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做声音模仿游戏——教师描述,学生模仿自然界中打雷、下雨、刮风、狂风大作的声音。(师: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而杀伤力最强的当属地震)板书:地震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地震资料,教师播放有关地震画面配音乐解说学生谈感受恐怖、惊心动魄、残酷(师:文中的地震是怎样的,在这场地震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起学习第九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读生词、强调个别字音、理解重点词意思)

2、开火车读重点语句,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3、概括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父亲救儿子(2)提高要求:用抓“四要素”的方法把事情概括完整。(3)出示课件让学生用填空形式再次概括。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出示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齐读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默读1-12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4、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a.找关键词理解体会。(师:一个什么字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灵?生:挖)在什么情况系怎样的挖?(毫无工具,不停地挖,不顾一切地挖,不放弃地挖)

b.带着体会读

c.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定要救儿子)

d.(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e.在挖的过程中,想到废墟下生死未卜的儿子,父亲会在心里对儿子说什么?把文字变成一首凄美的小诗,带着体会再次齐读。(2)好多父母伤心过后匆匆离开,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出示课文片段)。

a.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1、恳求2、急切3、崩溃)

b.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

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c.“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

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学生补充其他语句。

(4)教师小结:了不起的父亲,一句爱的承诺,给了自己力量,也给了废墟下的儿子甚至他的伙伴勇气与信念,最终勇敢的活了下来,这就是爱的信念,这就是创造奇迹的父爱。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定会造就一位了不起的儿子,下节课我们将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一)、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位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

(二)播放一首父爱的小诗。

总结: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与子,让我知道爱的力量有多么神奇。爱和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1、背影 2、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板书设计:

9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挖

了不

起爱的信念

儿子:等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30人,男生18人,女生12人,总体情况较好,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就语文水平而言,学生的朗读能做到正确、流利,但不够有感情,学生的思考习惯和阅读理解力有差别,有的体会不够,表达不够完整、流利。今后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加强朗读指导和口语交际训练。

在经历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在学生的心目中,对地震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地震所造成的伤害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执教本节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带来的伤害,透过对地震的了解,能更好的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效果分析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经过38小时不停地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感情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主要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主要效果表现在: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是对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谈自己对地震的感受与认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通过播放大地震的情景,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更直观的感受到地震的恐怖、惊心动魄与残酷。

2、“标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作批注”,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读出个人的独特体会,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交流,学以得法,自主体会。

3、“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师生接读,分组齐读,单个读,读会词语,读顺句子,读通课文,以读促悟,以读促情。

4、品读“了不起的父亲时,”让学生读句子、说感受、再读句子,这样通过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细细品味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了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生读懂作者用来表示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语文的语言特色。

5、拓展升华,紧扣单元主题“亲情”,又深化主题、升华情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浓浓的意境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