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守护 静候花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陪伴静候花开
——我的两则教育故事
什么教育?
爱是就教育!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深刻感悟到只有用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碰撞,也只有爱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这不是什么“新潮观点”。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教育中的爱与严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粗暴的批评和严厉的处罚,是每个教师无题自通的“招数”。
但我们也会很快发现,这“招数”对“顽劣”的学生其实是收效甚微的,甚至还会愈演愈烈。
相反,克制自己的暴躁,用细腻的情感、无邪的童心换位去思考,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后,集体“孕育”成了学校的新风尚,教师短缺也成为了学校的棘手问题,我不得以接手了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
三·一班给我的挫败感非常大,班里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上课,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你在讲台上讲授新知识,他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你的话语还没说完整,就有学生在接嘴插语,每天都会有十来个学生不交作业……
最此起我注意的就是那个叫李钰泽的男生,家里溺爱,孩子随意性很大,上着课可以看动画书,作业可以想做就做,不想做不做,对我的突然介入也是“爱理不理”的,单元测试总是在60分上悬着,有一次我叫他补作业,他说:“我要吃饭,没有时间中午补作业。
”当时就把我气的暴跳如雷,狠狠地臭骂了他一顿,这样我还感觉不解恨,当堂罚站一节课。
但他根本不买我的账,事后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下课后在校园遇见我低着头绕道走,偶尔四目相对就向我投来冷漠的眼光,根本没有达到想要的“施威”效应。
教了十几年的书,这还是头一遭遇到这么“油盐”不进的学生,叹,该如何收场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耐心观察、悉心了解,他是一个虚荣心非常重,又被父母和爷爷奶奶宠逆娇惯着的独生女子,听不得半点批评,受不了失败,典型的“顺毛驴”,
— 1 —
只喜欢听表扬、越捧越来劲。
既然如此,我也就将计就计顺着他来,课堂上时不时提问他,刻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今天上课表现真好,要继续加油噢!”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渐渐地在行为上有所“收敛”,至少一堂课有那么十几分钟能“专注”听讲了。
通过这一件事,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教育方法上还是缺乏艺术性。
如何与孩子沟通,是摆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还是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视角,“平等、友善”的相处?后来,自己也有了孩子,更能体会到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像对朋友一样的爱。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不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深深地鞠躬;气温骤降,感到寒冷时,我会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下课了,我与他们聊喜欢的话题。
当我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孩子们时,学生不仅把我当成老师,而是把我当作了他们的朋友。
来自学生的感动
对于班里听话的学生,只要老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能心领神会;而那些不听话、淘气的孩子,课上课下调皮捣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来吸引他,他顶多专心两分钟而已,这些孩子不是被父母打皮了,就是连父母都不怕了,又怎么会在乎老师的威严呢?
这一天,班主任请假,我临时代管班级,两节课下来,气得我半死,都上课半天了,其他孩子都在兴致勃勃的学习,只有他,文具盒敞开着,铅笔散了一桌子,书呢,不情愿的躺在一边,他自己呢,趴在桌子上“专心致志”的掰橡皮!我火冒三丈,冲着他嚷道:“小伊,你给我站起来,把刚才我讲得再重复一遍!”他吓了一跳,愣着,及不情愿的站起来,然后就仰着头看着我一语不发。
教室里安静极了,空气像凝住了一样,其他的孩子都看着我。
我走到他面前,低头瞪着他,他却低下头不敢看我。
我们僵持了有一分钟,我退步了,重新开始讲课,却再没有刚才的激情,心里像是打了个结。
下课后,我没有离开,而是坐在班里批改作业,他悄悄走到我身边,低声说:“老师,这是我给您写得信!”
“老师,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对不起!以后我要好好的上课,不做小动做!”看着那歪歪扭扭稚嫩的铅笔字和他可怜的样子,我的心软了,语气也缓和许多,轻轻拉起他的小手:“来,老师再给你讲一遍,你可要认真听噢。
”小伊克拉木看看书又看看我,我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他微微露出了笑脸。
这让我明白:在大嚷大叫而无济于事的时候,试着蹲下来,走近孩子,拉起孩子的— 2 —
手,也是解决事情的好方法!我想:蹲下来的、放弃的绝不是师道尊严;而你拉起来的,却一定是与孩子们用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掩卷反思,作为老师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那“向好”的愿望,我们总会用过重的功利心去看待孩子们不经意的过失,总是没有耐心等待那朵朵花蕾绽放的时刻,总是等不及孩子们经历曲折成长的过程,总在“揠苗助长”的冲动行为中抹杀着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和对万物的好奇心。
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再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那转变的背后,是我品尝到的最甜的喜悦。
我明白了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
当我信放慢爱的脚步,当我们在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中学会等待,必会花香四溢。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