水平看,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十五”期间,半小时经济圈、汝桂安经济区、临嘉经济区GDP 年均分别增长9.56 %、9.34%、9.48%,2005年三大经济区人均GDP分别为11606元、7058元、9625元。从相对差距看,2000年三大经济区人均GDP之比为1.68:1:1.39(以汝桂安经济区为1),2005年为1.64:1:1.36。从绝对差距看,2000年半小时经济圈、临嘉经济区人均GDP分别高于汝桂安经济区2262元、1295元,2005年两者之间的差距分别扩大到4548元、2567元,而半小时经济圈与临嘉经济区人均GDP 的差距也由967元扩大到1981元。
2.从产业结构看,三大区域的非农产业比重差异明显。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47.4:35,半小时经济圈
为15.6:48.2:36.2,汝桂安经济区为25.4:40.8:33.8,临嘉经济区为20.1:47.6:32.3。汝桂安经济区和临嘉经济区的农业产业比重均超过20%,比半小时经济圈分别高9.8、4.5个百分点。
3.从财政收入看,三大区域财政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半小时经济圈、汝桂安经济区、临嘉经济区的财政总收入(不含市本级收入,下同)分别增长179%、54%、56%,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0.34%、11%,三大区域的增幅差距较大(汝桂安经济区和临嘉经济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十五”后两年分别调减了财政收入基数)。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看,2000年,半小时经济圈、汝桂安经济区、临嘉经济区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之比为1.14:1:1.73(汝桂安经济区为1);2005年,三大经济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561元、176元、331元,三者之比为3.19:1:1.88,半小时经济圈、临嘉经济区与汝桂安经济区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不仅相对差距扩大,而且绝对差距也由2000年的2
4.9元、130元扩大到385元、155元。其中,半小时经济圈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县与汝桂安经济区最低的县之间的差距,由2.2倍扩大到6.45倍。
4.从居民收入看,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95元,半小时经济圈、汝桂安经济区、临嘉经济区分别为9653元、7661元、8622元,三者之比为1.26:1:1.13(汝桂安经济区为1),绝对差距在1000元左右。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2005年全市
平均水平为3506元,三大经济区分别为3911元、2112元、3792元,三者之比为1.85:1:1.80,比2000年(三者之比为1.61:1:1.55)的差距有所扩大。其中,半小时经济圈与汝桂安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由2000年的1025元扩大到1799元。据市扶贫办统计,截止2004年底,汝城、桂东、安仁3县贫困人口共15.5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76.7%。
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
形成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很多,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因素,还有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因素。
1.发展的初始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地理区位、人的思想观念等,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有直接影响。发展的起点越低,对后来的发展制约作用就越强。若没有重大外来因素影响(如国家布局重大投资项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起点低的地区与起点高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将越来越大,这也是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从郴州来看,半小时经济圈具有丰富的矿产和旅游等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区位、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包容性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较好、支撑能力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高,综合优势明显。汝桂安经济区和临嘉经济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主要以农业资源为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