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网络环境中自媒体存在的突出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网络环境中自媒体存在的突出问题
发表时间:2019-04-23T11:01:34.730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1期作者:方燕萍[导读] 网络时代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信源和载体。

因为自媒体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使得追逐流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百出。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引导行业往良序发展方燕萍
(杭州市网络舆情监测应急中心浙江杭州 310016)摘要:网络时代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信源和载体。

因为自媒体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使得追逐流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百出。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引导行业往良序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流量据清博指数显示,截至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已超过2000万个,头条号超过120万个,TOP100公号中自媒体占比81%。

当下网络环境,自媒体已成为人们发布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显示,上网者接受大学专科及以上仅占比18.6%,广告是社交平台变现的主要方式。

因此,部分自媒体运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过分夸张、渲染或虚构信息以迎合受众需求,导致内容生产的扭曲和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

如何规范自媒体发展,使其回归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值得思考与探讨。

1、当下自媒体行业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1.1具有典型的流量驱动特征,剽窃洗稿等问题严重。

微信知名公号“咪蒙”,带有典型流量利益驱动特征。

其在2016年3月撰文《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公开提到“偏激的观点才具有煽动性”。

同年,咪蒙公号广告头条报价达45万元。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下,自媒体开始进行剽窃、抄袭,甚至通过对他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调整文章顺序,演变成 “洗稿”模式。

由于洗稿制作快、产量大,带来的流量可观,因此导致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选择洗稿,严重打击原创者的积极性,部分洗稿自媒体常常是“标题党”,吸引眼球、争夺流量,败坏自媒体行业的风气,在互联网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洗稿”作为最新的侵权现象,其处于法律未加认定的灰色地带,已经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

“剑网2018”专项行动,今日头条、趣头条、网易号等相关网络企业封禁降级14万个侵权自媒体账号,处理47万余篇侵权作品,下架57万部侵权短视频。

1.2是非主流意识多在平台传播,“擦边球”信息增多。

部分自媒体借经济和社会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煽风点火、兴风作浪,把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放大社会矛盾,煽动党群对立,蓄意挑起舆论漩涡和意识形态斗争。

部分自媒体泛娱乐化,把恶搞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对革命英雄、历史人物进行抹黑。

2018年10月份,抖音女网红兼虎牙TV主播“莉哥OvO”在直播中嬉笑调侃国歌,并以篡改后的国歌作为歌友会的开幕曲。

此外,自媒体打黄赌毒擦边球,荼毒“三观未定”的青少年,故意僭越公序良俗底线,发布有违社会伦理、公序良俗的不良内容,传播像“儿童邪典片”这类毒害人们心灵的文化垃圾。

少数互联网企业曲解“避风港原则”,借口“技术中立”推卸社会责任,默许甚至纵容低俗庸俗恶俗文化和毒化社会风气的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以获取利益。

1.3三是谣言信息传播无责,撰写人责任意识淡薄。

近年来,自媒体平台已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

清博研究院发布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

食品安全、政治谣言、公共事件、交通安全、个人隐私等谣言兴风作浪,自媒体在谣言制造、传播过程中“功不可没”。

部分自媒体在内容传播过程中,为了追求 “吸睛”、“爆款”效果,凭借未经核实、刻意揣摩甚至捏造谣言。

有些自媒体针对某些企业刻意撰写负面文章,引发了市场波动和公众恐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例如,有自媒体造谣称伊利股份董事长被带走协助调查,该信息在网络平台大范围传播,让与伊利公司相关的奶农、上下游合作商、企业员工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恐慌。

2、自媒体行业乱象成因
自媒体行业仍乱象迭出,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绝,主要是因为违法成本和准入门槛过低、平台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及监管手段不够完善。

2.1违法成本过低。

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封禁一大批违规自媒体账号、处罚造谣生事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但自媒体违法违规成本太低。

有的平台处罚违规自媒体账号仅封禁了事,当事人换个“马甲”或者换个平台依旧可以重新开号运行。

维权难、维权成本过高也导致自媒体乱象难以根治。

2.2准入门槛过低。

自媒体可以说几乎没有门槛,信息的发布者大多都未经过系统的培训,缺乏记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新闻的基本价值缺乏系统的了解及敏感性。

有的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道德意识不强,法律知识匮乏,过低的门槛给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以可乘之机。

2.3平台主体责任不强。

自媒体平台目前存在落实主体责任意识、管理制度不健全、稿件审核人员素养不足等问题。

内容审核措施有效性、针对性、专业性不足,部分违法违规信息轻易得到平台的推送,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更无法将这类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

随着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平台重拳整治旗下自媒体乱象动力不足。

2.4监管手段不够完善。

地方网信部门在处置违规违法账号的过程中,需层层上报,程序繁琐且时间较长,违法违规信息影响已经造成负面影响。

当前技术手段在视频监测方面没有有效手段,在相关舆情的发现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达到良好的处置结果。

3、引导自媒体良序发展方式 3.1加强技术管网建设。

地方网信部门对本地自媒体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且对即时通信的群组、朋友圈和部分APP不能做到实时监看、追踪。

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网能力,增加新型监测技术,统一协调指导,制定统一标准,形成网络管理“一张网”。

3.2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系统工程,发动群众监督,形成全民督查机制,探索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提高网民的举报违法信息的主动性。

探索建立网络舆论生态评估体系和考核机制,开展网络空间清朗指数测评体系建设,完善网上举报、辟谣等工作平台和机制建设,进一步培育壮大网络社会组织,有效整合各界各方资源,构筑强大工作合力,形成社会共治共享格局。

3.3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探索建立自媒体准入考评体系,提高准入门槛。

自媒体平台应进一步加强自查自纠工作,严格审核账号的身份和资质,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自媒体账号信用体系建设,对屡次出现问题的自媒体从业人员实施禁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做到既能管住号又能管住人。

针对自媒体管理平台内容管理审核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敏感性,建立源头过滤机制。

自媒体平台要畅通公众举报渠道,简化申诉程序。

3.4自媒体行业自律建设。

探索建立网络自媒体自律机制,建立自媒体网络自律组织,将新媒体纳入行业自律的范畴,通过行业协会协助引导管理属地自媒体。

鼓励倡导原创性新闻发布,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性自媒体,开展地方性的自媒体品牌评选活动。

加强自媒体自律能力及环境建设,着力提高自媒体的媒介素养,强化社会责任感。

4、小结
做好自媒体管理,既需要加强技术管网和制度管网等内部能力建设,又要探索建立完善的外部网络自媒体自律机制,建立自媒体网络自律组织,“内外兼治”形成长期有效的的监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琳.自媒体“洗稿”的法律属性与版权保护策略[J].传媒,2019,1:78-80 [2]周伟.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回应困境与消解路径[J].情报杂志,2018,4,4:100-105
[3] 王一岚.近五年来我国自媒体研究概况[J].新闻爱好者,2018,3:93-96
[4] 人民网评:让那些“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没有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