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1(蚌埠医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肺门分上下两部: 上部由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组 成,其外缘由上肺静脉的下后静脉干形成; 下部由右下肺动脉干构成,其内侧因有含气的中间支 气管衬托而轮廓清晰,正常成人宽度不超过15mm。 肺门角:右肺门的上下部结构所形成的夹角。
血管前间隙
血管前间隙
2 主肺动脉窗
上:主动脉弓。 下:左肺动脉 左:左肺。 右:下段气管和食管。 前:升主A 后:降主A 此间隙内含淋巴结、动脉韧带 和喉返神经,为混杂密度。
主肺动脉窗平面
3 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壁与大血管之间。 上至胸廓入口。 下达气管隆突。 右侧为上腔静脉 左前方为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 其内有脂肪组织、淋巴结,是LN结肿大的 好发部位。
医学影像学
呼吸系统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放射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技术、优选原则及适应 症。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及变异。 (3)熟悉呼吸系统与乳腺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熟悉纵隔肿瘤与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6)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 部炎症、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等)的影像 表现及鉴别诊断。
主要不足: 1)只能横断位成像,空间分辨率低于X线, 软组织分辨率低于MRI,但大多数情况下 胸部CT优于MRI; 2)不注射造影剂不易分辨肺门血管与软组 织结节; 3)肺结节病灶的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三、 MRI
(MAGNETIC


IMAGE )
RESONANCE
由于肺内含有大量气体,MR信号很弱, 对肺部病变检查效果较差,但对纵隔及大 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侧位片
★ 透视与摄片的优缺点
透 视

摄 片



A) 方便、快捷、经济 B) 可随意变换体位, 多角度观察病变 C) 可动态观察膈肌运 动和心脏搏动 D) 清晰度不及胸片 E) 不能保留永久记录
A) 清晰度较高 B) 能保留图象资料, 以便会诊、随访 C) 不能多角度、动态 的观察肺内及纵隔 内的病变
7 四腔心层面

此层面同时显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
升主动脉位于四个房室中间,左心室位于 升主动脉根部左侧,右心室位于前方。左 心房位于升主动脉根部正后方,右心房位 于右侧。 左心房两侧是双侧下肺静脉,是两肺门的 最后下方结构。

四心腔平面
8、心室层面

纵隔主要由左、右心室构成,升主动脉根位 于诸心腔上部的 中央,右心室位于升主动脉 的前部,左心室位于升主动脉的左侧,右心 房位于升主动脉的右侧,左心房位于升主动 脉的后方。在心脏左缘心室间可见室间沟, 形成的小切迹,增强扫描可见室间沟形呈低 密度影。在心包外侧有时可见三角形小突起 指向外侧,系膈神经影。肺韧带在纵隔外侧 呈鸟嘴状或点状,左侧显示率较高。
(三)气管、支气管 (Bronchus & Branch)



气管(trachea)起于环状软骨的下缘,长11~13cm,宽 1.5~2.0cm。在第5、6胸椎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分叉部下壁形成隆突,分叉角度为60°~85°,吸 气时角度略大。 两侧主支气管与气管长轴的角度不同,右侧为20~30度, 左侧30~45度。 两侧主支气管分别分为肺叶支气管,又分出肺段支气管, 经多次分支,最后与肺泡相连。
心包旁最少。
大小:隆突下LN结大。 下气管右旁LN结较大。 上气管旁LN结小。
胸腺




位臵:血管前间隙,左右两叶。 形状:似箭头,尖端指向胸骨。边缘光滑 或呈波浪状。 《10Y 儿童胸腺外缘常隆起。 》10Y 外缘常凹陷。 20-30Y 密度低于肌肉,外缘平直或凹陷。 30-40Y 胸腺密度明显下降。 60Y以上 胸腺几乎全部为脂肪组织代替, 仅见一些细纤维索条状结构。
正常支气管造影(正位)
左侧位
右侧位
两侧肺叶及肺段支气管名称
两肺叶支气管分支形式差异
①右主支气管分为上、中、下三支肺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 分为上、下两支肺叶支气管; ②右上叶支气管直接分为肺段支气管,而左上叶支气管先分 为上部及下(舌)部支气管,然后再分别分出肺段支气管; ③右上叶支气管分为尖、后、前三支肺段支气管,左上叶支 气管分为尖后支及前支两支肺段支气管; ④右侧主支气管分出上叶支气管后至中叶支气管开口前的一 段称为中间支气管。左侧无中间支气管; ⑤右下叶支气管分为背、内、前、外、后五支肺段支气管, 左下叶支气管则分为背、内、前、外、后四支肺段支气管。
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
3 主动脉弓层面


相当于第4胸椎平面。 主动脉弓从气管右前方斜向左后方,年长 者可见主动脉壁有条状钙化影。 上腔静脉呈椭圆形,由两侧头臂静脉汇合 而成,位于主动脉弓右侧。
主动脉弓平面
主动脉弓平面
4 主肺动脉窗层面



此层面相当于第4~5胸椎间隙平面。可显示上腔V、 升主A、降主A、奇V及气管和食管。 主肺动脉窗为升主A与降主A之间的透亮带。 气管前方较粗的圆形高密度影为升主A,胸椎左前方 的圆形高密度影为降主A,升主A的右后方为上腔V, 奇V位于气管右后壁,沿气管右前方走行,形成奇V 弓。(奇V始于右侧腰升V)。胸椎的左前方见有食 管影,胸椎正前方为气管,此层面气管稍扩大呈横 椭圆形。
血管前间隙
气管前间隙消失
4 隆突下间隙
上: 隆突
下:
左房,其内有食管和奇V
两侧: 左右主支气管
前:
后:
右肺A和左肺V
胸锥锥体
4 隆突下间隙
4 隆突下间隙
隆突下 间隙
4 隆突下间隙
4 隆突下间隙消失
5 膈脚后间隙



有两侧隔脚、降主A和胸椎围成的间隙。 降主A的右侧有胸导管和奇V。 左侧有半奇V。 膈脚起于腰椎前纵韧带的肌腱,有时膈脚内 侧部分呈卵圆形,勿误认为肿大的淋巴结。 除主动脉外,膈脚后间隙内其它结构均小于 6mm。
第一节
影像检查技术
(Examine Technology of Imaging)

X线检查:
透视
摄片

CT检查:平扫 螺旋扫描 MRI检查:
增强

一、X线检查方法

胸 胸 特 造
部 部 殊 影
摄 透 检 检
片 视 查 查

后 前 侧 斜 前
前 位 后 位 位 位 弓 位
(一)胸部摄片与透视
正常支气管造影(正位)
二、CT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1 普 通 平 扫 (Plain scan) 2 薄 层 扫 描 (HRCT) 3 增 强 扫 描 (Contrast scan) 4 螺 旋 扫 描 (SMCT) 5 电 子 束 CT (EBCT)
CT的优点
纵隔分区及各区内结构


纵隔内主要层面的解剖结构 胸腔入口层面 胸骨柄层面 主动脉窗层面 纵隔内主要间隙的解剖结构 血管前间隙 主肺动脉窗 气管前间隙 隆突下间隙
(一)X线
正常 胸部 后前 位片
正常胸部侧位片
(二)、CT
纵隔内主要层面的体层解剖
纵隔内主要间隙的体层解剖 纵隔内淋巴结的体层解剖

右肺动脉平面
6、左心房层面
(主动脉根部平面)

升主动脉根部位于纵隔中央,其左前方 为肺动脉干根部,构成纵隔左缘的前部, 右侧为右心房,构成纵隔右缘的前部, 升主动脉根部的后方为左心房,有时可 见肺静脉汇入左心房。左心房之后有食 管、奇静脉、降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层面
主动脉根部层面
主动脉根部层面
1、横断成像不重叠
2、密度分辨率高易发现小病变,显示病变细节; 3、增强扫描鉴别血管性病变
4、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
高 分 辨 率 薄 层 扫 描
增 强 扫 描
螺 旋 C T 的 三 维
重 建 技 术
螺 旋 C T 的 三 维
重 建 技 术 ( S S D )
CT对胸部疾病的诊断评价
心室层面
纵隔内重要间隙的CT解剖

血 管 前 间 隙 主 气 膈 隆 肺 管 脚 突 动 前 后 下 脉 间 间 间 窗 隙 隙 隙



1 血管前间隙


位于前纵隔。 胸骨后方。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的前方。 两侧为肺组织。 其内主要为脂肪和结缔组织和头臂静脉.胸 腺及淋巴结影。
左肺动脉平面
左肺动脉平面
右肺动脉平面

此层面显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 中间段支气管、升降主动脉、腔静脉、 奇静脉等结构。
升主动脉的左侧为肺动脉主干,其分出 的右肺动脉向后行,形成半弧行,穿过 上腔静脉和右侧中间段支气管之间构成 右肺门的主要部分。右侧中间段支气管 前缘、上腔静脉外侧有右上肺静脉通过 构成右肺门的前部;
(四)肺 门 (hilar)
X线肺门 •肺门的位臵?形状?大小?解剖结构?
肺门(hilar)
肺门:肺动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的投 影。肺血管的大分支是主要部分。 位臵:正位片上,位于两肺内带第2~4前 肋间,左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 侧位片,两侧肺门大部分重叠,位 于肺野的中央部。
右肺门(hilar)
1 胸廓入口层面

此层面相当于第二胸椎平面。气管居中, 呈卵圆形低密度影,气管前方以及两侧方 紧邻甲状腺。 位于两侧的还有三对血管断面:颈总动脉 紧贴气管旁;其后外方为锁骨下动脉;其 前方为管径最大的头臂静脉。(进入胸廓 入口处两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成 头臂静脉)

胸廓入口层面
胸廓入口层面
左肺空洞体层摄影片
(三)造影检查
(1)支气管造影(BRONCHOGRAPHY)
为通过支气管导管注入造影剂,非选择性或选 择性的使两肺或某肺叶支气管显影的方法。 (2)血管造影(Bronchial arteriography) (Pulmonary arteriography)
主要有肺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造影,用于检 查肺血管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的咯血。
主肺动脉窗
5 气管分叉层面



相当于第5胸椎平面。可显示气管分叉、左 肺A、左右上肺V、升降主A、奇V和上腔V。 左肺A由前方向左后外斜行,构成纵隔左侧 缘,其后端位于左主支气管外侧,为左肺 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纵隔右侧缘从前向后依次为升主A、上腔V、 右上叶支气管。奇静脉位于脊柱右前方, 降主动脉位于食管左侧。
(二)特殊检查
(1)体层摄影(TOMOGRAPHY) 体层摄影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它可使某一选定层面 清晰显影,而使非选定层面模糊不清,为疾病诊断和 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根据。 (2)高千伏摄影(HIGH KILOVOLTAGE RADIOGRAPHY) 由于X线穿透力强,可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等对肺 内病变的干扰,并可使肺纹理显示清晰,对比较好, 气管及肺门区支气管影显示较清楚,对中心型肺癌、 纵隔病变以及尘肺等诊断有帮助。(次高千伏摄影)
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 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乳房及乳头 骨骼: 锁骨 肩胛骨 肋骨 胸骨 胸椎
女性乳房影像
后肋
正 常 肋 骨 影 像
前肋
正 常 胸 骨 影 像
(二) CT、MRI
主动脉弓层面
胸壁软组织--MRI
软组织—骨骼—空气
二、纵隔 (mediastinuຫໍສະໝຸດ Baidu)
纵隔的位置
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 界于两肺之间。上至胸廓入口,下达隔, 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 其中有心、大血管、气管、、主支 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 脂肪等器官和组织。
☆ 各种影像检查的优点



普通平片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CT 扫描 具有无前后影像重叠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MR 检查 适用于纵隔肿瘤和心脏大血检查。 超声检查 对胸水和纵隔肿瘤有一定诊断价 值。
第二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Normal Imaging showing )
一、胸 廓
5 膈脚后间隙
纵隔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的CT解剖


CT显示纵隔LN较为可靠,正常LN为卵圆 形或圆形,90%的可以显示。 CT标准截面直径 <10mm的LN视为正常, 11-14mm视为临界性增大, 》15mm的LN为纵隔LN病理性增大。 》20MM的LN 多为恶性或转移性。
分布:前纵隔LN结较多。 气管旁较少。
2、 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
此层面可见5条血管断面。 气管右侧:偏后为无名A,偏前为头臂V。
(无名A 为右侧的颈总A和锁骨下A汇合而成)
气管左侧:最前为左头臂V,稍后为左颈总A, 最后方为左锁骨下A。此层面多能显示
左头臂V自左向右跨越无名A前方,与右头臂V汇合 成上腔V。
胸骨柄层面
(五个血管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