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 第1期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Vol.24 No.1 2010年1月Journal of A rid Land Res ources and Envir onment Jan.2010

文章编号:1003-7578(2010)01-184-05

中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研究3

王文瑞,伍光和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730070)

提 要:按照旅游资源赋存条件、旅游地可进入性和旅游地空间竞争三个方面对我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

的适宜性进行尝试性分析。研究表明:在沙漠旅游资源条件中,沙丘形态在影响沙漠旅游开发中起关键作用,

而沙漠区规模对旅游开发影响不明显;夏季和秋初(即5至8月)的四个月是我国北方沙漠旅游地气候适宜

期;而其它类型旅游资源与沙漠的结合能更有效地提升沙漠旅游地的吸引力;虽现已开发的沙漠旅游地大多分

布在沙漠区的边缘区,但有向沙漠腹地扩展的趋势,另外,我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中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比较

明显,由此而导致的空间竞争问题较为突出。

关键词:旅游适宜性;资源条件;可达性;空间竞争;中国北方沙漠区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求知、猎奇、探险、环保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1]。全球沙漠分布地区大多数开发有规模不等的沙漠旅游地。如著名的阿联酋迪拜海岸与沙漠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东岸的佩尼亚斯科沙漠旅游地,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如突尼斯南部T ozeur沙漠旅游区、阿尔及利亚Laghouat至尼日尔Kano长达2400km的沙漠公路景观带[2],埃及西奈沙漠探险旅游[2],澳大利亚北方地区A lice Sp ring沙漠国家公园[3]等沙漠旅游地,其开发中将沙漠观光、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和生态旅游并重。我国沙漠(地)面积为68.4×104km2[4],为我国北方地区开发沙漠旅游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基础,目前已开发的沙漠旅游景区(点)有40个[5]左右。沙漠已成为与海岸、山岳、森林和水体等同样受关注的旅游自然环境地域类型。

近年国外在沙漠旅游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如Krakover S.和Gradus Y.对以色列内盖夫地区沙漠旅游进行了探讨[6],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举办了"沙漠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探讨了沙漠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问题[7]。2006年澳大利亚沙漠合作研究中心发表沙漠旅游专题研究报告,提出了沙漠研究的基本框架[8]。国内在沙漠旅游方面的研究近些年也逐渐增多,魏倩和王海鸿对1994-2007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撰写综述[9]。国内沙漠旅游研究以沙漠区区域开发分析居多[1,10-12],同时在沙漠生态旅游[13]、沙漠旅游规划[14]、沙漠旅游资源特点[1]、资源分布与分类[5]以及产品开发[15]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这表明并非所有沙漠地区都能开发为旅游地,即只有符合旅游开发条件的沙漠地区才有可能开发为沙漠旅游地,这就是沙漠的旅游适宜性问题。通过文献查阅、部分地域实地考察及其他渠道搜集获得的资料,对我国北方沙漠地区开发旅游的适宜性进行总结和评价。

1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取

旅游地适宜性评价是指针对某一类型旅游地是否适合具有开展某些旅游活动的可能性的评估。不同类型旅游地适宜性评估所考虑的因素因地而异。目前对旅游地适宜性评估有很多体系。就目前开发的状况来看,沙漠旅游地属于集观赏性与参与性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地,该类旅游地的适宜性评价模式中,以楚义芳提出的综合性旅游地适宜性评价模型最为成熟[16],基于该模型基本思路对沙漠旅游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按由上到下分两个层次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次因子为旅游资源赋存条件、旅游地可达性和旅

3收稿日期:2009-5-25。

作者简介:王文瑞(1974-),男,甘肃环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研究。 Email:wwrhx@

游可达性三个方面,而旅游资源赋存条件再分为沙丘形态、沙丘规模、区域气候和旅游资源组合状况等四个次级因子。

2适宜性评价

2.1旅游资源赋存条件

2.1.1沙丘形态适宜性评价

沙丘是沙漠旅游地最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要素。中国北方各沙漠区拥有不同特征的沙丘形态,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分布有巨大的复合型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垄、金字塔沙丘、穹状沙丘和鱼鳞状沙丘群等,几乎囊括了所有沙丘形态类型;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丘形态却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迥然不同,受惠于冬季较高的降雪量,以线性沙垄为主要形态的沙丘上植被十分丰富,固定半固定沙丘占整个沙漠的97%;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形态十分独特;而巴丹吉林沙漠区内高200~300m 、最高可达500m 的高大沙丘密集分布,以至于人们称之为"沙山",《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中,巴丹吉林沙漠位列第一,其主要缘由即为其高大的沙丘特点。另如较早开展滑沙旅游项目的宁

夏沙坡头沙漠(高差约100m ,落沙坡角约32°[17])和敦煌鸣沙山(高差约80m ,坡度25°~30°[18])等知名

度较高的沙漠旅游地均以其高大沙丘为旅游资源基础。

2.1.2沙丘规模适宜性评价

沙漠旅游地所依托的沙漠区的规模差异很大,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76×104k m 2,古尔班通古

特沙漠4.88×104k m 2,巴丹吉林沙漠4.43×104km 2,腾格里沙漠4.27×104km 2,甘肃敦煌鸣沙山面积仅约

800km 2,还有很多零星分布的沙丘,如沙湖沙丘、哈密鸣沙山等,上述沙漠面积差异很大,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旅游开发。鸣沙山和巴丹吉林所依托的沙漠面积相差数十倍,但二者均开发了较为成熟的旅游地,可见沙漠规模对旅游开发没有决定性影响。

由上述分析可见,类型多样、高差较大的沙丘分布是沙漠开发旅游最基本的资源基础,而沙漠规模对旅游开发没有决定性影响。

2.1.3沙漠旅游地气候条件评价

沙漠地区开发旅游的气候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温度和风速两个方面。一般来说,温带沙漠区温差大,可以开展旅游;热带沙漠高温,旅游开发少。我国沙漠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在0~10℃之间,但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在10~20℃以上。就旅游适宜性来说,平均温度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气温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沙漠大众旅游活动一般集中在夏秋季的白天,而白天特别是午后时分是沙漠区气温最高时段(晴天),有

时可达到约66.8℃[19]甚至更高,此段时间不适宜开展常规旅游活动,而早晨和黄昏时分应该是比较恰当

的时段。如在敦煌鸣沙山,游客一般选择早晨或者傍晚攀登沙丘,并开展"早看日出、晚看日落"活动。根

据特吉旺舒适指数图[20],相对湿度很小的沙漠地区,游客可以接受的温度为22~30℃之间,低于和高于此

范围时,大部分游客就会感觉到不舒服,当然对温度的敏感性会因人而异,但差距不会太大。

另外,风速对游客感受有明显的影响。沙漠地貌本来就是在比较强大的风速作用下形成的,那么在沙

漠旅游区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一般来说,游客所能接受的最大适宜风速为5级(10.7m ・s -1)以下。虽

然可以发现我国北方沙漠地区年平均风速在2~4m ・s -1之间,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

在空间上,我国沙漠地区风速存在"北大南小"的特点,而且强风区一般出现我国西北国境线附件,如

准噶尔盆地的阿拉山口8级以上大风年均164天,年平均风速7m ・s -1;甘肃瓜洲处在东北风和西北方两

个风向交叉点,全年出现超过8级(风速≥17.2m ・s -1)的大风平均有80天,而位于我国中北部的腾格里

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年平均风速仅为2.9m ・s -1,最大风速为19m ・s -1[17]。虽然没有自西向东所有沙漠

区域详细的风速数据,但从这些部分数据中仍然可以观察出针对风速的沙漠区域旅游适宜性具有"北低南高"的特点。

在时间上,我国沙漠区一般以春季和初夏风速最大。而整个冬季寒风凛冽而不适合旅游活动的开展。只有夏季至秋季初(即5月至8月)约4个月的时间内比较适合旅游活动,该时段正好在北方旅游旺季(一般为5~10月份)时间段内,比较适宜开展旅游活动。但正如上述分析,在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季节段内,当日之内旅游活动适宜性也会在温度条件制约下而一般早晚比较适宜。

2.1.4资源组合

・581・第1期王文瑞等 中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