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三类能引起耳鸣耳聋的药物
耳鸣吃什么药最有效
耳鸣吃什么药最有效耳鸣,也被称为耳鸣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听到持续的声音,如鸣叫、嗡嗡声或嘶嘶声,而在周围环境中并没有这些声音的来源。
耳鸣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常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治疗耳鸣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使用合适的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来治疗耳鸣,并分析它们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镇静剂1. 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地西泮等,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耳鸣。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耳鸣的感知程度。
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它们可能引起依赖性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2. 别嘌呤类药物别嘌呤类药物,如氟马西尼、安定等,也可用于治疗耳鸣。
这些药物与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作用相似,能够减少耳鸣的感知,并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
然而,这些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肌肉无力等,需要遵医嘱使用。
二、血管活性药物1. 血管扩张药物耳鸣常常与耳朵内血管的狭窄有关,因此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耳鸣的症状。
例如,噪鸣素能够促进耳内血管扩张,提高血液循环,减少耳鸣的程度。
然而,血管扩张药物的使用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控,以避免不良反应。
2.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激素类和非激素类药物,被用于治疗耳鸣。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和凝块的形成,改善血液流动性,减轻耳鸣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其他药物1. 镁剂镁剂被认为对治疗耳鸣有一定的益处。
镁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能够舒缓神经系统,缓解耳鸣症状。
此外,镁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耳鸣的程度。
然而,使用镁剂需要谨慎,因为过量的镁摄入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2.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被用于治疗由耳鸣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从而减轻耳鸣的症状。
失聪的预防与护理
失聪的预防与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2.突发性耳聋患者怎么护理3.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4.突发性耳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5.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听力如何保护?突发性耳聋的心理护理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错,存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入院时,要积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病情将疾病的机理、转归、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以配合治疗。
2.与患者交流时要正对患者,说话稍大声,语速要慢,要让患者看清唇形,善于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重度听力丧失者,以笔谈形式与之交流,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忧郁、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突发性耳聋患者怎么护理1、可以经常喝木耳瘦肉汤,就是取瘦猪肉100克,黑木耳30克,生姜3片,加入水要适量,用文火炖煮半个小时。
可以补肾纳气。
补而不滞,并且还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对耳聋并伴有高血脂的患者更为适用。
患者可以经常服用。
2、可以经常喝紫菜萝卜汤,就是取胡萝卜两根,紫菜10克,花生油2汤勺。
首先要放入花生油烧热,放入切成片的胡萝卜炒制,加入水适量,用火炖煮十分钟左右,出汤前放入紫菜,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鸡精。
紫菜萝卜汤富含维生素,长期食用,可以有些的改善听力。
必要时需要及时就医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突发性耳聋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耳鸣、眩晕、耳聋等症状,这对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业务学习耳聋分类及突发性耳聋护理及高压氧治疗
06
总结与展望:提高突发性耳 聋治愈率途径探讨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准确性不足
突发性耳聋病因复杂,目前诊断手段有限,容易 出现误诊和漏诊。
治疗手段单一
当前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手段相对单一,缺乏个性 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稳定。
患者心理压力大
突发性耳聋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容易 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突发性耳聋的精准诊断 和治疗。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突发 性耳聋。
行业内外合作机会挖掘
加强跨学科合作
与神经科学、心理学、影像学等相关学科加强合作,共同研究突 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
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能更好地理 解和接受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
疗依从性。
促进康复进程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积极 参与康复训练,加速听力恢复进
程。
生活起居调整建议
01
02
03
保持安静环境
避免嘈杂环境,为患者提 供安静、舒适的休息场所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 劳累,有助于听力恢复。
根据发病时间分类
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类。先天性耳聋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听力 障碍;后天性耳聋则是在出生后的任何时期出现的听力障碍。
根据听力损失程指听力损失在26-40dB之间;中度耳聋 指听力损失在41-60dB之间;重度耳聋指听力损失在61-80dB之间;极重度耳聋指听力损 失大于80dB。
耳毒性药物有哪些
耳毒性药物有哪些耳毒性药物是指那些有可能造成内耳结构性损伤的药物,这种损伤将会导致临时或者永久的听力缺失,也会对已存的感音性听觉缺失造成更大伤害。
所以大家知道耳毒性药物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耳毒性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耳毒性药物1水杨酸盐- 阿斯匹林和包含阿斯匹林的药物产品;毒效通常在平均每天6-8粒药丸的服用量后出现;毒效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便消失。
耳毒性药物2非类固醇消炎类药物(NSAIDS)Advil, Aleve, Anaprox, Clinoril, Feldene, In(氯苯酰甲氧基甲基吲哚乙酸), Lodine, Motrin, Nalfon, Naprosyn, Nuprin, Poradol,(译者注:这些药物在医学字典里也找不到,只有等哪个网友找到了给大家分享一下了)毒效通常在平均每天6-8粒药丸的服用量后出现;毒效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便消失。
耳毒性药物3抗生素 -氨基甘油配糖类抗生素,红霉素 , 万古霉素氨基甘油配糖类抗生素- 链霉素、卡拉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托普霉素,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即:抗菌素BBK8)、内醍尔霉素在病人有生命危险时而需做静脉注射时,这些药物是具有耳毒性的。
通常会对病人的血液水平做监控以免受到耳毒性的侵袭。
听力下降包括这些抗生素、新霉素和庆大霉素,但它们并没有被人们证明是具有耳毒性的。
l 红霉素- 红霉素 (抗生素)里的EES ,Eryc ,E-霉素,Ilosone ,Pediazole 和红霉素新的变种抗生素 -- Biaxin,Zithromax 红霉素当在每24小时2-4 克的静脉药量滴注的时候会产生耳毒性。
尤其是患者有肾脏方面的疾患时毒性更大.平常的红霉素平均每24小时的口服药量不足以造成耳毒性.目前并没有关于红霉素的新型延伸药物在口服剂量和较低剂量的静脉注射时会导致耳毒性的重要记载。
l 万古霉素-万霉素:这种抗生素的使用方式类似于抗生素,也就是说对有生命危险的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使用万古霉素时也许会发生耳毒性反应。
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耳毒性药物概论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等的一类药物。
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药物内耳中毒的临床特点](一)中毒途径: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药等途径,均可对内耳产生毒副作用,孕妇使用该药可经胎盘损害胎儿的听力。
(二)听力损害的特点:早期为明显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即对4000~8000Hz听力损失,但对低频(语言频率)即125~4000Hz影响不大;自用药到出现耳聋需要一段时间,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
听力损失在用药停止一段时间后发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晚期表现为全频程的听力丧失甚至全聋。
(三)前庭受损的特点: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步态不稳等,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功能低下或丧失,经前庭功能代偿后可逐渐恢复平衡,也有长期不能恢复者。
(四)个体差异:有些病人往往有家族倾向和个体差异,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即使小剂量、短疗程、正常用药途径,也可能出现早期或严重的耳中毒反应。
(五)年龄差异: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药物性耳中毒。
(六)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该类药物;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因为内耳较脆弱,可加重药物的损害。
[用药前注意事项](一)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用。
(二)仔细询问家族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中发生过同类药物中毒者,中毒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得多;有过敏史者禁用;既往使用耳毒性药物者,应注意防止蓄积中毒。
(三)6岁以下儿童、孕妇和65岁以上老人慎用。
耳科病证:耳鸣耳聋的诊疗
耳科病证:耳鸣耳聋的诊疗耳鸣系指耳内鸣响,妨碍听觉。
如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然(:kao,音烤,火燃烧之声),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耳聋系指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有重听与无闻之分。
如《韩非子•解老》说:“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说:“耳聋者,音声闭隔,竟一无所闻者也,亦有不至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
”耳鸣、耳聋常同时并见或先后发生。
如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说:“耳鸣不止,则变成聋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也说:“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故本节将耳鸣耳聋合并论述。
耳鸣、耳聋有症状名与病名之分。
症状名者,凡耳窍各种宏观疾病(如耳痒、耳疮、耳胀、耳闭、脓耳、异物入耳、盯耳)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耳内鸣响,或听力减退的症状;病名者,凡非因于耳窍宏观疾病所致,以耳内鸣响,听力减退为主症的耳病,即本节所述之内容。
西医感染性聋、药物中毒性聋、老年性聋、特发性突聋、爆震性聋、噪音性聋,以及全身慢性疾病引起的聋等均属本病范畴。
[历史沿革]《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
但耳鸣、耳聋之词在医学文献中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和《内经》。
如《足臂十一脉灸经》载:“足泰阳温(足太阳脉)……其病:病足小指(趾)废……产聋……”,《阴阳十一脉灸经》载:“银阳麻(太阳脉):……其所产病:头痛,耳聋……”。
《内经》中有关耳鸣、耳聋的论述则不下五十余处。
尔后,历代医家对耳鸣、耳聋论述更多。
关于耳鸣耳聋的病因病理论述,在《内经》中可分虚实二类。
实证类主要指六淫为患、经脉受邪失调,以及其他方面,如五脏不和、肝气上逆(或肝风上扰)、肠胃痞塞、盯聆塞耳等。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说: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噬燥耳聋;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无所闻。
滥用这三类药物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
滥用这三类药物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这三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人们不合理地使用这三类药物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这会给其身体带来损害,特别是年岁大的人若滥用这三类药物,受到的损害会更大。
那么,滥用这些药物会给年岁大的人带来哪些损害呢?一、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由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
50岁以上的人,其肝脏的重量和肝血流量开始下降,肝细胞会逐渐减少,其肝脏内协助药物代谢的酶的活性也开始下降,使药物的分解变得缓慢。
同时50岁以上的人,其肾脏的功能也开始减弱,肾小球的滤过率、清除率、浓缩功能等均有所下降,这就会导致其体内血药浓度的增高。
所以,年岁大的人若使用抗生素不当,容易导致药物中毒。
比如,若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会使其出现眩晕、耳鸣、耳聋及平衡失调等耳毒性损害及肾脏损害;若长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会损害患者的肝脏,乃至骨髓、心脏、肾脏及皮肤;若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一族)能引起患者的转氨酶升高,使其出现黄疸等肝损害及中毒过敏反应;若长期使用氯霉素容易使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即使是毒性较小的青霉素,如果用量过大也可使患者产生眩晕、昏迷等中枢神经症状。
因此,年岁大的人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掌握其适应症和适当地控制其用量及用药的时间。
二、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是参与机体代谢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年岁大的人若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肠道吸收障碍时,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此时需要适当地补充某种维生素。
但是由于年岁大的人胃肠液的酸度降低,胃排空的速度减慢,而且易发生便秘,使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量增加,加之此类人的肝血流量减少,会使药物的“首过消除”作用减弱,增加了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因此,年岁大的人如果滥用维生素易使其体内的维生素失衡,影响其机体的正常功能,严重时还可导致维生素中毒。
如长期过量地服用维生素B1,可使其出现头痛、疲倦、烦躁、眼花、食欲减退、腹泻、浮肿、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长期过量地服用维生素B12,可使其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长期过量地服用维生素C,可使其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及泌尿系统结石等症状,并会破坏其所吃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阻碍食物中钙离子、锌离子的吸收,导致其体内维生素B12、铜、锌的缺乏;长期过量地服用叶酸(维生素M),可使其出现口苦、皮肤潮红、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过量地服用维生素A,可使其发生急性中毒、毛发脱落、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等症状;长期大量地服用维生素D,可使其血清中钙的浓度增高,导致其出现厌食、呕吐、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严重时易使其肾功能衰竭;长期大量地服用维生素E,可导致其体内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还可使其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皮肤皲裂、荨麻疹、激素代谢紊乱、血脂升高、视力模糊、免疫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
讲义噪音性耳聋
3 声导抗检查
4 听性脑干反应
5 40HE听觉相关电位
6 耳生发射
7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
精品课件
28
纯音听阈测试
(Pufe tone audionelry)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249-2007)规 定: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必须以纯音听阈测 试检测结果为依据,宜反复进行3次以上的 PTA,两次间隔3天以上,结果有良好的重 复性。(复查时间应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 一周)
精品课件
11
噪声频谱(毛细胞损伤原因)
➢ 4-6kHZ 正位于底回~ 第二回,声音在此处 基底膜位移最大,负 荷较大,且此处管腔 狭窄
➢ 在3.4KHz,因为外耳 道共振频率的作用, 声音增益11~12dB
精品课件
12
噪声频谱(毛细胞损害原因)
➢ 正常毛细胞通过有氧和无氧代谢提供能量,蜗底血液有氧代 谢充分,含氧量高,主要为有氧代谢,而蜗顶则主要为无氧 代谢。
1
精品课件
43
诊断
检查 ➢ 听力检查必须由合格的测试人员,用合格
的仪器,在合格的测试环境中按标准方法 进行,隔音室的环境大多以≤30dB(A),受 试者应在脱离噪音环境48h后进行 测试
精品课件
44
诊断
检查 ➢ 外耳道及鼓膜正常,纯音测听:听力曲线
为下降型,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聋,在36KHz处出现“V”形切迹。声导抗鼓室曲 线正常,耳声发射听力损失>40dBHL时, 诱发性耳声发射消失。并参考40HZ听觉 相关电位﹑ABR
➢方法:同ABR,声刺激为短音(tone),从低 频到高频,引出的波形类似正弦曲线
医院三基考试耳鼻咽喉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32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32(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变部位一般可出现在(分数:2.00)A.外耳道B.鼓膜C.听骨链D.中耳E.耳蜗√解析:解析:耳聋按病变性质和部位分类,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两大类。
器质性聋可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聋三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细分为感音性聋,其病变部位在耳蜗,又称为耳蜗性聋;以及神经性聋,因病变部位在耳蜗以后的诸部位,又称为蜗后聋。
功能性聋因无明显器质性变化,又称精神性聋或癔症性聋。
2.以下致聋的可能性最小的药物是(分数:2.00)A.新霉素等氨基苷类抗生素B.奎宁等抗疟疾药C.呋塞米等利尿药D.水杨酸类止痛药E.磺胺类抗生素√解析:3.以500~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属于中度耳聋的听阈是(分数:2.00)A.41~55dB √B.50~70dBC.56~70dBD.60~80dBE.71~90dB解析:4.关于耳聋的分类,错误的是(分数:2.00)A.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B.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耳聋C.按耳聋程度一般可分为5级:轻度耳聋、中度耳聋、中重度耳聋、重度耳聋和极重度聋D.根据耳聋发生的年龄,可分为成年前聋和成年后聋√E.按耳聋出现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解析:5.关于耳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B.耳毒性药物应谨慎使用,注意观察药物耳毒作用及其他中毒症状C.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中毒时,可以用另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代替√D.功能性耳聋属于非器质性聋E.非器质性听力损失可以通过客观听力检测加以鉴别解析:解析:当出现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中毒时,应该避免用另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代替,以免听力的进一步损失。
6.下列哪种药物致聋的可能性最小(分数:2.00)A.链霉素B.青霉素√C.长春新碱D.奎宁E.酒精解析:解析: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沙加霉素、阿霉素等);抗疟药(奎宁、卡伯、氯喹);抗肿瘤制剂(长春新碱、硝基咪唑、顺氯氨铂等);水杨酸盐类的止痛药;袢利尿剂(依他尼酸、呋塞米);重金属类制剂;化学物质(铅、磷、砷、苯、一氧化碳、四氯化碳);酒精;烟等。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分享一些成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 例,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05
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适当锻炼等。
避免噪声暴露
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如使用耳 机听音乐时注意控制音量,避免长时
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基础疾病,以降低耳鸣耳聋的 发生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药调理
根据个体情况,采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以调节身体机能,改善听力状况。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01
02
03
患者教育
向患者介绍耳鸣耳聋的病 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帮 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 病。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 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康 复环境。
康复训练
针对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听力康复训 练,提高听力水平。
04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特色
综合调理
适应症广泛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 整体状况,通过中医调理和西医治疗 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尤 其是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能够提 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噪声过度
长时间接触噪声或突然 的强烈噪声刺激,可导 致听力受损,引发耳鸣
耳聋。
药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 顺铂等具有耳毒性,长 期使用可能导致耳鸣耳
聋。
耳部疾病
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 耳部疾病可能导致耳鸣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耳鸣耳聋
病例二:特殊类型耳鸣耳聋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张某,女性,68岁,因突发性单侧耳鸣伴听力下降就诊。经过西医诊断,患者被 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中医认为该病与肝火上炎有关。治疗采用西医营养神经、改善微循 环等药物,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给予清肝泻火、通窍聪耳的中药治疗。治疗两周后,
病因与病机
病因
耳鸣耳聋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 听觉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和心理因 素等。
病机
耳鸣耳聋的病机主要与肝、肾、心、 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理机制涉 及气滞、血瘀、痰湿等多个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耳鸣耳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自感耳内有声音,可伴有听力下降、头晕、恶心等 症状。
诊断
耳鸣耳聋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听力测试结果,同时需排除 其他可能导致耳鸣耳聋的疾病。
心理调适
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 郁情绪。
日常保健与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听力
注意保护耳朵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 ,及早发现并治疗耳鸣耳聋。
避免耳朵受到外伤或感染,如发生耳部不 适,及时就医。
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
注意情绪调节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增加耳鸣耳聋的 风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听 力造成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辨证分型
01
02
03
04
肝火上扰型
耳鸣如雷,耳聋时轻时重,伴 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
赤等症状。
痰火郁结型
耳鸣如蝉,耳聋持续存在,伴 胸闷脘痞、口苦咽干、痰多而
稠等症状。
肾虚精脱型
耳聋逐渐加重,耳鸣如蝉,伴 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早
耳科学与耳聋疾病治疗
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择合适的助听 器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措施。
遗传咨询
为先天性耳聋家庭提供遗传咨询服务 ,解析病因及遗传方式。
药物性耳聋诊治进展
药物监测
加强对耳毒性药物的监测和管理,避免药物滥用 。
听力保护
在使用耳毒性药物时,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如降 低药物剂量、缩短用药时间等。
治疗方法
针对药物性耳聋,采取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方法,促进听力恢复。
通过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听力损失, 避免语言能力受损。
减少环境噪声污染
加强噪声污染治理,降低人群噪声暴露水平,保 护听力健康。
3
合理使用耳机和听力保护设备
指导公众正确使用耳机,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 避免听力受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康复训练与心理辅导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听觉训练、言语训练等。
常见致聋原因及危险因素
常见致聋原因
导致耳聋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 、感染、药物中毒、外伤、噪声暴露 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引起先天性耳 聋的主要原因之一。
危险因素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 可增加患耳聋的风险,如年龄增长、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长期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技术
耳聋定义
耳聋是指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 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的现象。
流行病学
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 ,全球约有3.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约60%的听力损失与耳聋有 关。
五一驾驶出行Tips这27类药物谨慎服用
五一驾驶出行Tips这27类药物谨慎服用原创常怡勇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某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撰文,常怡勇在药物影响下驾驶简称药驾。
药驾是较常见的社会现象,药驾者可出现晕眩、幻觉、嗜睡、视力障碍等精神方面的药物不良反应(ADR)[1],易诱发交通事故。
据统计,交通事故中25%的驾驶者药检阳性,18%的车祸致死者有服药史[2]。
因此,在当前汽车成为普通交通工具走入千家万户的今天,说“药驾猛于虎”一点都不为过,降低药驾所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亟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文主要对能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作一总结,以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的重视。
镇静催眠药及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是一类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缓解过度兴奋和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苯巴比妥等。
有报道[3]血液中地西泮的药量浓度大于0.1mg/ml时,司机的驾驶能力出现明显下降。
2023年法国Boucan等[4]报道,地西泮对驾驶员视觉注意转换及注意短暂维持有明显影响。
镇静催眠药可缩短快动眼睡眠(REMS)时相的时间,停药后可导致该时相反跳性延长,产生多梦、焦虑等副作用。
比如巴比妥类药物.连续久服可引起“习惯性”,突然停药易出现“反跳”现象,成瘾后戒断症状明显,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甚至惊厥。
所以驾驶车辆前不可服用该类药物。
国外一份有关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镇静剂和抗抑郁药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占87%。
佐匹克隆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
研究显示,服用佐匹克隆7.5 mg后,失眠症患者和对照组均出现了较给药前显著的驾驶能力损害,但经常用药和偶尔用药的两组患者之间的药物反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5]。
国内一项研究表明[6],近1年内173例恢复期精神障碍者服药并驾车,22例(12.72%)发生交通问题,其中交通事故7例,小刮擦15例;发生交通问题的患者的诊断列在前几位的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神经衰弱,其次是失眠症和躁狂症缓解期;服用的药物列在前几位的是氯硝西泮及奥氮平,其次是劳拉西拌,说明服这类药物的交通事故问题发生较多,提示服药后不能驾车,与国内外有关报道一致[7]。
药物性耳聋 (2)
药物性耳聋1. 引言药物性耳聋是指由于使用某些特定药物而导致的耳聋症状。
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耳聋类型,但在临床中却很重要,因为耳聋往往是不可逆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药物性耳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病因许多药物被发现与耳朵的损害有关,它们可以引起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导致耳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药物相关的耳聋病因:2.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它们常被用于治疗严重的感染,但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
2.2 利尿药某些利尿药,如布米辛(Bumetanide)和呋塞米(Furosemide),在高剂量下可能会对耳朵产生损害,引发药物性耳聋。
2.3 抗肿瘤药物一些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例如顺铂(Cisplatin)和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虽然用于治疗癌症,但它们与耳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 临床表现药物性耳聋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耳聋相似,但其特点是在患者用药后出现耳聋症状的明显加重。
一般来说,药物性耳聋多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的听力下降,常伴有耳鸣或感觉突然耳聋。
4. 诊断确诊药物性耳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史以及相关的听力检查结果。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4.1 听力检查听力检查是诊断药物性耳聋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评估患者的听力功能,可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听力下降以及其程度。
4.2 药物暂停试验如果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明显耳聋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使用该药物一段时间,观察耳聋症状是否改善。
如果耳聋症状得到改善,再次使用该药物后再次出现耳聋症状,这将进一步确认药物与耳聋之间的关联。
5. 治疗药物性耳聋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停止使用药物以及辅助疗法来改善耳聋症状。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5.1 药物停用如果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耳聋症状,医生会建议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以减轻药物对耳朵的进一步损伤。
中医治疗耳聋名方验方集锦
中医治疗耳聋名方验方集锦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
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一)传导性聋:外耳、中耳传音机构发生病变,音波传入内耳发生障碍,例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等所致的耳聋。
(二)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辨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如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迷路为、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三)混合性聋: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经云:“耳者,肾之官也。
”(《灵枢·五阅五使篇),故耳聋一般皆从肾治。
但临床上每见因暴怒、情志不畅致使肝气上逆, 闭塞清窍而致耳聋者。
耳目之聪明必须血气相须, 心又寄窍于耳; 《辨证录》说:心肾相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故耳聋症与心也有密切关系。
耳病应以肾为本, 心为体, 肝为用。
发病可在本, 亦可在心或肝。
治疗应按起因及病势缓急不同, 或治本或治标, 或标本兼治。
一般主张对耳聋的辨证首先区分虚实。
暴聋多属实证,由于心肝两经失调居多, 或因体虚复感外邪而致, 可表现为球结膜下出血, 抚按耳廓有痛感, 颈项牵强, 耳鸣如蝉声等。
如外邪所致者多伴头痛、发热。
久聋者多虚, 患者脉细不应指, 腰膝酸软,头昏目糊, 耳鸣为轰轰声, 以老年人多见。
对耳聋的辨证治疗,一般肝肾不足之候, 治以补肝益肾, 如为肝旺脾弱, 则用平肝悦脾之法;如虚实夹杂, 必攻补兼施。
同时,“开”、“通”并用。
常规多用菖蒲、远志之类开闭通窍,白芍、当归之类通调气机。
对恚怒郁结伤肝而致聋者,要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 调畅气机不仅在于用药, 并配合语言劝慰与开导,有时能起到不药治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菖蒲辛温,能理气豁痰, 通经舒络, 使精血得以上举,则耳聪目明, 远志补肾, 精充于下, 则耳聪于上,为治耳聋窍闭不可不用之口品。
1.国医大师干祖望治疗耳聋经验:江苏省中医院原耳鼻喉科主任干祖望教授在治疗耳病的时候,发现耳聋在中医和西医都是一个较大的范畴,最简单的分类是把耳聋分为“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前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肾和肝胆系证候的并不多。
耳鸣药物治疗
耳鸣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耳鸣耳聋有很多弊端,具体介绍如下,建议广大患者朋友们不要完全依靠药物治疗耳鸣耳聋。
一、千人一方:耳部结构复杂,所以导致耳鸣耳聋的病因也各有不同,耳鸣耳聋根据不同的情况也分为多种类型,而买药治疗耳鸣耳聋,千人一方,不能针对耳鸣耳聋的病因、类型针对性治疗,所以,不建议患者自信买药。
二、口服药见效慢:常常会有患者会因为效果慢而选择放弃治疗而自行选择别的治疗手段,这样的话耳鸣耳聋口服药只是在耽误患者最佳的治疗。
三、口服药容易会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很多患者都会因为长期的服用药物而导致自己的肝肾功能急剧下降,让自己的身体因为耳鸣耳聋口服药而失去健康。
三、口服药容易出现药物的依赖性、耐药性:很多药物初次使用的时候完全是效果极佳的,但是长时间开始用的时候完全就无效了,这就是药物的耐药性,还有的就是药物的依赖性也是很可怕的。
1,治疗外感型耳聋外感邪气,循经上扰,邪干清窍,阻碍气机,则耳窍闭塞不通。
石菖蒲辛香通气,开宣清窍;使邪气散,清气通,耳鸣耳聋自愈。
若耳鸣耳聋,伴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等症,证为外感风寒、蒙蔽耳窍所致;治当发散风寒,开通耳窍;方拟麻黄汤加减。
若伴见头痛目眩、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心烦欲呕、舌红苔黄白相杂、脉弦数等症,证为外感邪气、侵犯少阳、壅塞耳窍所致;治宜清解少阳,开窍聪耳;方拟小柴胡汤合栀子豉汤加减。
2,治疗痰湿型耳鸣耳聋石菖蒲入心胃经,辛温芳香,善化湿浊,善开清窍,能使湿邪去,耳窍灵,故可治疗痰浊壅阻所致的耳鸣耳聋证。
痰湿上壅清窍,闭阻清窍,进而导致耳鸣耳聋。
临证可见耳闷如塞、头晕头沉或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呕恶痰多、苔白腻、脉濡滑等症,证为痰湿上蒙所致;治当健脾化湿,祛痰开窍;方拟温胆汤加减。
3,治疗瘀血型耳鸣耳聋石菖蒲辛温善行,又入心经,故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石菖蒲能“下血”活血,利气开窍。
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经常并发耳鸣耳聋病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心三类能引起耳鸣耳聋的药物
有一些药物可引起耳毒性反应,出现耳鸣、耳聋,甚至能导致永久性耳聋,尤其是对幼儿和老年人危害最大。
其发生率占聋哑人的50%左右,多数为滥用耳毒性药物引起的。
为了预防或避免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现介绍一些常用药物,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解热镇痛药、消炎药
1.水杨酸盐: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引起耳鸣、耳聋、听力减退。
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即可恢复。
但也有引起永久性耳聋的报道。
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片、散,复方阿司匹林(APC)片、散,赖氨匹林注射液,水杨酸咪唑(施力灵、2-羟基苯甲酸咪唑) ,复方扑尔敏(扑尔感冒片)片。
2.萘普生:偶有引起耳鸣、耳聋的报道,多数停药后恢复正常,但极少数病人,停药后听力也不见改善。
据报道发病率约4%左右。
3.托美汀(痛灭定、托麦汀) :为一种解热镇痛消炎新药。
在临床上,偶见耳鸣、耳聋等耳毒性反应,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4.舒林酸(奇诺力) :为一种新的抗风湿病药。
偶可引起耳鸣、耳聋,可适当地减量或对症治疗,一般不影响疗效。
5.炎痛喜康(吡罗昔康) :少数病人服药后,偶见耳鸣,个别病例出现听力减退或耳聋。
二、镇痛药
右旋丙氧芬(达而丰) :为镇痛新药。
偶见报道,此药过量时可致严重感觉神经性耳聋,最后发展成全聋。
三、镇咳药、平喘药
吡布特罗(丁氨特罗、吡丁醇、吡丁舒喘宁)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在临床上,偶见有引起耳鸣、耳聋的报道,此时应减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