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过年民俗(一):大巡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过年民俗(一):大巡游
潮汕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另外两种是广府人和客家人),居于粤东沿海,属地从闽粤交界到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交汇处。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梅州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设置潮州,唐以后,潮州逐渐兴盛(一般认为与韩愈到潮州任刺史后文化振兴有关),统领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等6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称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程乡4县。清承明制,仍称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宁8县。这个地区历史上长达近2000年被称呼为“潮州”,此一带的人便称为潮州人。鸦片战争后,原是一个小渔村的汕头因对外通商而迅速发展(曾为恩格斯所关注,称汕头是中国当时除已开放的五口通商之外“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于是1904年“潮汕”这个称呼便应运而生。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1907年5月22日潮州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解放后,广东省在1950年设置汕头专区,下辖1市8县:汕头市、潮安县、澄海县、潮阳县、揭阳县、饶平县、普宁县、惠来县和南澳县。几十年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几经变迁,最多的时候下辖潮安、饶平、普宁、澄海、揭阳、惠来、梅县、丰顺、兴宁、蕉岭、紫金、龙川、陆丰、大埔、五华、平远、惠阳、河源、海丰、南澳21个区县和汕头市(1952年,时称粤东行政公署)。1965~1991年,汕头专区管辖潮安、潮阳、普宁、饶平、揭阳、陆丰、海丰、澄海、南澳、惠来、揭西11个县和汕头市。1991年以后,汕头地区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汕头、揭阳分设地级市,而此前陆丰、海丰两县以划归惠阳地区管辖。
潮汕地区土著先民是古闽越族。自秦汉以后,特别是隋唐以后,因为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广东现在的三大民系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是起源于中原士族的南迁。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闽南的莆田人移居潮州,成为潮汕地区的主要居民,潮汕话也因此从闽南语发展变化而来,属于闽南语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潮州名贤辈出,被誉为“海滨邹鲁”(孔子生于鲁,孟子生于邹,后世称人文昌盛之地为“邹鲁”)。
在漫长的历史中,潮汕处于东南一隅,交通不便,与中原相隔遥远,中央政府往往鞭长莫及,而此地也较少有战乱发生,因此传统文化也得以薪火相传,虽式微但不至于湮灭。放眼潮汕,从语言到建筑,从宗教到民俗,从饮食到生活习惯,依然保存不少中原文化的基因。潮汕话发音,保留上古8个声调;潮汕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相像;潮汕宗祠文化,寻根溯源,慎终追远;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根植每家每户。如此等等。
过年,是中国最隆重、持续最长的民间节日。潮汕地区的过年民俗,集中表现了潮汕传统文化。从农历腊月底到正月元宵后接近一个月,既是家人团聚、共迎新年的时候,也是民间喜庆狂欢之时,各地喜庆活动异彩纷呈。下面撷取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与大家分享。照片是2008年所摄。
一、大巡游
大巡游是我自己给这种民俗活动安上去的名字,因为整个活动类似香港春节的“花车巡游”,不同的是巡游的没有花车,全是徒步。
儿时在故乡揭阳县府所在地榕城,过年最高兴的就是看大巡游。当然我们当时并不叫它“大巡游”,而是叫“营塗景”、“营标旗”、“营锣鼓”。这里的“营”字,只是潮汕话的谐音,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巡游、展示的意思。而“塗景”,原来指的是木偶戏,因为潮汕木偶戏的角色和舞台场景,许多是用泥巴或陶瓷来做的。“塗”就是泥土。因此看木偶戏就叫做“看塗景”。新年大巡游中有木偶参与,但这里的“塗景”也包括装扮成戏剧中角色的人。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很喜庆谐趣的潮剧《陈三五娘》中的折子戏《桃花姐过渡》、八仙过海等。“标旗”则是各种彩旗,特别是一种长方形、由两个人平着扛的、上面绣有龙凤花卉或村庄名字等,颜色艳丽的旗帜。这也是大巡游吸引眼球的主要内容之一。除了这些,巡游队伍中还有锣鼓队、英歌队、花篮队、高跷队等,热闹非凡。
我家住在榕城东门,靠近环城路。环城路是1940年代顺着老城墙原址修的一道环形马路,东西南北门绕城一周,大约2公里左右。当时环城路里面是城区,外面就基本是郊区了。当年新春大巡游环城路是最主要路线。巡游的队伍是各乡镇分别组织的,所以有许多队伍在不同的时段经过。我们只要听到锣鼓声,就知道又有巡游队伍到来,于是从家里跑出来,跑到“城顶”(环城路的俗称)等待巡游队伍通过时观看。参加巡游的人个个化了妆,穿着艳丽色彩的衣服或戏服。扛标旗的青年戴着墨镜,显得有点滑稽;挑花篮的小姑娘穿袜子但不穿鞋,颤颤悠悠走过,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新年大巡游是全城狂欢节目,是展现潮汕民间文艺的舞台,也是国泰民安、物阜民康的象征。但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这些民俗活动中止。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才逐步恢复。
这里所拍摄的是揭阳新亨一次新年巡游的场面。
少年英歌队。“英歌”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我没有考证,但估计是从“秧歌”转化而来。因为潮汕话扭秧歌读成“扭英歌”,而潮汕英歌与扭秧歌的形式十分接近,有可能就是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一带扭秧歌的传承或移植。潮汕英歌是一种民间集体舞蹈,
取材于梁山好汉闹元宵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情节,因此“英歌”是否有“英雄的颂歌”的含义就不得而知了。英歌舞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有人物角色,由简单抽象故事的情节。表演者按梁山好汉相貌画脸谱并穿相应服装,如关胜花脸红须、李逵花脸黑短须、武松小生装扮、鲁智深花脸短须和尚装束等。舞蹈演员手握一对彩色木棒,有的腰佩腰鼓,舞蹈时在手中翻转,边打腰鼓边舞起花样。舞蹈动作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刚健有力。伴奏的鼓乐仍以潮州大锣鼓等为主,舞蹈者还配合鼓乐不时发出整齐的吆喝声,显得气势恢宏,严肃而又庄严。英歌舞主要由青年男子表演,但现在也有少年英歌队和女子英歌队甚至老年英歌队。少年的表演稚拙生动,女子英歌是刚中带柔,而老年英歌则是稳健祥和。
潮汕英歌相当普及,许多乡村都有自己的英歌队,普宁、潮阳尤为突出。普宁泥沟、南山,潮阳海门、棉城的英歌队都非常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