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的文学功利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 4318(2000)03 0001 05

论沈从文的文学功利观

张 玲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 要:通过沈从文对文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与现实人生关系的理解,分析论述沈从文具有同五四!文学革命的思想启蒙精神一脉相承的文学功利观,并指出正是他独特的文化选择导致了他在创作上远离了当时的文学主流。

关键词:沈从文;文学功利观;湘西价值;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 6 文献标记码:A

沈从文认为美在生命,艺术创作是求生命永生,因而文学作品表现人性,表现对生命的明悟,这是沈从文文学观的基本出发点。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各种生命形式,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艺术终不是已成过去的生命现象的单纯展览,艺术自有它的现实意义,沈从文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当人们说沈从文在作一种远离现实人生的纯文学追求时,可能没有注意到他在许多有关文学的理论文章中都谈到了文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与现实人生之间的关系,他把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沈从文认为文学是一种力!,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展览,而是一种能翻腾社会摇动信仰的力!。[1]

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沈从文明确指出:文学运动的意义,是要用作品燃烧起这个民族更年轻一辈的情感,增加他在忧患中的抵抗力!。[2]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强调必须将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经典!:凡希望重造一种新的经典,煽起人类对于进步的憧憬,增加求进步的勇气和热情,一定得承认这种经典的理想,是要用文字方能奏效!。[3]

由此可见,沈从文继承并坚持了五∀四!思想启蒙精神,将思想领域的变革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把关于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同改造社会联系起来,将文学纳入了他改革人生的框架中,认为文学应该起到摧毁和重建有形社会和无形观念的工具的作用,文学是民族品德重造的力!,这实际上是肯定了文学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表现出了一个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早在新文学革命之前,戊戌变法的主要发动者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关系∃一文中就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其言论偏颇之处虽显而易见,但这里包含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就是将文学与民族道德、风俗、人心、人格的改造和更新联系起来,高度重视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使文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新性格的有力武器,而他所强调的文学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直接联系、对文学思想启蒙的意义和文学作用的夸大,对以后现代文学观念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新文学作家中的绝大多数在最初从事文学创作时都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他们自觉地在自己的肩头担负着沉重的社会使命和历史使命,把文学作为改造民族灵魂的重要工具,严肃地思考着民族的苦难和民族的前途,

第13卷 第3期2000年9月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chnical College

Vol.13No.3

Sep.2000

收稿日期:2000-05-11

鲁迅就是其中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在#南腔北调集∀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曾说过他从事小说创作的目的,以为必然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可见他迈向文学领域的第一步,就是想以文学警醒民族的酣梦,重振民族精神,使民族走向振兴之途。

与鲁迅相似,1922年夏沈从文受五∀四!余波的影响离开湘西来到北京时,怀抱的同样是一个天大的理想: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他同样选定了文学作为自己一生从事的严肃事业。如果说早期沈从文的创作还表现出了急于在文坛上站稳脚跟的杂乱足迹,那么当他在现代文坛上立足已稳后便以自觉的意识对湘西世界进行了新的审视,作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选择,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出发,以此反观在现代文明历程中的道德沦丧与罪恶,同时与鲁迅等五∀四!文学革命的作家相似的启蒙情结使他时刻不忘将此与现实社会个体生存的精神拯救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在周遭的社会现实中,沈从文到处看到的是堕落因子! 人的堕落,人性的丧失。他苦苦思索:我们人类的意志是个什么形式?在长期试验中有了些什么变化和进展?它存在,究竟何处?它消失,究竟为什么而消失?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它的逐渐堕落,是不是纯由宿命,一到某种情形下即无可挽救?会不会只是偶然的事实,还可能用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将它重造?我们是不是还需要些人,将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一些新的抽象原则,重建起来?对于自然美的热烈赞颂,对传统世故的极端轻蔑,是否即可从更年轻一代见出新的希望?![4]他认为在这种社会现实中,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于人的重造和民族精神品德的重造。沈从文渴望对人的精神进行文化重整,以实现自己对民族精神更新的理想。他把文学看成是工具!,希望通过文学来达到他人的重造和民族精神重造的理想。

他认为中华民族既然是一个受文字拘束住了的民族,进步的希望就依然还应建设在文字上面,因为一切进步观念都要把它输入国人意识中,形成一种普通力量,在中国,文字还是一种最简便、最容易使用的工具。![5]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工具重造!的要求,就是用文字重造经典!以改变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想,将文学的作用推到极高的地位:文字犹如武器,必好好用它,方能见出力量!,[6]相信一切有庸俗小气自私市侩人生观建筑的有形社会和无形观念,都可以用文字作为工具,去摧毁重建!。[7]

他真诚地希望通过文学输入一种健康、雄强!的人生观来改变现实人生,对人的精神进行文化重整,使人超越生老病死、生儿育女这类单纯生活!状态,而具有一种现代人生的生命取予形式!,以顽强的进取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显然,沈从文的这种注重思想变革,用文学来达到人的重造!和民族精神的重造!的思想与鲁迅等其他五∀四!作家同属一源,是来自于五∀四!的文学革命思想。

40年代沈从文曾多次发表专门纪念五∀四!的文章,[8]他深深怀念五∀四!的天真! 勇敢!精神。在这几篇文章中,沈从文表述了与主流文学作家完全一致的看法,即他相信文学革命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知识人是左右历史的重要力量。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作为启蒙者占据社会中心位置的幻觉,在沈从文那里表现得十分充分,结合他40年代后期的艺术治国!论来看,沈从文与现代主流传统的分歧不在于文学是否应尽介入社会,而在于文学当以何种方式、为什么目的介入社会。沈从文提出的文学的翻腾社会摇动信仰的力!,正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文学引导人类向上的作用,即通过文学对国民灵魂、民族精神的熏陶影响来改造民族灵魂,进而达到振兴民族、国家这一目的。

文学要改造人的灵魂势必要面对活生生的人和现实人生,这就涉及到现代文学观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问题。文学对社会现实人生的关注和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中最值得注意的发展。面对到处是榛刺、是悲惨、是枪声炮影!的社会现实,作家们自觉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现实课题,更加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

2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