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名词解释(期末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

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

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

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

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

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五行制化实质

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

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

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

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指

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

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6.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

脏。

17.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

脏。

18.滋肾养肝法:又称滋补肝肾法。指

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19.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

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

变化。又称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

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

侮土、土侮木。

1.1.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

2.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

散的作用。

3.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

保持洁净的作用。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

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5.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阴。

6.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化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阳。

7.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它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一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在经脾运化输送到全身;二是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8.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

9.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10.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

11.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12、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

14.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

之气。

15.卫气: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

之气。

16.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性质较清稀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的称

为液。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7.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

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

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

称“肝肾同源”。

18.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

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故称之为

孤腑。

19.中精之腑:是指胆,胆汁由肝产生,贮存于胆,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称“胆者,中精之腑“。

20.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

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

源”。

2.1.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2.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3.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自然界六种气候

4.伤寒:寒邪伤及肌表,郁遏卫阳者

5.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6.疠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

7.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8.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

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9.瘀血: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

体内,或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

内的血液

10.实证: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11.虚证: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

12.气滞: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

状态

13.气逆: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14.气陷: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

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

3.1.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2.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

面结合分析,为准确判断病证提供依据。

3.畏寒: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可以缓

解的表现。4.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

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

神之实证。5.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

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6.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

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

窍阻蔽所致。

7.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

言,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8.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多因风痰阻络,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9.战汗: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者,多见于急性热病正邪剧烈交争,为疾病之转折点。

10.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11.壮热:高热不退,感觉躁热难受,体温升高明显,身热灼手,或伴有恶热烦渴的表现,多因里热炽盛。

12.太息:时发长吁短叹,以呼气为主,多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1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14.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15.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1.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2.里证:是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反映的证候。

3.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阳盛,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4.心脾两虚证: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以心悸、失眠、食少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5.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1.治则: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