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报刊与中国古代报纸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J005)。
作者简介:赵晓兰,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研究方向:新闻史、出版史;李文冰,浙江传媒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研
究方向:媒介素养教育。
经纬集 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第9页。
戈公振: 中国报学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卓南生: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宋会要辑稿 165册 刑法二 之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6521页。
晚清报刊与中国古代报纸比较研究
赵晓兰 李文冰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中国古代报纸邸报,是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工具。
19世纪下半叶,晚清报刊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由古代报纸向近代报刊的转型。
关键词:邸报;晚清报刊;中国古代报纸
中图分类号:K 25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0)05-0108-05
中国古代报纸,称为 邸报 ,邸报出现于唐朝开元年间,宋时最为流行,经过元明两代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持续了约1200年。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近代报刊的诞生,西方近代报刊的概念与形式被介绍到中国。
19世纪下半叶,晚清报刊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走向成熟,完成了由古代报纸向近代报刊的转型。
1 在邸报存在的1200年中,报纸的内容、形式等虽有所变化,但由于自然经济的制约,特别是封建政府的严格限制,这种变化非常缓慢。
若与近代报刊相比较,邸报自身具有明显
的特征。
1 在内容上,邸报完全围绕皇帝、大臣以及封建政府的活动而展开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臣僚的章奏疏表,政府的法令公报,省寺监司等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
如 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
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
某日安北奏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
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
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
如此,凡数十百条。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作为封建政府机关报的邸报, 所纪无非皇室动静,官吏升降 ,虽然也有一定的传播信息的作用,但它们并不代表什么舆论,在那里,没有办报人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和广告,新闻的面窄量少,时效性差。
由邸报的内容决定,它 在维持与加强当时庞大帝国官僚机构的统治秩序上,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之受到当时封建社会的封建性与专制性的影响与制约,是不言而喻的 。
封建政府创办邸报完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他们绝不允许自由报道消息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报纸存在,因此禁止邸报以外的任何报纸的流传。
例如宋时的 小报 ,元、明、清的 小本 、 小钞 、 报条 ,都被封建政府视为 撰造浮言,诳惑群听,乱有传播,赐予差除,以少为多,将无作有 的非法报纸而 严为禁止 。
至于具有合法地位的邸报,各王朝也有严格的管理与规定,对于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内容,例如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和地震、日食等异常天象,农民起义、兵变等军事行动,以及108
朝廷机事,都是严禁传报的。
明末崇祯时期,兵部尚书陈新甲因在邸报上泄露了与清方秘密议和的消息被处死。
各封建王朝都有严格的邸报稿件预检制度,宋朝实行的 定本 制度,就是一种预检制度,它规定由枢密院事先审查样报,通过 定本 ,传报必须以 定本 为准,不得超过所框定的范围。
其他各朝也都有相应的预检制度,明末崇祯皇帝规定: 各衙门章奏,未经御览批红,不许报房抄发。
所以,邸报并不代表什么舆论,只是封建政府维护其统治的手段而已。
由于封建政府严格控制,邸报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一成不变,无论是信息还是新闻的时效性都难以与近代报刊相比较。
2 在读者上,邸报仅限于官僚士大夫阶层 邸报只在封建统治机构内部发行,读者限于各级政府官吏、封建士大夫和地方豪绅,因为皇帝是 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
如事关机密,这一范围还会缩小。
至于一般的庶民百姓是看不到邸报的,因为,
此辈一阅邸抄,每多讹传以惑众听。
亦风俗人心所关 ,所以, 倘有犯者,立拿重惩 。
创办邸报与近代报刊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封建政府办邸报不是为了扩大销路,达到赢利的目的,而只是在不妨碍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让官僚、士大夫们获知经过严格筛选的信息。
3 在名称上,邸报无固定报名 邸报是人们对封建官报的一种习惯性的称呼,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而不是固定的报名。
它由各地派驻首都的 邸吏 负责传发而得名。
从北宋开始,邸报这一名称就为朝野人士所广泛接受,苏东坡的 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 ,就以 邸报 一词入诗。
但是,邸报有许多异称,主要有:进奏院报、进奏院状报、邸状、邸吏状、朝报、塘报、驿报、邸抄、邸钞、除目、京报、阁抄、科抄、京抄、杂报、条报、报状、宫门抄、辕门抄、谕折汇存等。
如此多的异称并存,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称呼上自然难以统一。
这与近代报刊报名固定、称呼明确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4 在复制方式上,邸报以手抄为主、印刷为辅 尽管唐代已经具备印刷报纸的条件,当时有不少时宪书及日历都使用了雕版印刷,但唐代的报纸仍然是手抄的。
宋代的报纸以手抄为主,但有部分邸报或邸报中的部分材料已使用雕版印刷,例如一部分诏敕、法令、条贯以及与 赏功罚罪 有关的文字使用了雕版印刷。
明代中叶以前的邸报,基本上是手抄的,之后则印刷与手抄并存。
清代的报纸也是抄写和印刷两种方式同时使用,乾隆以后则基本采用雕版印刷了。
总的来说,邸报在复制方式上采用的是手抄为主、印刷为辅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总之,邸报自始至终都为封建政府所控制,是统治者手中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
2 19世纪的中国,尽管封建制度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人们依旧按照古老的方式生活着,与外界很少接触。
在这种
情况下,那种适应封建大帝国需要的古代报纸不可能发展成适应资本主义要求的近代报刊。
于是,19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很不正常的现象: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是由外国人首先揭开的。
正如戈公振所说: 我国现代报刊之产生,均出自外人之手。
最早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是西方传教士。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07年来到广州,当时,广州是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
但即便在通商口岸,对外国人的来往、住行清政府仍有严格限制,尤其是传教、办报限制更严,它规定: 如有洋人秘密印刷书籍,或设立传教机关,希图惑众,及有满汉人等
受洋人委派传扬其教,及改称名字,扰乱治安者,应严为防范,为首者立斩。
在这种情况下,马礼逊与另一位传教士米怜选择邻近中国的马六甲为传教基地,
以作将来中国开放之后加倍努力之准109晚清报刊与中国古代报纸比较研究
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49,转引自朱传誉 清代塘报研究 , 报学 (台北)第4卷8期。
转引自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戈公振: 中国报学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麦沾恩: 中国最早的布道者梁发 , 近代史资料 1979年第2期。
备 。
1815年,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为了吸引中国读者,该刊不但采用中国线装书样式,还在封面上加刻 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的名言。
但它的主旨是宣传基督教,宣称 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
1833年德国籍传教士郭实腊在广州创办中文月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
尽管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出版书籍、报刊的禁令仍然有效,但郭实腊通过贿赂地方官等手段,公开出版了这份中文月刊。
这是在我国境内创办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的创办,标志着中文近代报刊由宗教报刊向非宗教报刊转变的开始。
与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相比,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与其在外观上相当接近,但在内容上,宗教色彩淡化了很多,更多的是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这反映了传教士办刊方针的重大变化。
其原因,郭实腊在1833年6月23日的一份创刊意见书中说得很清楚: 尽管我们和他们(指中国人 引者注)有长期的交往,他们仍然公然表示是高于其他国家而位居世界第一,并视其他民族为 蛮夷 。
这种无知与自傲严重地影响了旅居广州的外国人的利益,妨碍了他们与中国人之交往。
这个旨在维护广州与澳门的外国人利益的月刊,就是要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条,与其高傲和排外的观念相抗衡。
此刊物将不谈论政治,也不要在任何问题上以刺耳的语言触怒他们。
我们有更高明的办法显示我们并非 蛮夷 。
编者认为更佳之手法是通过事实的展示,从而说服中国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该刊虽然仍然刊载宗教内容,但已退居次要地位,介绍西方科学与文明成为刊物的主要内容。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关闭已久的中国大门被迫打开。
1842年签订的 南京条约 ,规定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辟为通商口岸。
1844年的中美 望厦条约 和中法 黄埔条约 ,允许美国人和法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教堂。
1846年清政府又被迫弛禁天主教,因英美各国享有最惠国待遇,基督教的限制也不复存在。
这样,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突破了清廷的种种限制,取得了在中国境内公开传教和办报的特权。
原本以东南亚的马六甲为活动基地的传教士,纷纷转移至香港及五个通商口岸。
面对逐渐开放的中国,传教士的办报热情异常高涨,因为他们对报刊在中国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他们认为,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也有可能完全听不懂对方的话,无论是传教还是传播西方文明,仅仅依靠口头宣传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中国的文字却是统一的,操不同方言的中国人,彼此都能通过文字相互沟通。
通过报刊这一传播工具,就能起到口头宣传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传教士说: 再没有比文字有效的工具了。
别的方法可以使成千的人改变头脑,而文字宣传则可以使成百万的人改变头脑。
只要控制住在中国出版的 主要的报纸 和 主要的杂志 , 我们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 。
所以,19世纪5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传教士致力于办报办刊。
1860年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多达32家,比鸦片战争前翻了一番;1890年又增加到76家,比1860年又多了一倍还多。
出版地点也由南洋某些地区和澳门、广州,扩展到了中国沿海很多城市,并逐步深入到中国内地直至首都北京,形成相当规模的报刊出版网络,包括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汕头、福州、厦门、台湾、宁波、烟台、天津、北京、九江、汉口等。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除了数量上猛增外,还出现了由宗教报刊向非宗教报刊的完全转变。
此时的中文报刊,尽管绝大部分仍由传教士所办,但很多报刊的宗教宣传几乎销声匿迹,主旨是宣传西学与西方文明的优越。
1853年创刊的 遐迩贯珍 、1857年创刊的 六合丛谈 、1874 110社会科学战线 2010年第5期 清史研究
Th e Chinese R e posit ory Vol ,pp 186-187.
宋原放、李白坚: 中国出版史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第171页。
李提摩太: 给英驻上海领事白利兰的信 ,转引自方汉奇 中国近代报刊史 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
页。
年更名的 万国公报 (前身为 中国教会新报 ),以及 中西闻见录 、 格致汇编 、 益智新录 等,都把重点转移到宣传西学以及刊登各种各样的新闻上。
在传教士之后来中国办报的是商人,他们所办的报刊属于营利性报刊。
1861年11月,英国字林洋行出资在上海创办的 上海新报 就是典型的赢利性报刊,创刊时为周报,1872年7月改为日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报纸。
商人办的报刊,完全是经济利益驱动,赢利是它的唯一目的,办报本身就是商业活动。
它们在完全引进西方国家办报模式的同时,又引进了竞争机制,这些报刊之间往往出现激烈的竞争。
1872年上海出现了另一家营利性报纸 申报 ,这是一份比 上海新报 更具影响力的报纸。
据统计,1815 1894年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中,70%以上为传教士所办,20%以上为商人所办。
虽然营利性报刊在数量上与传教士报刊相比仍有相当距离,但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时的中文近代报刊,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经具备近代报刊的各种特征了。
3 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活动的日益活跃,西方国家近代报刊的模式被逐渐引入中国。
我
们仍然从四个方面对近代报刊的特征进行分析。
1 在内容上,近代报刊由新闻、广告、言论、副刊组成,纪事无所限制 邸报完全围
绕皇帝、官吏和封建政府的活动而展开, 但谈朝廷之政事,不录闾里之琐屑 , 民之意不达于上 ,根本没有办报人自己采写的新闻。
而近代报刊, 传述各国国家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一行一
言,一器一物,无论美恶精粗,备书于纸 , 故每遇事,可以尽情议论,直陈无隐 。
构成近代报
刊最主要内容的是新闻。
1828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天下新闻 ,是第一份以 新闻 命名的中文报刊。
1833年创刊的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第一家开辟 新闻 专栏的中文报刊,之后,新闻逐渐成为近代报刊的常设栏目。
近代报刊所登新闻的范围很广,既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也有政治新闻、社会新闻。
为了开辟新闻渠道,各报馆普遍征求来稿,宁波 中外新报 在启事中说: 又或里巷中有事欲载报内,可至敝处商酌补入,无非人求多闻,事求实迹之意。
上海新报 在启事中说: 华人如有切要时事,或得自传闻,或得自目击,但取其有益华人,有益于同好者,均可携之本馆刳刻,分文不取。
此外,各报还经常派记者(当时称 访事人 )到各地采访, 申报 就颇注意 招延访事 ,1875年时,它已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武昌、汉口、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聘有访事人。
在一些突发性重大事件发生时, 申报 特派访事人到现场采访,例如1884年中法战争时, 申报 特派记者分赴台湾淡水、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地实地采访,发回了不少战地报道。
广告也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
遐迩贯珍 开中文报刊刊登广告之先河。
它说: 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
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
万国公报 则为汇丰银行、贾立费洋行、华英大药房、大英火轮船公司等英商企业刊登巨幅广告。
至于营利性报刊,就更热心于登广告了。
上海新报 的发刊词称: 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
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市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甲午战争前, 申报 的18个版面中,广告约占9个版面。
有些报馆还创办专门的广告报,如 东半球与商业广告报 、 每日广告报 、 神州每日广告报 。
副刊与言论同样是近代报刊不可缺少的内容。
文艺诗词等副刊性文字,在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六合丛谈 中就已经出现了,它们登载过中文小说,对荷马史诗、希腊几大悲剧家的作品作
111晚清报刊与中国古代报纸比较研究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92-393页。
中外新报 (创刊号)1858年11月15日。
上海新报 1862年5月7日。
遐迩贯珍小记 ,载 遐迩贯珍 1854年第12号。
上海新报 发刊词,1861年11月。
112社会科学战线 2010年第5期 清史研究
过介绍。
上海新报 也登有小说、诗词、对联、随笔、杂谈、寓言、游记等短文。
1872年 申报 创刊后,公开征求 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 的文字,登于每日的 报屁股上 (上谕、论说和新闻之后),后来, 申报 将这类文章集中起来,登于 瀛寰琐记 、 四溟琐记 、 寰宇琐记 等 申报 的附属刊物上,它们成了最早的一批附出于日报的综合性副刊。
此外, 字林沪报 、 同文沪报 、 顺天时报 也很注意创办副刊。
至于言论(社说、评论、短评),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就设有言论栏目了,而且是与新闻并重的固定栏目,讨论的是现实问题,例如中国人不应称外国人为 蛮夷 ,中国人应学习外国人的长处,以及中外贸易等等。
这样,近代报刊已经完全突破古代报纸的模式,其内容由新闻、广告、言论、副刊组成,这已完全符合近代报刊的要求了。
2 在读者上,近代报刊没有任何限制 邸报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对于读者有严格的限制,赢利不是办邸报的目的,而近代报刊的情况就不同了,近代报刊以广大的庶民百姓为对象,读者遍及农工商学各界,绝没有阶级和阶层的限制,无论是传教士办的报刊还是商人办的报刊,都不遗余力地争取读者,不存在人为限制读者的任何可能性。
传教士报刊为了争取读者,自愿免费赠送。
而商业报刊为了争取读者、扩大销路,则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颇具残酷性,一家报刊刚刚吞并了其他报刊,不久又为别的报刊所吞并。
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报刊,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被迫停刊。
最典型的就是 申报 与 上海新报 之间的竞争。
上海新报 于1861年创刊后,一直保持很好的销路。
1872年4月 申报 创刊, 上海新报 就碰到了强劲的对手,进入两家激烈竞争时期。
1872年底 上海新报 被迫停刊, 申报 竞争胜利。
3 在名称上,近代报刊有固定的报名 近代报刊一报一名,称呼明确,不可能出现 邸报 这样的泛称,也不存在众多异称并存的情况,在版面安排上近代报刊开始使用标题,有些标题还采用加大字号的办法吸引读者注意。
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报纸与杂志之间的模糊区别。
后来,人们把那些刊期短的新闻性强的报刊称为报纸,把那些刊期长的新闻性不强的报刊叫做杂志。
这样,报纸与杂志之间也有了分工。
4 在复制方式上,近代报刊的复制技术明显优于古代报纸 19世纪30年代,石印技术开始引入中国,1838年10月创刊的 各国消息 ,就是最早使用石印技术的中文报刊,此后在中国出现了一个石印出版的小高潮。
与此同时,铅活字印刷也被引入中国的报刊业,1853年创刊的 遐迩贯珍 ,是第一家采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刊采用铅活字印刷,从而结束了中文报刊雕版印刷的历史,进入铅活字印刷时代。
1879年以后,个别报刊用煤气印刷机代替手摇印刷机,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
这样,近代报刊在复制方式上,不但使手抄方式趋于消亡,而且在印刷技术上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19世纪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较之中国古代邸报有明显的区别,它们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序幕。
外报传入后,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很快意识到报纸对于社会舆论的重大作用,开始投身报界,尝试以报刊作为改革社会的武器。
至1894年甲午战争前,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刊已达到20种左右。
这些报刊,差不多全部以近代化的外报为蓝本。
正因为国人创办的近代化报刊差不多全部照搬外报模式,所以它一开始就能以一种符合近代报刊模式的崭新姿态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从而完成由古代报纸向近代报刊的转型。
责任编辑:尚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