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建筑特点与布局形式研究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寺院建筑特点与布局形式研究初探

—以广仁寺、瞿昙寺、西宁东关清

真大寺为例

摘要:宗教寺院建筑是我国建筑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体现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最为突出的建筑。国内藏传佛教寺院和清真寺的建筑与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典传统建筑风格与特色,同时兼容藏地建筑风格与国外建筑特色。藏传佛教寺院大都按一定规制修建,以满足各种宗教礼仪的要求,从建筑群的选址到整体布局,都渗透着藏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贯穿着佛陀世界的精神追求。而清真寺,则是伊斯兰教的象征。清真寺的群体建筑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最高体现,它是伊斯兰精神最集中的物质凝结。它们就有独特的建筑特色,很高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研究重视该类建筑,对于城市的改造与保护,继承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宗教寺院藏传佛教寺院清真寺建筑风格与特色建筑文化

正文:宗教寺院都是一个膜拜的场所,是人们通过行使宗教礼仪表达宗教信仰的地方。不同的宗教信仰,具有不同的膜拜方式,那么不同的宗教建筑就会有建筑氛围、建筑布局形式。下面就以广仁寺、瞿昙寺、西宁清真寺为例,分别说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与清真寺建筑风格与特点。

广仁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占地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有殿堂房舍五十余间。全寺有院落三重。第一进院落中有钟楼、

鼓楼,主殿为天王殿;第

二进院落的主殿为文殊

殿,又叫宗喀巴大师殿;

第三进院落的主殿叫大

佛殿,又叫弥勒殿。这三

重院落的两旁是二层楼

房,为接待四方信徒之处

所。所以,广仁寺规模虽不大,布局却很严谨,中轴线分明,左右配房对称,秩序井然。院内苍松翠柏,花草葱茏,十分清幽宜人。寺内供奉的佛像、所藏经典、僧众修持都依承藏传佛教,是一座具有汉族地区寺院建筑特色的喇嘛教寺庙。院内建筑建筑形式风格形似唐风,装饰华丽。

瞿昙寺是青海乐都南山地区最大的寺院,瞿昙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全寺共有三个院落,建筑布局为前、中、后三进院落,是一座明代汉

式宫廷建筑风格的古寺,整个寺

院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气势宏

伟。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

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

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

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和隆国殿。各殿依山就势逐层

升高,两侧对称地陪衬着御碑亭、小钟鼓楼、壁画回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等。型式各异的殿堂、石绿色装饰彩画、古朴的斗拱,为典型明代宫式建筑群,其中隆国殿是全寺最高大壮观的建筑物,重檐庑殿顶,建在2米多高的花岗岩台基上,整个大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寺院整体建筑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寺院地势高低错落,殿宇雄伟壮观,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

广仁寺、瞿昙寺都为藏传佛教寺院,它们的建筑布局与风格都深受汉地建筑的影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团结藏族,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是汉藏文化融合之作。它们的布局都为中轴对称,层层递进,但广仁寺整个建筑坐落在同一平面上,但瞿昙寺的的建筑并不是都在同一平面上,整个建筑依就山势,主体建筑平面高于其它建筑。另外,两座寺院所处的位置完全不同,因而,广仁寺经历了多次修缮,游人较多,寺院的遗迹较少。但瞿昙寺,由于地处偏远,游人较少,建筑的修缮力度不大,破旧的围墙,古朴的建筑,厚重的铺地砖石,沧桑的壁画,任然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这两座寺院都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但布局形式与青海的塔尔寺完全不同,塔尔寺也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但并不对称,布局灵活自由。建筑色彩鲜艳,外墙多为红、白两色,屋顶多为金黄色。形式自由,藏地建筑风格更为浓厚。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是西宁市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真寺,也是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它始建

于宋景佑年间,至今已有九

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多次重

建和扩建,形成现在的格

局。寺院包括临街山门,两

座八字照壁墙,前天井为青

石板铺地。欧式重门、两座下欧式上中式六角宣礼塔;内天井场院,均为大青砖铺地。古典式南北厢楼、礼拜大殿以及西北角耳房等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寺院兼具古典式、欧式、阿式等建筑风格,奇特瑰丽,典雅和谐,其拱形的构架、突出的圆顶、高耸的尖塔、连环的拱廊、独具匠心的造型、庄严肃穆的装饰、因地制宜的布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印象较为深刻是清真寺殿堂,给人的感觉是高大庄严,没有其他宗教建筑中各种让人膜拜的雕像。

从总体上讲,清真寺由大门、院落、大殿、尖塔等组成,其中礼拜大殿是主体建筑。不管在什么地方,大殿的方向必须背朝麦加克尔白。中国位于麦加的东面,故中国的清真寺中的大殿都是坐西向东,背朝麦加,穆斯林礼拜时,即可面向西面的克尔白。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大殿南北两侧是两座两层的厢楼,为歇山式建筑。大殿和厢楼紧相毗邻,浑为一体,十分协调。这三座建筑是该寺主体,也是寺内的精华所在。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寺院的整体布局以前门、重门、大殿特殊的双重门次第而进,所以显出三门端正、持重,五门挺秀,宣

礼塔拔地高耸,两厢楼挺秀屹立。整个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描金涂彩,显得艳丽华贵,蔚为壮观。大殿前和厢楼之间是一块占地约2.8万平方米的广场。院内开阔,有四合院之风,兼有汉藏,西欧之风格。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宗教观念的融合与异化。大殿更以凝重、庄严、端庄、古朴为特点,为寺院增添一种肃穆的气氛。

总结:我国宗教寺院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人智慧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了各民族个性和文化精神,象征着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很重要的一部分。宗教在建筑空间布局,营造空间氛围上有许多独到之处,高大恢弘的气势,幽静典雅的气氛,无不让人敬畏。精巧的结构处理,独特美观的艺术造型,无不让人惊叹。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寺院建筑成为旅游观光的重要资源,是人们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保护研究传统的寺院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中国建筑史》

《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

建筑期刊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