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
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作者:史宝欣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着组织特别是靶器官中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此外,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药物品种较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相应增高。

因此,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老年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老年人机体对药物处置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老年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为:药代动力学过程降低,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

(一)药物的吸收
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大多是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效应。

因此,胃肠道环境或功能的改变可能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

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⒈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pH升高
老年人胃粘膜萎缩,胃壁细胞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升高,可影响药物离子化程度,如弱酸性药物乙酰水杨酸在正常胃酸情况下,在胃内不易解离,吸收良好;当胃酸缺乏时,其离子化程度增大,使药物在胃中吸收减少,影响药效。

⒉胃排空速度减慢
老年人胃肌萎缩,胃蠕动减慢,使胃排空速度减慢,延迟药物到达小肠的时间。

因此,药物的吸收延缓、速率降低,有效血药浓度到达的时间推迟,特别对在小肠远端吸收的药物或肠溶片有较大的影响。

⒊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
老年人肠蠕动减慢,肠内容物在肠道内移动时间延长,药物与肠道表面接触时间延长,使药物吸收增加。

但胃排空延迟、胆汁和消化酶分泌减少等因素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⒋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
胃肠道和肝血流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胃肠道血流量减少可影响药物吸收速率,老年人对奎尼丁、氢氯噻嗪的吸收可能减少。

肝血流量减少使药物首过效应减弱,对有些主要经肝脏氧化消除的药物如普萘洛尔,其消除减慢,使得血药浓度升高。

(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分布指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及体液转运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不仅与药物的贮存、蓄积及清除有关,而且也影响药物的效应。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机体的组成成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及药物与组织的结合能力等。

⒈机体组成成分的改变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⑴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使机体总水量减少,故水溶性药物如乙醇、吗啡等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

⑵老年人脂肪组织增加,非脂肪组织逐渐减少,所以脂溶性药物如安定、硝西泮、利多卡因等在老年人组织中分布容积增大,药物作用持续较久,半衰期延长。

⑶老年人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使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游离型成分增加,分布容积加大,药效增强,易引起不良反应。

如抗凝药华法林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减少,游离药物浓度增高而抗凝作用增强,毒性增大。

因此,老年人使用华法林应减少剂量。

⒉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衰退,往往患多种疾病,需同时服用2种及以上的药物。

由于不同药物对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竞争性置换作用,从而改变其他游离型药物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

如保泰松和水杨酸可取代甲苯磺酰丁脲与蛋白的结合,使甲苯磺酰丁脲在常用剂量下即可因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而导致低血糖。

(三)药物的代谢
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老年人肝血流量和细胞量比成年人降低40%~65%。

肝脏微粒体酶系统的活性也随之下降,肝脏代谢速度只有年轻人的65%。

因此,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造成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
积。

老年人使用利多卡因、普萘洛尔、保泰松和异戊巴比妥后,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改变不能采用一般的肝功能检查来预测,这是因为肝功能正常不一定说明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正常。

一般认为,血药浓度可反映药物作用强度,血浆半衰期可作为预测药物作用和用药剂量的指征。

但是还应注意血浆半衰期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药物代谢、消除过程和药物作用时间。

如米诺地尔作为长效降压药,其血浆半衰期为4.2小时,但降压效果可持续3~4天,这是药物与血管平滑肌结合,使其作用持续时间远远超过根据血浆半衰期所预测的时间。

(四)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最后以药物原形或其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

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功能和重吸收功能降低,这些因素均可使主要由肾以原形排出体外的药物蓄积,表现为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降低。

总之,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血浆半衰期延长,用药剂量应减少,给药间隔应适当延长,特别是药物以原形排泄、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需引起注意。

老年人如有失水、低血压、心力衰竭或其他病变时,可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因此用药更应小心。

zhua家: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可能引发全人类灾难
2012-03-19 14:46:00 来源: 东方网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毛群安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研究员
我国滥用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因此而多次警告中国,如果再不遏制抗
生素滥用的问题,将不仅是中国的灾难,而且可能引发全人类的一场灾难。

中国的“健商”并不高,掌握最基本健康素养的人还不到7%。

中国人提高“健商”,
路漫漫其修远兮。

杜文民
医学博士、主任药师、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中国药学会理事、药
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
在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就是链霉素和庆大霉素,我国近三分之二的聋
人是由此造成的。

另外一个则是四环素,不少人因使用了这一药物后留下“四环素牙”。

陈绍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药学会会员、中国高血压联盟会员
高血压科每天都要诊治很多病人,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医生你一定要给我吃最好的药”。

其实,降压治疗用药不求最好、但求合理。

高血压患者不要过于依赖医生、依赖药物,而应优化生活方式,把降压疗效和安全的另一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烟一定要戒,盐一定要限,体重一定要控制。

张晓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秘书、上海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要破除幼儿用药误区,首先要明白孩子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儿童用药不可随意根据“成人减半原则”实施,否则可能陷入药物中毒的危险。

我国国民基本具备健康素养的只有6.48%;去年全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多达84万例;中国的抗生素滥用已引来世界卫生组织数次警告:如果中国不控制抗生素滥用问题,将害了全世界!在昨日的讲坛现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指出,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抗生素滥用已成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昨天的讲坛现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指出,我国滥用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因此而多次警告中国,如果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将不仅是中国的灾难,可能引发全人类的灾难。

如果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细菌的耐药性,而细菌是不分国界的,当人类面临传染病的时候,可能出现无药可用的危险状况。

抗生素滥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如首先要做细菌培养,然后再做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然后才能确定是否用抗生素。

为了遏止抗生素滥用现象,我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严格落实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医师抗菌药处方权限资格管理,对抗生素开得多的医生处方进行点评。

同时,加强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很多家庭不了解就随意用药
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小药箱,但很多人没有掌握正确的用药基本原理和方法。

去年,卫生部选择六个省份对家庭用药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很多家庭孩子或大人生病时,家人常常在不完全了解药物的情况下开始用药。

“孩子一发烧,马上就用退烧药”,这是许多家庭最自然的反应。

毛群安说,其实,一般发烧是人体一种抗病反应,人体通过体温的升高来杀死细菌病毒。

如果不恰当地使用退烧药,可能令孩子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从而导致孩子动不动就发烧,一发烧体温就特别高,发烧的度数和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有的应该遵医嘱长期服用的,感觉症状减轻后就自行停药;有的没有咨询医生就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这些常见的用药误区都可能导致药物伤害。

中国人急需提高“健商”
“健康素养”,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

在毛群安眼里,“健康素养”相当于“健商”,和情商、智商类似,是一种关于健康方面的能力。

在针对全国六省市8万人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健商”并不高,掌握最基本健康素养的人还不到7%。

中国人提高“健商”,路漫漫其修远兮。

毛群安表示,不要小看这个“健商”,它可是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其重要程度不输给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的死亡率,婴儿的死亡率等综合健康指标。

健康素养1/10和用药相关
针对公民健康素养的情况,中国在2008年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共有66条。

有意思的是,其中提到安全合理用药的超过十分之一。

毛群安现场向观众展示了这些用药健康素养,他们包括“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能口服尽量不输液”,“存放药物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等成瘾的药物”,“看得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昨天现场,不少观众奋笔疾书,记下来准备带给家人分享。

毛群安说,现在有很多老百姓感到困惑,因为一些关于药物使用的信息是混乱的,他呼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术团体要向公众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药物使用信息,错误的信息只会误导公众,造成更大的用药危险。

他特别赞扬了解放健康讲坛,认为这是大众传媒和专业机构结合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解放健康讲坛为公众搭建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把用药方面的原则,核心的健康信息广泛地向公众传播,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这些知识。

去年全国“药毒危害”报告达84万例
在我国,每年能监测收集到几十万份的药品不良反应,2011年高达84万例,其中,抗生素和中成药成为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

在昨天的讲坛上,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中国药学会理事、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杜文民博士做了《“药毒危害”和家庭用药误区》的演讲,提醒市民“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

“海豹肢畸形”引发全球监测
作为一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专业工作者,在昨天演讲的开场白中,杜文民博士表示,药物是把双刃剑,用药需谨慎。

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药品不良反应,有的药品不良反应甚至还相当严重!
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躯干和身体都正常,但四肢不全……在昨天的讲坛现场上,杜文民博士向观众展示了这样一张惊人的图片,在座每一位听众都唏嘘不已。

杜文民博士解释说,在医学上,这种畸形叫作“海豹肢畸形”。

全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也正是从这一场“反应停”引发的灾难开始的。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欧洲很多国家,不少孕妇为了治疗早孕反应,开始服用这种号称能治早孕反应的“反应停”药物,没想到的是,用药结果是在世界上诞生了一万两千多例这样的“海豹肢畸形”婴儿。

起初,大家都感到非常恐慌。

一位澳大利亚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病人,并了解到这位孕妇在怀孕时吃过这种药物,由此怀疑“海豹肢畸形”婴儿的诞生可能和服用这种药有关。

后来,这位医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病例报告,并报告整个事件的经历,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

为此,上世纪60年代,世卫组织就要求建立一个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我国近2/3聋人是“药毒”所害
什么是不良反应?杜文民博士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是药三分毒”!它是药物与生俱来的属性。

药品不良反应应该与药物的质量区别开,它和假药、劣药对市民造成的伤害也是不一样的。

此外,药品不良反应更应与用药错误区分开来。

其实,药品不良反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就是链霉素和庆大霉素,我国近三分之二的聋人是由此造成的,致残率非常高。

另外一个则是四环素,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四环素是最好的抗菌药,不少这个年代的人因使用了这一药物后留下“四环素牙”。

另外,像“康泰克”事件,当时作为非处方药的感冒药康泰克中的苯丙醇胺成分有严重不良反应。

苯丙醇胺这一成分会使脑中风的发病率达正常人的16倍。

当时这一感冒药在市场的占有率达30%,在改换过成分后,现在新康泰克感冒药里已没有这一成分了。

此外,罗格列酮在长期使用后会引起心血管损害,西布曲明在长期使用后会引起心脏损害,这些不良反应事件都历历在目。

除了西药,中药也有诸多不良反应。

在我国也有相应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在上海就是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收集、评价、报告,然后发出相关的警示,保证市民的用药安全。

西药不良反应抗生素占一半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非常普遍。

在住院病人中,约30%的人都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每年几十万份的药品不良反应中,最多的是化学药品,也就是平时说的“西药”,占86%。

此外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占13.8%。

在西药中,抗感染药,即通常所说的抗生素,这类药品不良反应占到所有西药的53%,其次为心血管系统药物占7.8%,镇痛药占6.9%。

抗菌药始终在药品不良反应中“居首”,在抗菌药中的前三位分别是常用的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

而在中药里,最多的则是中成药。

虽然饮片的监测目前来说还相对比较薄弱,但这并不代表饮片的不良反应就少。

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中,最主要的是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

降压治疗用药不求最好求合理
当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白领涌入高血压门诊,忧心忡忡地询问“哪种降压药最好”,却不知降压疗效的另一把密钥在自己手中。

在昨天的第七届解放健康讲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药学会会员、中国高血压联盟会员陈绍行教授做了《降压治疗用药不求最好求合理》的演讲,并向市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宜从孩子幼时起开始培养,如从小口味淡些,培养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陈绍行说,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每天都要诊治很多病人。

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医生你一定要给我吃最好的药”。

其实,降压治疗用药不求最好、但求合理。

据《北京晚报》报道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到3.3瓶的水平,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人的10倍。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超级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