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新型城镇化中的情感认同(秦卫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情感认同
秦卫明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江苏常州)
【内容提要】中国城镇化进程特点起步晚,水平较低,速度快。短短30年,城乡面貌翻天覆地改变,但城乡一体化发展,被片面搞成“一样化”发展;快速发展变成了耗能、耗地、破坏环境的粗放式发展;新型化变成了丢弃传统,克隆国外,徒具形式的发展。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用公报的形式,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只是从一个很小的角度,从文化传承,谈一下新型城镇化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乡愁文化新型城镇化
最近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从中央到地方,从中央城镇化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做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在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公报的形式,提出了六条具体推进措施和实施目标。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制定实施,则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它是随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同时,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什么又是新型城镇化呢?它和旧城镇化不同之处在哪?之所以提新型城镇化,就是针对我国过去在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来说的。传统城镇化是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不健康的城镇化,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过度污染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
具体来说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强调了集约、智能、绿色、生态四个方面,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乐居之所。
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为起步晚,水平较低,速度快。短短30年,城乡面貌翻天覆地改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城乡一体化发展,被片面搞成“一样化”发展,变得千城一面;快速发展变成了耗能、耗地、破坏环境的粗放式发展。新型化变成了丢弃传统,克隆国外,徒具形式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课题,涉及面很广,本文试图从文化传承这个角度,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给居住着以归属感、认同感及审美感。
一、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第5条专门提出了“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在以往政府公报中极为少见。至少在我看惯了政府报告官样文章的对比下,走的是亲民路线,打的是温馨牌,
“乡愁”二字,直抵人心。乡愁是什么?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说得清,每个人又都能说上一些,是一汪池水,一座家山,一片树林,一座祠堂、一口老井,几座门楼,甚至几堆坟茔,是鲁迅笔下《社戏》中的地域风貌和风情?是沈从文笔下《边城》中一弯流水,一座白塔,吊脚楼,以及当地淳朴的民风?是陶渊明诗歌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的,它们是你区别其他地域的特征和标志,是你寻找回家的标识,是你灵魂依靠的地方,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它们让你牵挂,让你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始终脱不了冥冥之中游丝。“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它们就像“宝帘闲挂小银钩”那样在你面前晃悠晃悠。一旦没有,也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所适从。诚然,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贫瘠变得富裕,夜不闭户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虽然显得气派,面目是新了,却让人感到陌生,抹杀了记忆,望不见山,
看不见水,更遑论美丽乡愁。
诗人希各格梅说:“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怀的,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记得母亲的面孔是大多数动物的天性。记得城市的面貌就需要有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从实的一面来说就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从虚的一面来说就是记得住乡愁。
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确定城镇定位,科学规划,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原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镇融入大自然,吸收乡村的自然环境好的优点。乡村中原有的大树、老井、小桥等带有乡愁印痕的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应尽量原地修缮保留,给后代子孙留下坐标。尤其是河流,不应填埋,非但对环境有破坏,也断了乡愁。苏州近年来正在将以前填埋或截断的河流重新恢复,真正给人以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印痕。还有,“城中村”,并非一拆了之,可以进行改造,甚至可以新建一部分,与高楼林立的城镇相比,城中村别具情调。可以让世代在此居住的农民,继续种菜,养殖,当然前提必须是很卫生和文明的。这也符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说要求的“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精神。
二、要建设延续文脉的新型城镇
现代城镇是由古代村落、圣祠发展演化而来。在城市成为人类永久性固定居住地之前,它最初只是古人类聚会的地点,人们定期返回这些地点进行一些神圣活动,这是城市发展最初的胚胎。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德福在其《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指出,“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①P33 。我们知道,新型城镇化历程中,它不仅是农村人口的归类集聚,也不是仅仅是建筑外形的更换,场所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一种文脉的延伸。文脉靠什么延伸,一是文字记录,二是建筑,两者都重要,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更重要。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不可复制的文物是历史的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